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

來源:趣味百科館 2.28W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使我心中的紅星被重新點燃。不管是戰爭時期的悲涼悽慘,還是改革開放後的繁榮昌盛,都讓國人驕傲,在海外備受崇敬。只是,時間長了,我們都忘記了這顆紅星。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

《紅星照耀中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鉅作,又叫《西行漫記》。我輕撫着這本書的每一張薄紙,這無疑是回憶當年黑暗生活的最好方式。我不由自主地跟着一雙看不見的大手走進書裏,進入那硝煙瀰漫的時代,跟着埃德加·斯諾的步履,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偉人們的事蹟總是讓我熱淚盈眶。小時候,我總以為他是因為小時候家裏很窮,沒有錢讀書,所以當上了書記、主席之後,才會廢寢忘食地工作、讀書。但是我錯了本來,他們對學習的熱愛是無限的,而天賦異稟的天賦使他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往無前。不驕不躁、質樸的知識分子形象,始終銘刻在我心中。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穿越崇關峻嶺的時候,戰士們因為沒有衣服可穿。當時主席親自到前線去給戰士送衣服。他們穿過了一道道險關,受傷後卻咬緊牙關;他們永遠把傷口留給自己,微笑着迎接我們。那些紅星閃閃發光,是那麼璀璨,光芒四射。這得益於烈士們,也得益於今日的建設。

五星紅旗是我們的驕傲,也是他國的榜樣。在美國人的眼中,紅軍代表着整個中國!今天,我們要恪盡職守,發揚紅星精神,鑄造偉大中國!可能有很多人會問:紅星,是什麼?我想,紅星是先烈的鮮血;也是農民們的信仰。

我們後人一定要記得這句話: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傳承精神,活在當下,創造未來!




紅星照耀中國1-4篇讀後感600字

《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出版至今已經80年了(1937年10月在英國倫敦首次出版),然而時至今日這本書依然在全球熱銷。於某個夏日的晚上,我開始閲讀起這本書來。 80年前,一名美國的記者,懷着不知道怎樣的心情冒死來到陝北,開始了他的紀實創作。他穿過封鎖區,躲過白匪的跟蹤,經歷無數質疑的眼光,然而他如同他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們一樣,毅然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標,將一個當時被掩蓋的真實的故事及時地講給全世界人聽,他就是本書的作者,美國人埃德加.斯諾。 80年了,對於一個人來説已經蒼老了,但是對於一本書,對於書中講述的故事,今天讀來卻依然充滿着無窮的力量。當我以飛快地速度讀完前100頁時,我不禁感歎,作者講的故事似乎就發生在昨天,就發生在眼前。作者以一個西方人的視角真實地記錄下發生在80年前中國陝北的紅色故事(其中有些故事你根本無法從其它渠道瞭解到這麼詳細的過程),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也沒有多少寫作技巧,更沒有阿諛奉承式的辭令,有的只是小橋流水般的陳述,簡單的對白和清晰的脈絡。作者以這種似在訴説的方式靜靜地講述着中國的紅色革命和革命中的人物。文章描寫的都是在這片貧瘠的土地生髮生的故事,艱苦的生活環境,艱難的生存條件,然而人們卻是滿懷激情,鬥志昂揚!是什麼讓他們如此樂觀?是什麼在堅強地支撐着他們?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國民黨舉起屠刀屠殺共產黨的時候,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是信仰的力量讓他們前仆後繼!當共產黨人輾轉於被圍剿被消滅的各個戰場時,是信仰的力量支撐着他們堅持下去!當紅軍在雪山上,在草地上彈盡糧絕之時,是信仰的力量讓他們戰勝一切困難!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共產黨人點燃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中國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才能最後取得成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最終站上了世界的舞台。今天,當我們的神舟飛船穿梭於天地之間,當我們的高鐵遍佈神州大地,當我們的航空母艦遊弋於太平洋時,我們可以自豪地説,《紅星照耀中國》中主人公們的信仰已經開枝散葉。《紅星照耀中國》《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裏過着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求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別複製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

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又一次地與作者斯諾走完了偉大的紅色之路。感受到紅色中國的美麗、強大。更欽佩於紅色中國人民精神的不朽和偉大!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那紅軍十萬八千里長征,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帶領羣眾開展武裝鬥爭,建立革命根據地。而國民黨政府主席蔣介石卻仍然堅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決心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軍。從1930年起開始對根據地進行圍剿。1933年五月,蔣介石組織和指揮對各蘇區進行更大規模的第五次“圍剿",並決定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的新戰略。中共臨時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等人採取錯誤的路線和軍事戰略,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在這之後中國紅軍不畏艱難險阻,過草地,爬雪山,與生死決鬥。

在最困難的時刻,大家甚至吃皮帶,扒樹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偉大的共產黨人仍舊用戰士們的血肉拼殺出飛奪瀘定橋、四度赤水河的光輝戰績!讀後感·在斯諾看來,他感受到紅軍高度的政治覺悟,他認為紅軍是中國唯一一支從政治上來説是鐵打的軍隊真正的紅軍一節中,作者這樣描寫道:“他們向來都同士兵並肩作戰團長以下都是這樣以為外國武官這樣説,單單一件事情就可以説明紅軍擁有極大優勢的敵人的作戰能力。

這就紅軍軍官們習慣説的:弟兄們,跟我來!而不是,弟兄們,向前衝!”同樣是六個字,差別卻是很大的。第一種是把自己與士兵放在了同一個位置,與士兵心連心,令一種卻是把自己與士兵們做了不僅僅是等級上的區分,更是生與死的差別。

紅軍的長征是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武裝巡迴宣傳,是一個奇蹟,它體現了共產黨強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裏素質,而這些也僅僅佔了全書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説,紅軍的長征也僅僅佔了中國革命的一小部分。但在所有人心中卻又不可磨滅的精神作用!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

答:《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紅星重照耀,中華輝煌現。

長城萬里,古代勞動人民用血肉築成。而中國今日,何嘗不是呢?在戰場上,紅軍戰士,不畏不懼,衝鋒陷陣,拋頭顱,灑熱血,無怨無悔。“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正是,忠骨處處埋,戰士悔怨無。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此乃紅軍氣概。恰如斯,他們才走完,六千英里遙遙長征路,雖坎坷崎嶇,但他們終望見了“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那“正西風落下長安,飛鳴鎬。”的戰爭年代,他們知道“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但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是毛主席的誓言,亦是紅軍戰士的誓言。

作者埃德加.斯諾,懷着對中國革命戰士的重重疑問,以一名記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險奔赴當時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據地,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然後他運用平實、質樸的文字把一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的呈現在了這本書上。

在書中,斯諾還對國名党進行狠狠的駁斥,駁斥了他們一直對外宣稱共產黨為“狂熱分子”、“無知土匪”的這種行為。他在書中對毛澤東大加讚賞:然而毛澤東還是一個精通中國舊學的有成就的學者,他博覽羣書,對哲學和歷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對於工作卻事無鉅細、一絲不苟,他的精力過人、不知疲倦,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除此之外,還有頭腦冷靜不屈不撓的周恩來,戰無不勝的林彪,令地主鄉紳聞風喪膽的賀龍,還有彭德懷、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權等一批優秀的革命領袖,以及他們那講不完的英雄事蹟。他們用那火一樣的愛國情懷,燃起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熱情。他們用那鐵一樣的堅定意志,斬去了舊中國的病根腫瘤。

一幅幅畫卷展開,不帶過重的色彩,卻讓革命先烈們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們面前,讓我們認識了這樣一羣有氣魄有力量有風度有抱負的領導者,知道了一個真實的充滿生活和活力的蘇區,瞭解了一段令我們驕傲自豪的歷史。

紅星照耀中國的讀後感600字?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良多,深受啟發,為此記錄下心得感悟!“那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耀整個世界。”這是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所提出的。在這本書中,共產黨人的艱辛、努力及奮鬥,深深觸動了他的內心。

這本書是一部經典的紀實作品,真實記錄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揭示了中國紅軍的真正形象及與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的堅定鬥爭。本書收集與記錄了與革命將領等的談話,以及與紅軍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等的談話,他還言斷:這根本不是一個作家所能創造出來的,這些是人類歷史上豐富而又燦爛精華。

對我觸動最大的,是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壯舉。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那30多名先遣隊員們以不怕犧牲,敢於直面一切困難的長征精神,用自己的鋼鐵之軀築成屏障,為身後的隊友鋪平的道路與希望,可以説紅軍中的每一個志士,都是英雄,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拋頭顱,灑熱血!在尚未吹響勝利的號角前,他們絕不退縮。

可以説,這是一部劃時代性的鉅作。它推翻了外界對中國共產主義的負面壓迫與影響,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朝氣的紅色中國,而這樣的國家與民族卻更是不可戰勝!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支奇蹟般的部隊,給予了人民、給予了國家與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打倒的共產國際主義,方可解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感謝這本名著,他教會了我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樂觀主義,賜予了我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膽識與謀略!

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亮整個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600字

紅星照耀中國》第9章心得

今天我讀了《紅星耀中國》第九篇。紅星耀中國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諾,其懷着對中國革命戰士的重重疑問,以一名記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險奔赴當時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據地,與革命 領 導 人進行談話,然後他運用平實、質樸的文字把一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的呈現在了這本書上。

第九章題目是——同紅軍在一起(續)。該章前部分介紹了紅軍大將徐 海 東的生平和其何如走向革命道路的,後部分寫了紅軍的敵人——四大馬(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馬步青)和其統治區的一些見聞!

我印象最深刻的紅軍對待百姓的態度與四大馬為首的軍 閥對待百姓的態度,紅軍攻佔延安以後,同意把一部分產品給長城以北的蒙古人,廢除了國 民 黨的全部苛捐雜税雜税,並且自己建設工廠,有織布廠、被服廠、製鞋廠、造紙廠、兵器廠等等。

而而國 民 黨軍 閥那裏苛捐雜税很多。例如:馬將軍在該省要徵收的捐税:銷售税、家畜税、駱駝税、運鹽税、用鹽税、煙燈税、養羊税、商人税、腳伕税、養鴿税、土地税、掮客税、糧食税、特別糧食税、附加土地税、木材税、採煤税、皮税、屠宰税、船税、灌溉税、磨石税、房屋税、磨面税、秤税、禮儀税、煙税、酒税、印花税、婚税、蔬菜税。這張單子還沒有囊括所有的苛捐雜税......

其實簡單的對比,就是共產黨得到人心的最簡單例子,誰對百姓好,誰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正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紅軍以及後來的解放軍才能解放了全中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