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和中國翻臉

來源:趣味百科館 3.03W

為了與美國平起平坐;在中國建立所謂“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被拒絕。

上世紀60年代,蘇聯為了與美國平起平坐,無視一些爭取民族獨立國家的願望,否定其武裝鬥爭,同時對中國的崛起不滿,絞盡腦汁壓制中國,中蘇分歧公開暴露。

1956年波匈事件發生後,中國批評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兩國意識形態上的差別逐漸顯露,這讓意圖控制中國的赫魯曉夫暗中不滿。

1958年,蘇聯向中國提出由蘇聯出錢、出技術,在中國建立所謂“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試探中國對主權的態度,遭到了中國的嚴辭拒絕。

赫魯曉夫撕破臉皮對中國橫加指責,稱不該炮擊金門,不該放走達賴,還攻擊和嘲笑“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這進一步激怒了毛澤東。1960年,蘇聯又單方面撕毀了304個專家合同、撤走蘇聯專家1390人。

1959年7月,赫魯曉夫終於等來了美國邀請其訪美的照會。為了給艾森豪威爾獻禮,蘇聯借官方的塔斯社發表聲明,就中印邊境衝突譴責中國,把兩黨之間的分歧擴大到了國際輿論層面。

蘇聯為什麼和中國翻臉

蘇聯自身的原因,因為一旦在遠東地區發生戰爭,蘇聯不能保證百萬大軍的後勤給養問題,如果戰爭一旦僵持,蘇聯大軍很有可能陷入給養不足的危急地步。

其次是來自西方社會的壓力,因為蘇聯一旦與中國開戰,必定會投入相當的軍力,這讓蘇聯在歐洲的軍事力量必然有一定的削弱,面對來自西方的壓力以及可能會乘虛而入的美國,蘇聯極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最後是中國的備戰情況也讓蘇聯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在那一時期,中國的軍隊數量達到歷史的巔峯,各類軍種人數總和以達600餘萬,在戰略部署上,中國自東北,張家口一直南下到長江沿岸部署了完善的大縱深陣地,不僅如此中國還擁有了原子彈和氫彈等核武器。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國際社會的變化。中美關係的逐漸緩和,中國的自身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蘇聯自身內部的局勢逐漸不穩定,這些因素最終讓蘇聯不得不放棄南下中國的計劃,同時也讓這一次緊張的戰爭危機得以化解

1、經濟因素

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相對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嚴重落後,是導致蘇聯解體的最根本原因。而蘇聯經濟衰落的根本原因在於蘇聯僵化的經濟體制、結構和戰略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

2、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

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存在着許多不利於民主、決策等方面的因素,成為最終導致蘇聯解體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

3、民族間題

民族問題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是蘇聯解體的又—重要原因。

4、思想政策上的失敗

蘇聯的解體是一個歷史的悲劇,導致這場悲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蘇共的失敗,而失敗的首先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蘇共後期部分領導人縱容或直接鼓吹指導思想上的多元化,結果導致黨內思想混亂,為敵對勢力和西方思想的滲透打開了大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