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種子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W

意思是: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讀書種子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讀書種子

成語發音:dú shū zhǒng zǐ

成語解釋: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成語出處: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雲:漢二獻皆好書,而其傳國皆最遠。士大夫家,其可使讀書種子衰息乎?”

成語繁體:讀書種子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讀書人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明史 方孝孺傳》)



形容讀書的成語

不刊之書: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制。

出處:漢·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

不堪造就: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布衣韋帶: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出處:《漢書·賈山傳》:“布衣韋帶之士,修身於內,成名於外。”

才貫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讀書甚多、學識淵博。

出處:據《太平御覽》卷四引《荊州記》裁:傳説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縣)二山藏書很多。

殘編斷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編,用來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

出處: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啟》:“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殘編裂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

出處: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古書歷世兵革洊更,間有殘編裂簡,僅以空名,寓於載籍。輯錄之家,存而不論。”

殘篇斷簡:殘缺不全的書籍。

出處: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啟》:“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殘章斷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編,用來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同“斷編殘簡”。

出處:宋·陸游《會稽志序》:“秦漢晉唐以降金石刻,歌詩賦詠,殘章斷簡,靡有遺者。”

蠶頭燕尾: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出處: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後之俗學,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謂蠶頭燕尾,僅乃得之。”

策名就列:書名於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出處:《舊唐書·太宗紀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澆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禮。”

插架萬軸:插架:將藏書安放在書架上。軸:古代書卷中的杆,借指書籍。形容藏書豐富。

出處:語出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朝經暮史: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敢則是朝經暮史他可便廣覽羣書,多知故事。”

朝奏暮召: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出處:語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扞主父偃呴資用乏,留久,諸公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

朝奏夕召: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出處:見“朝奏暮召”。

沉著痛快: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出處:《法書要錄》卷一引南朝·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

沉着痛快: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遊不迫,曰沉着痛快。”

持橐簪筆:橐,口袋簪,插。指侍從之臣攜帶書和筆,以備顧問。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持橐簪筆,事孝武皇帝數十年。”

尺二秀才:舊時用以譏諷寫俗字的書生。“尺二”即指當時“盡”字的俗體“盡”字。

出處:宋·孫奕《履齋示兒編·文説·聲畫押韻貴乎審》:“誠齋先生楊公考校湖南漕試,……先生見卷子上書‘盡’字作‘盡’,必欲擯斥。考官乃上庠人,力爭不可。先生雲:‘明日揭榜,有喧傳以為場屋取得個尺二秀才,則吾輩將胡顏?’竟黜之。”

尺二冤家:指眾多的求書畫者。尺二,指卷軸高度。

出處:宋·陶谷《清異錄·文用》:“少師楊凝式書畫獨步,一時求畫者紙軸堆疊若垣壁。少師範見則浩歎曰:‘無奈許多債主,真尺二冤家也。’”

尺幅寸縑:指小幅書畫。

出處:清·徐沁《明畫錄》卷三:“筆意蒼勁,尺幅寸縑,便有林壑窅冥之勢。”

充棟汗牛:指書籍堆得高及棟樑,多至牛馬運得出汗。形容藏書或著述之富。

出處:語出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充棟盈車:堆滿屋子,裝滿車。形容書籍很多。

出處:明·胡應麟《詩藪·遺逸中》:“充棟盈車,鞠為黃壤。”

充箱盈架:充、盈:滿。盛滿書箱,擺滿書架。形容藏書豐富。

出何經典:指不知所説出自何書,有無根據。

出處:《後漢書·孔融傳》:“融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姐己賜周公,操不悟其嘲己,問:‘出何經典?’”

穿壁引光: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出處: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傳道受業: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檄而定: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舛訛百出:舛:錯亂。訛:錯誤。錯亂的地方很多。一般指書籍的寫作或印製不精。

垂名青史:青史:書寫於竹簡或白絹上的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後世。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聲可託於弦管,名可留於竹帛。”

垂名竹帛:垂名:傳名。竹帛:古代供書寫用的竹簡和白絹,借指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後世。

出處:《封神演義》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業,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春誦夏弦:誦、弦:古代學校裏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

脣腐齒落:比喻讀書諷誦極為勤苦。

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今子大夫修先生之術,慕聖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於竹帛,脣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

刺股讀書:比喻刻苦攻讀。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大璞不完:指玉既經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態。舊時比喻讀書人做了官,喪失了原來的志向。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富貴矣,然大璞不完。”

大書特書:書:寫。大寫特寫。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出處:唐·韓愈《答元侍御書》:“而足下年尚強,嗣德有繼,將大書特書,屢書不一書而已也。”

丹黃甲乙:指點校書籍,評定次第。

出處:清·錢謙益《葛端調編次諸家文集序》:“句讀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儼然丹黃甲乙,衡加於經傳,不已傎乎!”

丹鉛甲乙:指點校書籍,評定次第。

出處:清·戴名世《(陳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憫之,取一代之文,丹鉛甲乙,辨其黑白。”

丹書白馬: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後人稱為“丹書白馬”。

出處:《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顏師古注:“白馬之盟,謂刑白馬歃其血以為盟也。”

丹書鐵契:丹書:用硃砂寫字鐵契:用鐵製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出處:《漢書·高帝紀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丹書鐵券:丹書:用硃砂寫字鐵契:用鐵製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出處:《後漢書·祭遵傳》:“丹書鐵券,傳於無窮。”

簞食瓢飲: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出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倒背如流: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道學先生:指思想、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惱的是道學先生。”

得勝頭回:頭回:前回。宋、元説書人的術語。在開講前,先説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謂之“得勝頭回”,取其吉利之意。

出處:宋·無名氏《錯斬崔寧》:“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得勝頭回。”

滴露研朱:滴水研磨硃砂。指用硃筆評校書籍。

出處:明·葉憲祖《鸞鎞記·品詩》:“滴露研朱非草草,從容鑑定庶無尤。”

典謨訓誥:①《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並稱。②泛指經典之文。

出處:《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雕蟲篆刻:蟲書、刻符分別為秦書八體之一,西漢時蒙童所習。以之喻詞章小技。

雕蟲小技:雕:雕刻蟲:指鳥蟲書,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處:《北史·李渾傳》:“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

東觀續史:東觀:漢代官家藏書的地方。原指漢代女史學家班昭奉詔就東觀續成其兄班固沒有完成的《漢書》。後用以指女子才學高深。

出處:《後漢書·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

董狐直筆: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事實,如實記載。指敢於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貴的正直史家。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為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為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説“趙盾弒其君”。為趙盾所殺。後孔子稱讚説:“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斗方名士: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結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藉此博個詩翁的名色。”

讀不捨手:舍:捨得,願意。讀書讀到有興趣時捨不得放下。

讀書得間:間:間隙。比喻竅門。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竅門,心領神會。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颺翁!你真可謂讀書得間了!你説的一點不錯。”

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讀書三到: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出處:宋·朱熹《訓學齋規》:“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

讀書三余: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閒餘時間。

出處:《三國志·魏志·董遇傳》雲:“人有從學者,……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

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種文種》:“山谷雲:‘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當名世矣。’”

蠹簡遺編:泛指殘存的書籍。

出處:唐·羅隱《詠史》:“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

斷編殘簡: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出處:宋·黃庭堅《讀書呈幾復》:“身入羣經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閒居。”

斷縑尺楮:猶言斷縑寸紙。殘缺不全的書畫。

出處:明·葉盛《水東日記·王元章畫梅》:“今人間往往有其所畫梅花,斷縑尺楮,人爭寶之,多元章自書所題其上。”

斷縑寸紙:指殘缺不全的書畫。

出處:宋·鄧椿《畫繼》卷一:“收藏古畫,往往斷縑寸紙,皆可珍惜。”

斷簡殘編: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編:穿簡的細長皮條。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出處: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啟》:“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斷簡遺編:簡:古時用以書寫的竹片。編:穿簡的皮條。指殘缺不全的古籍。

出處:唐·陸龜蒙《藥名離合夏日即事三首》詩之三:“青箱有意終須續,斷簡遺編一半通。”

斷羽絕鱗:斷絕書信。羽鱗,猶魚雁。

出處:元·柯丹邱《荊釵記·套書》:“因科舉離鄉半春,從別後斷羽絕鱗。今日天教遇你們,趁良使附歸音信。”

堆案盈几:堆:堆積。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後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機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

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

咄咄書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態。

出處:《晉書·殷浩傳》載殷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峨峨湯湯:形容樂聲高亢奔放。

出處:宋·周密《志雅堂雜鈔·圖畫碑帖》:“中有琴,徽以玉,峨峨湯湯彈此曲,寄聲知音同所欲。”

峨峨洋洋: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後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

出處: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峨冠博帶:峨:高博:闊。高帽子和闊衣帶。古代士大夫的裝束。

出處: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必定是峨冠博帶一個名士大夫。”

惡直醜正:使奸邪者改惡從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出處:漢·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遷徐州刺吏,百司震肅,饕餮風靡,惡直醜正。”

諤諤以昌:諤諤:直言爭辯的樣子。百官敢於直言爭辯,國家就會興盛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

兒憐獸擾:憐:寵愛,愛惜擾:馴養。像對小孩一樣加以愛撫,對野獸一樣加以馴養

出處:宋·歐陽修《文正範公神道碑銘》:“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兒憐獸擾。”

耳目之欲:欲:慾望。指耳聽眼看,滿足於享樂的慾望

出處: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務快耳目之欲,以苟容為度。”

耳熱眼花:眼睛發花,耳朵發熱。形容飲酒微有醉意,精神興奮的感覺

出處:南朝·樑·簡文帝《箏賦》:“耳熱眼花之娛,千金萬年之壽。”

耳視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亂。

出處:宋·司馬光《迂書·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食者,鮮矣。”

關於讀書的 成語

暗室求物在沒有光亮的房間尋找東西。比喻讀書不得要領,難見成效。

傲賢慢士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幹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貧寒的讀書人。形容人數眾多,處境貧寒的讀書人。也比喻貧寒之士失去依靠。

白麪儒冠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閲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白麪儒生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閲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白面書郎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閲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白面書生指缺乏閲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淨的讀書人。

閉户讀書關着門在家裏埋頭讀書。

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裏讀書。原意是獨自學習,而不與別人切磋。後也用以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博覽羣書博:廣泛。廣泛地閲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博覽五車指讀書多,學識淵博。

布衣韋帶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才貫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讀書甚多、學識淵博。

朝經暮史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穿壁引光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春誦夏弦誦、弦:古代學校裏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脣腐齒落比喻讀書諷誦極為勤苦。

刺股讀書比喻刻苦攻讀。

大璞不完指玉既經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態。舊時比喻讀書人做了官,喪失了原來的志向。

簞食瓢飲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道學先生指思想、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讀不捨手舍:捨得,願意。讀書讀到有興趣時捨不得放下。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讀書得間間:間隙。比喻竅門。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竅門,心領神會。

讀書君子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讀書破萬卷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讀書三到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讀書三余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閒餘時間。

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廢書而歎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焚膏繼晷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腹載五車比喻讀書甚多,知識淵博。

滾瓜爛熟象從瓜蔓上掉下來的瓜那樣熟。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含菁咀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同“含英咀華”。

含英咀華咀:細嚼,引伸為體味;英、華:這裏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畫荻教子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積雪囊螢積雪:南朝孫康映雪讀書。囊螢:晉代車胤把螢火蟲裝在口袋裏,借熒光讀書。形容刻苦攻讀。

集螢映雪集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盡信書不如無書泛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

九儒十丐儒:舊指讀書人。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為十等,讀書人列為九等,居於末等的乞丐之上。後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

據鞍讀書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後多形容學習勤奮。

開卷有益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益:好處。讀書總有好處。

匡衡鑿壁後以之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立地書廚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淵博。

立地書櫥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兩腳書櫥指讀書很多但不善於應用的人。

磨穿鐵硯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恆心。

目不識書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目不知書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同“目不識書”。

納士招賢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囊螢照讀用口袋裝螢火蟲,照着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囊螢照書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牛角掛書比喻讀書勤奮。

牛角書生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七行俱下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

窮愁潦倒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窮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讀書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然荻讀書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三餘讀書充分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讀書。

舌戰羣儒舌戰:激烈爭辯;儒:指讀書人。指同很多人辯論,並駁倒對方。

詩禮人家世代讀書以傳統封建禮教為行為準則的人家。

詩禮之家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十年窗下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十年讀書指長期努力於學業。

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讀書極快。

士農工商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世代書香世世代代都是讀書人家。

書讀五車形容讀書多、知識豐富。

書生之見指讀書人不切實際或不合時宜的見解。

書聲琅琅形容讀書聲音響亮。

書聲朗朗形容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

書通二酉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書香門第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書香門户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書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書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碩學通儒儒:指讀書人。學問淵博,通達事理的學者。

宿學舊儒指老成博學的讀書人。

孫康映雪比喻讀書非常刻苦。

徒讀父書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用知識,加以變通。

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文弱書生文弱:文雅而體弱。舉目文雅,身體柔弱的讀書人。

五車腹笥比喻讀書多,學識淵博。

五行並下五行文字一併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五行俱下指讀書敏捷神速。

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雪天螢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讀書。

尋章摘句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燕頷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

燕頷書生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同“燕頷儒生”。

洋洋盈耳洋洋:眾多;盈:充滿。指宏亮而優美的聲音充滿雙耳。形容講話、讀書的聲音悦耳動聽。

搖頭擺腦腦袋搖來搖去。形容驕傲自得或自得其樂的樣子。亦以形容讀書吟誦的姿態。

一簞一瓢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一介書生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引錐刺股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映雪讀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映月讀書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源頭活水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臧穀亡羊《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遊,皆亡其羊。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摘句尋章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侷限於文字的推求。

招賢納士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照螢映雪利用螢火蟲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讀書,形容刻苦地讀書精神

折節讀書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枕典席文指以典籍為伴,勤於讀書學習。

枕籍經史枕着經典,墊着史書。形容專心一意讀書。

枕經籍書枕着經,墊着書。形容酷嗜讀書,以書為伴。

晝耕夜誦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如何理解讀書滋養美好心靈,可以遇見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讀書種子”一詞的“發明權”,當屬黃庭堅。他在《山谷別集》中説:“四民皆當世業,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名世矣。”

做一粒“讀書種子”,讓閲讀成為一種力量,推動文化傳統薪火相傳,可以説正是讀書人的自我期許。從“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淵明,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朝餐”的楊萬里,無不是“讀書種子”的精彩寫照。讀書滋養美好心靈,可以遇見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謂“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重視學習、重視詩書,千百年來融入中國人的血脈裏,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稟賦。

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讀書種子”。彭德懷帶兵打仗“橫刀立馬”,平時非常注重抓學習,而且還經常督促身邊工作人員養成讀書習慣。他常用呂蒙“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勵大家,樂於把自己收藏的書拿出來共享。為了檢查大家是否認真讀過了,他用飯粒把書中的頁碼粘起來,如果發現有人讀書做樣子,沒有把粘飯粒的書頁打開,他就會提出嚴厲的批評。在彭德懷關心督促下,在他身邊工作的同志都養成了讀書習慣,以至終身受益。

“童心便有愛書癖,手指今餘把筆痕”。植物種子是有形的,延續繁衍,生生不息;讀書種子則是一種無形的東西,不知不覺中變化氣質、增長才幹,承接弘揚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正因為這樣,文明薪火不斷髮揚光大。黃庭堅所處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讀書種子”的沃土,於是就有了國學大師陳寅恪所説的,“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做一粒“讀書種子”,靜下心來讀一點書、做一點學問,因為其中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襲,對高雅生活的追求,對時代潮流的引領。今天我們提倡有質量有分量的閲讀,注重閲讀率的同時更加重視“閲讀力”,正需要像“讀書種子”一樣痴迷知識學問之中。

“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研究植物種子的鐘揚不拘泥於書本知識,在科學上敢於“奇思妙想”,在被認為無法種植紅樹林的上海灘塗中栽種成功。鍾揚的故事向我們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識的力量,更有實踐的力量、創新的力量,賦予“讀書種子”以新內涵。世人常常説,“知識就是力量”,但知識必須與實踐結合,使之變成能力或本領之後,才能產生力量。“讀書種子”與實踐“沃土”的緊密結合,必能孕育壯苗、結出碩果。

閲讀是一種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們提倡多讀書、讀好書,並不是為了滿足“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功利心,緩解“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緊張感。讀書足以怡情,足以長才。少一點對物慾的追求,多一點對知識的渴求;少一點無謂的應酬,多擠一點時間讀書;少一點人云亦云的跟風,多一點獨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達到嶄新高度,活出不一樣的精彩自我。

讀書是一粒種子

     讀書是一粒種子,埋在時光裏。就好比農民在播種的時候一粒一粒的耕種,等到來年的秋天就有了大豐收。這周學校開始了午讀,同時也給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又增添了一份樂趣!

        我們都知道讀書使人進步,那麼我覺得這不僅要求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而且我們每個人都要多去抽出一點時間讀書,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而且靈魂也得到了洗滌。開始午讀班裏學生還摸不着頭緒,有的東倒西歪的趴在桌子上,有的把書放在腿上,有的兩個人還在竊竊私語。我看到這一幕真是着急,於是就先給孩子們講中午午讀應該怎麼去有秩序的,安安靜靜的地享受這20分鐘,從今天中午來看,我覺得學生已經比昨天有進步了!

        從兩天的午讀來看,我發現孩子們是喜歡去閲讀一些書籍的。不過前提是得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是談不上快樂的!他不喜歡也就不會去認真的做,如果是他非常喜歡的,他就不用你天天嘮叨,自己會主動地去做。孩子們最大的興趣就是愛玩,這是他們天生的本性。我發現班裏孩子都喜歡帶有插畫的書,這就是他們最喜歡看書的樂趣!希望孩子們堅持下去,只要邁開了第一步,都會在閲讀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要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共同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