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到冥王星要飛多久

來源:趣味百科館 1.85W

冥王星與地球的距離超過50億公里,美國於1977年8月發射的旅行者2號無人探測器,到達冥王星內側的海王星是在1989年8月,用了12年時間。它的速度是16千米/秒過一點。這也是目前人類製造的飛行器中速度最快的。

地球到冥王星要飛多久

當然,旅行者2號無人探測器由於攜帶的燃料有限,是經過幾個大行星引力加速後,才達到超過16千米/秒的速度的,在空間中的運行方向繞了一點彎,加速也比較慢。如果有足夠的燃料,直接向着冥王星飛行,時間上能夠節省一些。但無論如何,最少10年的時間還是需要的。



從地球到冥王星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冥王星與太陽的最近距離是44.3億千米,最遠距離是73.1億千米,平均距離59億千米。在這個距離上,它與太陽的距離跟與地球的距離已經區別不大了。按59億千米計,光通過這段距離需要大約1.83小時,約為1小時50分鐘。美國於1977年8月發射的旅行者2號無人探測器,到達冥王星內側的海王星是在1989年8月,用了12年時間。它的速度是16千米/秒過一點。這也是目前人類製造的飛行器中速度最快的。當然,旅行者2號無人探測器由於攜帶的燃料有限,是經過幾個大行星引力加速後,才達到超過16千米/秒的速度的,在空間中的運行方向繞了一點彎,加速也比較慢。如果有足夠的燃料,直接向着冥王星飛行,時間能節省一些。但無論如何,10年的時間還是需要的。由於冥王星軌道偏心率很大,一部分軌道就在海王星內側,這個時間差不多也就是從地球到冥王星的時間了。

地球離冥王星有多遠?人類飛船要飛到冥王星要多長時間?

冥王星是我們發現的最大的矮行星。它有洛磯山脈和由一氧化碳,甲烷和氮氣組成的多層大氣。它主要包含冷凍的氮氣冰,``新視野''探測器位於冥王星中心區域的西部,那裏大部分是冷凍冰。冥王星也有五個衞星,分別是—— Charon,尼克斯,九頭蛇,Coporos和Styx。

冥王星擁有寬闊的平原和多樣的地形,從白色到深橙色再到木炭黑。它沒有磁場,位於柯伊伯帶(海王星軌道之後的天體環)。儘管它是我們太陽系中第9大和第10大已知的天體,但其質量約為月球質量的1/6,其體積為月球體積的1/3。

冥王星的發現歸因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這是在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個天體。它被認為比水星大。但是,在冥王星的月亮夏隆(Charon)的發現之後,它的質量被更精確地計算了。 在柯伊伯帶發現了其他與天王星相似的天體,因此開始質疑行星的狀態。

冥王星需要248個地球年才能完成繞太陽的軌道,平均距太陽的距離為58.74億公里。但是,就數字而言,這與到地球的距離相比沒有任何意義。任何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都會隨着時間而變化。天體之間的距離最小的點是近日點,而距離最遠的點是近日點。

冥王星距地球僅47.8億公里,距地球最遠的距離是75億公里。這個距離是如此之遙,以至於我們的大腦無法理解。為了給您提供參考,太陽的直徑為139.1萬公里,這意味着您可以輕鬆地將5400顆巨大的太陽放置在地球與冥王星之間的最遠距離處。

自然,它離太陽很遠。它繞太陽有一個橢圓形的軌道,它伸展而並不完全平坦,而是傾斜約17度。它距太陽的近日點約59億公里,距頂峯約73億公里。

但是長距離對宇宙中最快的光沒有用,是真的嗎?太陽的光大約需要5.5個小時才能到達冥王星,如果光是從地球發射到冥王星,則需要4.6個小時才能到達冷行星。乍一看似乎並不算過分,但是如果您考慮到有一天人類會到達冥王星,那麼從地球向冥王星發送消息將花費4.6個小時,您必須等待4.6個小時才能接收到該消息。考慮到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很大,很難考慮地球到達冥王星附近任何地方的可能性,但是與人類的意願相比,這些距離還遠遠不夠。

美國宇航局的先驅飛船在11年內走了這個距離,而旅行者1號在12.5年裏走了相同的距離。儘管它們都沒有飛過冥王星,但他們對到達冥王星所需的時間做出了很好的估計。

“新視野”號航天器發射升空,以約13.89km/s的平均速度飛行。它飛越冥王星,歷時9年5倍到達冥王星。一個月25天。通過“新視野”探測,人類對這個冰冷的矮行星有了更好的瞭解。

穿越這個距離的時間可能會縮短,而且更快更便宜的火箭有望使人類有一天探索冥王星成為可能。也許到那時,我們終於可以決定它是否是行星了!

目前人類宇宙飛船飛到冥王星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這個根據初步計算,從我們現在所處在地球乘坐飛船到達冥王星大概需要整整九年左右。自從美國天文學家於1930年發現冥王星開始

,已經過去了90多年,雖然我們已經把它從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所驅逐,但是仍然不妨礙我們對於它的研究,它仍然是最受爭議、最

有研究價值、最神祕的星球之一。

人類最早開始對於宇宙有所熟悉和認知,是來自於哥白尼的“日心説”,後來隨着科技的不斷的進步,知識的不斷積累,文明不斷的

向前發展,我們的學科體系不斷完善,因此一部分學者選擇了將研究領域跨進了太空領域,成為了天文系教授,着手研究於我們現在

所處的太陽系,展開了永無止境的宇宙探索。

冥王星的發現於上世紀30年代,它的構造不同於其它八大行星,它既不屬於巖石星球,也不屬於氣態星球,而且距離太陽過於的遙遠

,造就了它的表面温度如此的寒冷,到現在還無法估算是否存在着生命。

正是因為距離太陽過渡遙遠,所以才導致了我們到達冥王星的時間過於延長,太陽的光線照射到地球的時間大約是八分鐘左右,而到

達冥王星大約要花五個小時以上,從最早的先鋒號飛船到達冥王星總共花了十一年時間來看,我們現在的科技乘坐飛船恐怕也要花上

個8—10年左右。

冥王星距離地球大約有七十五億公里,如此遙遠的距離,再加上它遠離太陽,更加加大了難度,花上十數年的時間也是在所難免的。

關於冥王星的祕密我們到今天仍然沒有揭祕,只知道它的地質結構與地球相似,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它的軌道到達陽光的照射範圍後會

不會存在生命。

地球到冥王星要飛多久

冥王星的橢圓形軌道意味着,當它處於較近位置時,稱為“近日點”距離太陽大約44億公里,這大概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0倍,1989年9月5日冥王星到達近日點。而在最遠位置時,稱為“遠日點”距離太陽約為73億公里,冥王星到達遠日點的時間將發生在2113年8月23日。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接近40天文單位(天文單位也是天文學上用的長度單位,等於太陽到地球的距離,也就是1.5億公里),但由於冥王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偏心率很大,所以近日點距離與遠日點距離差距也就很大.冥王星公轉軌道近日點4,436,824,613 千米(29.658 340 67天文單位),遠日點7,375,927,931 千米(49.305 032 87 天文單位).那麼,當冥王星與地球在太陽同一側,且冥王星位於近日點時,地球與冥王星之間的距離最近,這個距離是29.66-1=28.66天文單位.當冥王星與地球位於太陽相對的位於,就是冥王星在太陽一側,地球在太陽另一側,且冥王星位於遠日點時,地球與冥王星之間的距離最遠,這個距離是49.3+1=50.3天文單位.再算一下,光從太陽到地球需要15000/30=500秒,即8分20秒,或8.33分鐘.就是説,1天文單位=8.33光分鐘.那麼,冥王星距離地球最近時,距離是8.33×28.66=238.74光分鐘=3.98光小時.冥王星距離地球最遠時,距離是8.33×50.3=419光分鐘=6.98光小時.這些就是冥王星與地球最近和最遠時的距離了.如果一定要用光年作距離單位,繼續算.1光年約等於63,240天文單位.地球距離冥王星最近時,是28.66/63240=0.000453光年.地球距離冥王星最遠時,是50.3/63240=0.000795光年.

冥王星距離我們有多遠?探測器飛行過去需要多長的時間?

冥王星是曾經太陽系內的第九大行星,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布拉格舉行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天文學家集體投票,“在位”七十多年的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不再屬於行星之列,至此太陽系變為八大行星。目前唯一探測過冥王星的是新視野號探測器,該探測器在2006年1月19日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2015年7月14日19時49分飛掠冥王星,大約用了九年半的時間。

△想象圖,圖片中是冥衞一卡戎、冥王星和新視野號探測器。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發射實際上還有一些趣聞,這顆探測器的發射最初的目的是想探測行星的,但是在發射後7個月左右,在IAU上就被聯合投票降級了。這顆探測器還攜帶了很多的紀念品,最酷的一件事是攜帶了克萊德·湯博的部分骨灰。這又是何許人也哪?就是這位來自堪薩斯農場的小男孩發現了冥王星。

冥王星實在是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它當時能入選大行星的行列,主要還是因為發現的時間太早了,在1930年,那個時候的觀測技術也導致註定有一些小天體難以被觀測到。但是隨着發展在海王星之外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類似天體,並且冥王星還不是最大的。冥王星的質量為地球的1/500,體積為地球的3/500,温度在-233℃左右,共有四顆衞星(三顆命名)。

冥王星的公轉軌道偏心率很高,在近日點的時候它能運行到海王星軌道之內(近日點44億公里),遠日點的時候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遠日點74億公里),公轉週期大約248地球年,從發現它至今也才轉了三分之一圈。冥王星被降級成矮行星的原因太多了,質量小、體積小,並且沒有清空自己軌道附近的小天體碎片,並且冥王星和卡戎之間質量接近,兩個天體相互之間潮汐鎖定,更像是兩顆伴星。

雖然冥王星被降級成矮行星,但這並沒有消減我們對於它的興趣,未來人類還會發射探測器對其進行探測,但是遙遠的距離的確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為僅僅消耗在路上的時間就大約八九年,對於人類個體來説這個時間並不算短。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