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觸電教育都有哪些內容

來源:趣味百科館 5.81K

1、需要老師給學生示範拿插頭時手的正確姿勢和位置。2、需要購買正規的電器。3、正確使用安全的電器。4、不能私自接觸電器或插頭、插孔。5、金屬製品的工具不能直接與電源接觸。6、不要用濕的手或手巾擦拭電器,和觸碰電源開關。7、孩子一個人在家是時,家長需要關掉總電源。

防觸電教育都有哪些內容

8、移動家用電器時一定要切斷電源,以防觸電。

9、發熱電器周圍必須遠離易燃物料。電爐子,取暖爐、電熨斗等發熱電器不得直接擱在木板上,以免引起火災。

10、不能用濕手更換電氣元件或燈泡。拔、插電源插頭時手指不得接觸觸頭的金屬部分。

11、對於經常手拿使用的家用電器(如電吹風、電烙鐵等),切忌將電線纏繞在手上使用。

12、禁止用拖導線的方法來移動家用電器;禁止用拖導線的方法來拔插頭。


防觸電有哪些基本知識

防觸電保護就是人與帶電部件發生意外接觸的保護措施。以下是由我整理的防觸電基本知識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防觸電基本知識一

1.認識瞭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總電源。

2.不用手或導電物如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製品去接觸、探試電源插座內部。

3.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

4.電器使用完畢後應拔掉電源插頭插拔電源插頭時不要用力拉拽電線以防止電線的絕緣層受損造成觸電?電線的絕緣皮剝落要及時更換新線或者用絕緣膠布好。

5.發現有人觸電千萬別直接碰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或者用乾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齡小的同學遇到這種情況應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處理以防觸電。

6.不隨意拆卸、安裝電源線路、插座、插頭等。哪怕安裝燈泡等簡單的事情也要先關斷電源並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

7.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8. 睡覺前或離家時切斷電器電源。

防觸電基本知識二

1.注意電氣安全距離,不進入已標識電氣危險標誌的場所。不亂動、亂摸電器設備,特別是當人體出汗或手腳潮濕時,不要操作電器設備。

2.發生電氣設備故障時,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電工操作證的電工修理。公共用電設備或高壓線路出現故障時,要打報警電話請電力部門處理。

3.按設計規範和操作規範施工,保證安裝質量。不用質量低劣、破舊損壞的電線和電器設備。

4.電器設備一定要有保護接零和保護接地裝置。並經常進行檢查,確保其安全可靠。

5.根據線路安全載流量配置設備和導線,不任意增加負荷,防止過流發熱而引起短路、漏電。更換線路保險絲時不要隨意加大規格,更不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

6.修理電器設備和移動電器設備時,要完全斷電,在醒目位置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安全標示牌。未經驗電的設備和線路一律認為有電。帶電容的設備要先放電,可移動的設備要防止拉斷電線。

7.使用中經常接觸的配電箱、配電盤、閘刀、按鈕、插座、導線等要完好無損。絕緣老化、損壞的要及時更換。

8.機牀工作燈、手提臨時照明燈,要使用不超過36伏的安全電壓。

9.雷雨天應遠離高壓電杆、鐵塔和避雷針。避雷針要完好無損,並定期進行檢測。

10.各項施工中要避開高壓線的保護距離。外出看到施工場所有電線擱在地上或者其他場所有電線掉在地上要萬分注意,不要隨意觸碰。

11.高壓線落地時要離開接地點至少20米,如已在20米之內,要並足或單足跳離20米以外,防止跨步電壓觸電。

12.發生電器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用黃砂、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

觸電危險性的影響因素

電流的種類和頻率

其中電流的種類和頻率不同,觸電的危險性也不同。根據實驗可以知道,交流電比直流電危險程度略為大一些,頻率很低或者很高的電流觸電危險性比較小些。電流的高頻集膚效應使得高頻情況下電流大部分流經人體表皮,避免了內臟的傷害,所以生命危險小些。但是集膚效應會導致表皮嚴重燒傷。

電流通過的途徑

觸電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因電流通過人體一定路徑引起的。電流通過頭部會使人昏迷,電流通過脊髓會使人截癱,電流通過中樞神經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嚴重失調而導致死亡。

電流大小及觸電時間長短:

人體允許通過的電流強度與人體重量、心脹大小、觸電時間的長短有關。觸電時流入人體電流的大小一超過應有的界限,使開始產生所謂觸電的知覺,此時的電流—般稱感覺電流。感覺電流即使作用體內相當長的時間,也不產生影響。脈衝電流在40-90mA,直流電流在50mA以下對人體是安全的,呼吸肌稍收縮,對心服無損傷。超過—定量的電流流入人體時,能引起手足的肌肉硬直,喪失活動能力。過量電流通過心臟時,引起心室纖維顫動,甚至會停止心跳。電流通過中樞神經時,可能引起呼吸中樞抑制及心血中樞衰竭,觸電後呼吸肌痙攣性收縮,而引起窒息。由於電流的熱效應,也可能使觸電的人體組織損傷、燒傷、產生壞死等。觸電時,對人體產生各種生理影響的主要因素是電流的大小。但電擊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如直流50mA以下的數值對人體是安全的,但並不是絕對安全,人體所能承受的電流常常和電擊時間有關,如果電擊時間極短,人體能耐受高得多的電流而不致於傷害反之電擊時間很長時,即使電流小到8-10mA,也可能使人致命。

人身體電阻

人體阻抗取決於一定因素,特別是電流路徑,接觸電壓、電流持續時間、頻率,皮膚潮濕度,接觸面積,施加的壓力和温度等。在工頻電壓下,人體的阻抗隨接觸面積增大、電壓愈高,而變得愈小。IEC綜合了歷年來關於人體阻抗的研究成果,嚴密審查了大量屍體的實測數據,得出人體在50/60Hz交流電時,成人的人體阻抗在1000Ω左右。

電壓大小

安全電壓(即允許接觸電壓)和人體阻抗的有關。關於人體阻抗的條件分類,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所屬建築電氣設備專門委員會分為三類。第Ⅰ類是指住宅、工廠、辦公室等一般場所,人體皮膚是乾燥狀態或因出汗皮膚呈潮濕狀態,在接觸電壓作用下發生危險的可能性較高,這時取人體阻抗為1000Ω,設定通過人體電流為50mA,則50mA與1000Ω的乘積為50V,那是此接觸狀態時的允許接觸電壓。中國、西歐及其它多數國家的安全電壓採用此值。第Ⅱ類是指人在隧道、涵洞和礦井下等高度潮濕的場所,人體出汗或因工作環境影響使皮膚受潮,經常還會發生雙手與雙腳二者接觸凝露的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或構架等情況。這時皮膚潮濕而使皮膚阻抗低到可以認為接近於零(即可忽略其皮膚阻抗),人體電阻僅剩500Ω內阻抗。假設通過人體內部電流為50mA,則50mA和500Ω的乘積為25V。現國際上對於允許接觸電壓按人體阻抗的條件進行分類時,將25V作為其中的一個等級,這值接近於中國標準GB3805-83《安全電壓》等級分類中的24V。第Ⅲ類是指人在游泳池、水槽或水池中,人體大部分浸入水裏,皮膚完全浸透,這時基本上為體內阻抗500Ω,同時考慮有導致溺死的二次事故的危險,所以允許通過人體的電流應為擺脱閾,這樣,允許的接觸電壓為0.01×500=5V,這與GB380-83中規定的安全電壓6V相近。如果在不考慮導致二次事故的場所,則可採用12V 的允許接觸電壓。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觸電的主要危害

兒童安全教育之如何防觸電?

1、告訴幼兒電有許多用處,但也很危險,人若觸電會受傷,因此不能玩電。

2、牆上插座有電,教育幼兒不能用手指或導電物(如鐵絲、釘子等金屬製品)去接觸、探試電源插座內部,不然會觸電。

3、教導孩子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

4、户外活動時,教育幼兒不要爬電線杆,不要在高壓線下游戲,以防觸電。

5、應讓孩子認識瞭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切斷總電源。

02

觸電急救方法

1、切斷:迅速關閉開關,切斷電源。或用乾燥絕緣的木條、棍等順手工具,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2、檢查:迅速安全檢查觸電者的呼吸、心跳情況,就地搶救,及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推拿按摩。同時呼叫120。對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立即以手掌根部拍擊或握拳捶擊心前區,力爭在心跳驟停的1分鐘內迸行,擊力中等,不可太猛,可連擊3-5次。幼小嬰兒不宜捶擊,以免心臟受損。若無效,應立即迸行胸外按壓,發現沒有呼吸,馬上進行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按壓。心臟與呼吸的復甦應同時迸行。

3、送醫:不中斷人工手法搶救,立即送往就近醫院。在救護車未來之前不輕易搬動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