宋代五大名窯是哪五大

來源:趣味百科館 9.53K

宋代五大名窯分別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中國五大名窯正式開創了燒製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事實上,在宋朝以前我國的燒製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所以說,五大名窯的到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五大名窯生產的瓷器都是難得的藝術精品,爲我國的陶瓷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宋代五大名窯是哪五大

定窯位於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及東西燕山村,這個地方在古代屬於定州,所以這個窯起名叫“定窯”。定窯創建於唐代,在宋代因爲發明了覆燒工藝,定窯逐漸發展壯大,並迎來了其鼎盛時期。定窯最著名的瓷器是定窯白瓷,其胎質細膩,薄而有光,釉色純白油潤,整體呈現白玻璃的質地,又因爲略帶粉質而被稱爲粉定。

汝窯因位於汝州而得名,其代表作爲呈現天青色的瓷器。汝窯的天青瓷胎質細膩堅固,薄厚控制極佳。其釉色極爲美麗,據說是雨過天晴之後的顏色,古代有詩句用來專門形容這種顏色——“雨過天青雲破處”,可見其美麗非同一般。官窯是指我國古代朝廷直接管控的官辦瓷窯,它專門用來給朝廷以及官府燒製瓷器,一般不做民用。

哥窯的瓷器形狀精煉古樸,製作極爲精細,紋路奇特,頗具風格,即便工藝上略有缺陷,但有了窯工的獨特設計,也成爲了一種獨特的美。鈞窯名字的由來是因爲它地處古代的鈞州,它燒製的瓷器種類較多,代表作爲鈞瓷。



宋代五大名窯是指什麼

宋代五大名窯是指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八大窯系是指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和越窯系。宋代瓷窯衆多,各具特色,是我國陶瓷史上名窯蜂起、名瓷迭出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

我國的瓷窯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佈較爲均衡,窯址遍及全國,名窯星羅棋佈,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窯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窯系,而宋以後制瓷業的發展則出現了傾斜,由於戰爭的原因北方地區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制瓷業隨之衰落,瓷業的重心南移,許多窯工南遷。

元代以後,江西景德鎮藉助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術上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明清時期,終於發展成爲全國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揚天下的“瓷都”。

歷史記載:

根據《中國陶瓷史》記載,瓷器出現於東漢時期,距今已一千八百餘午的歷史,把瓷器出現的時間定在東漢,是有大量考古資料作爲依據的。

在浙江上虞、寧波,慈溪,永嘉等市縣先後發現了漢代瓷窯遺址,在河南洛陽、河北安平、安徽毫縣,湖南益陽,湖北當陽等東漢晚期墓葬和江蘇高郵邵家溝漢代遺址中,都曾發現過瓷製品,而尤以江西,特別是浙江發現的更多。

其中有東漢“延熹七年’(公元164年)紀年墓中所出的麻布紋器系青瓷罐,“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墓內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聯罐,水井,薰爐和鬼竈,“嘉平五年”紀年墓中發現的青瓷罐,還有與朱書“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陶罐同墓出土的麻布紋器系青瓷罐。

這些有確鑿年代可考的青瓷器的發現,使我們確信,我國瓷器的發明不會遲於漢末,把它定爲東漢晚期,應該是比較確切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瓷窯

宋代五大名窯是什麼?

宋瓷窯場首推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後人稱之爲“宋代五大名窯”。1.汝窯以青瓷爲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紋”“香灰色胎”“芝麻掙釘”等是汝窯特點。汝窯瓷採用支釘支燒法,俗稱“芝麻支釘”,瓷器底部留下細小的支釘痕跡。器、物本身製作上胎體較薄,胎泥極細密,呈香灰色,製作規整,造型莊重大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以洗、爐、尊、盤等爲主。2.官窯以燒製青瓷爲主。器物造型往往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其燒瓷原料的選用和釉色的調配也甚爲講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爲流行。主要以釉色爲裝飾,常見天青、粉青、米黃、油灰等多種色澤。釉層普遍肥厚,釉面多有開片,這種開片與同期的哥窯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官窯釉厚者開大塊冰裂紋,釉較薄者開小片,哥窯則以細碎的魚子紋最爲見長。3.哥釉瓷的重要特徵是釉面開片,這是發生在釉面上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宋代哥釉瓷釉質瑩潤,通體釉面被粗深或者細淺的兩種紋線交織切割,術語叫作“冰裂紋”,俗稱“金絲鐵線”。哥窯瓷土脈微紫,質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種瓷釉彩,表面滿裂紋。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爲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爲主。4.鈞窯瓷器從初創伊始的“唐 鈞”,歷經宋、金、元,直至民國時期的仿鈞都採用的是手拉坯工藝。這種工藝特徵是器物的底部較厚,然後向上逐漸趨薄,器物的口沿處胎體最薄,在器物的圈足 露釉處還可以看到細密的旋紋,器壁薄釉處有輪指痕。鈞窯典型特徵就是“蚯蚓走泥紋”,它的形成是因鈞瓷的釉厚且黏稠。5.定窯瓷器的胎骨較薄而且精細,顏色潔淨,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爲白色,釉質堅密光潤。定窯瓷器的白釉多閃黃,故有“粉定”之稱,釉面偶爾還有垂釉的現象,由此又有了“淚釉”的別稱,定窯瓷器的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爲主。擴展資料:宋代五大名窯之說,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清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說:“吾華制瓷可分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由於柴窯至今未發現窯址,又無實物,因此通常將鈞窯列入,與汝、官、哥、定並稱爲宋代五大名窯。宋代向來以禮儀之邦著稱,禮尚往來之傳統沿續幾千年,陶冶了華夏古國萬千巧奪天工的奇珍異寶。兩千年以前,人們以青銅器爲禮,上禮天地君主,下禮親朋好友,青銅文明曾磅礴一時。然而,自陶瓷從泥火中誕生以來,青銅淡出,陶瓷,集天地之靈秀愈見精美,逐漸成爲禮器的主流。禮送陶瓷,已成爲千百年來人們的習俗,陶瓷所承載的禮品文化也隨之源遠流長,發揚光大。參考資料來源:

宋代的五大名窯分別是什麼

宋代五大名窯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

1、汝窯

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因窯址位於宋時河南汝州境內而得名,今河南省汝州市張公巷和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均發現汝窯燒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爲魁”之稱。汝窯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瓷種之一,中國北宋、南宋、明朝時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

2、官窯

官窯,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爲宮廷燒製的瓷器,供御撿退,在當時俗稱“官窯”。官窯,毛公洞第一(今江蘇揚州一帶)。南宋官窯瓷器沿襲北宋風格,規整對稱,宮廷氣勢,高雅大氣,一絲不苟。因爲胎土含鐵量極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後稱“紫口鐵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溫潤如玉。釉面多層反覆細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紋理佈局規則有致,造型莊重大方。

3、哥窯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爲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爲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4、鈞窯

鈞窯,即鈞臺窯,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峯,其工藝技術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無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學的影響,反應在瓷器上就是規整對稱,無論是造型或紋理都遵循這一原則,特別是北宋官造鈞瓷,不論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嚴格遵守這一原則。規整對稱,高雅大氣,宮廷氣勢,一絲不苟。其勢沉重古樸,明亮而深沉。

5、定窯

定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原屬今定州市)的澗磁村、野北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

定窯原爲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爲“黑定”、“紫定”和“綠定”。

宋代五大名窯是哪些

宋代最著名的五大名窯分別是定窯、汝窯、官窯、哥窯和鈞窯,它們各具特色,爲祖國的陶瓷工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形成和出現是中國陶瓷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開端。

1、汝窯瓷器:汝窯瓷器以青瓷爲主,顏色呈天青色,蟹爪紋、魚鱗紋、香灰胎是汝窯瓷器的特點。

2、官窯瓷器:官窯瓷器胎質黑色,釉子粉青,紫口鐵足,釉面常有大開片,器型多仿古代青銅器樣式,常見的有尊、壺、琮等。

3、哥窯瓷器:哥窯瓷器與官窯相似,有的很難分開,哥窯瓷器仍然是黑褐胎質,粉青釉色,紫口鐵足,常常伴有小開片,開片中有金絲鐵線,俗稱金絲。

4、鈞窯瓷器:鈞瓷雖然屬於青瓷,但其顏色多樣,釉子肥厚,在燒造的過程中形成了蚯蚓走泥紋,這也是鑑定鈞瓷的重要依據。

5、定窯瓷器:定窯瓷器是白瓷,呈牙白色,白中閃黃,胎質細膩潔白,釉色有白釉、黑釉、紫釉、綠釉等,芒口、覆燒、鑲口是定窯瓷器的特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