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不當功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7.1K

意思是:謂賞賜與功勞不相稱。

賞不當功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賞不當功

成語發音:shǎng bù dāng gōng

成語解釋:謂賞賜與功勞不相稱。

成語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成語繁體:賞不當功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明史·趙錦傳》:“致朝廷之上,用者不賢,賢者不用;賞不當功,罰不當罪。”



官德是為官之本.那麼,官德到底是如何定義的呢

看這篇文章

為官之道,德在其首。“官德”不僅是檢驗領導幹部素質高低的“試金石”,更是黨風政風的“風向標”,是整個社會道德風尚的“導向儀”。今天,我們繼續“字説為官”,説文解字“德”來探討官德修養的祕訣。

德:一心行直,德者有得

河南內鄉縣衙戒石銘

中國古代的官署一般皆有石刻銘文,多用來告誡官員要守德,俗稱“戒石銘”。河南內鄉縣衙的“戒石銘”有一段文:官德隆,民德昌,國家興;官德毀,民德降,國家亡。這句話説的是為官者的道德水平反映着整個社會的道德狀況,乃至決定着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如今,官衙猶在,古制難尋。“戒石銘”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已隨着封建制度的消亡而遠去,但它所敲響的官德鐘聲依然在我們耳邊激盪。

江蘇省淮安府的御製戒石銘

德的異體字為“悳”,《説文心部》:“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內得於己”,即反省自我,端正心性。“外得於人”,即在正直原則的基礎上,身體力行。《説文彳部》:“德,升也。”德的本義是行得正,心真誠,表裏如一,後引申為道德、恩德、品行等。

古代不同的領域裏,“德”字有不同的含義,儒家以“温、良、恭、儉、讓”為修身五德,兵家以“智、信、仁、勇、嚴”為將之五德。男子則要求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女子則要求孝、順、和、睦、慈、良、貞、靜。總之,德是向善的追求,是做人的基本。

何為“官德”?官德是指為行政管理者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和道德規範。為官者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官德”建設對道德建設的示範作用和導向作用,即“官”為民之表率,“官風”決定民風,有什麼樣的“官風”就會有什麼樣的民風。

《論語》中説,“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就是講執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眾,以贏得百姓的擁護。《荀子》中説,“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意思是品德和地位不相當,能力和職務不相當,獎賞和功勞不相當,處罰和罪過不相當,沒有比這更不好的。所有這些都強調官員從政道德的重要性。古代讀書致仕之人追求的“內聖外王”境界,就是指修身以成聖賢之德,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內聖外王”之道,是安身立命之道,更是歷代的為官之道。“德”字揭示了為官者的道德境界和基本要求。

官德的要旨是一心為公

“德”從“心”,這就是説,德是一種人性的行為,是遵循本心、本性,是植根於人的心田的。不但要“行正、目正”,還要“心正”。“德”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面,遵循本性,本心。本心初,本性善,本我無,便成德。舍欲之德,得德。為官之德是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心底無私,一心為公。

官德見之於行動

德的偏旁為“彳”,意為慢慢行走,落實到實踐中,德需要點滴的積累而成,不是一時,而是一世。滿口空談很容易,但落實到行動上需要付出艱辛努力。對官員來説,德就是擔當、負責、實幹,腳踏實地,幹出實績。

官德表現為正直的風韻

“德”從十,指代直線,表示有一個正確的標的方向。從目,表示十下的一雙眼睛,目光瞄準,直射之意。“德”的異體字為“惪”,即心直,從幾個組字的部分看,德不但要目正,行正,還要心正。做一個正直的人是官德的標準、要求和風韻。

官德的結果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德”諧音為“得”,寓意德者有得。有道德的官員受到百姓的稱讚,一羣有德的官員組成的清廉政府必然得到百姓的擁護,得民心者得天下。

張衡

西漢的張衡在《應閒》有一句名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這句話代表了傳統文化中經典的“政德觀”。張衡曾任太史令前後達14年之久,多年不升遷。不慕名利的他,特地寫了篇《應閒》表明心跡,認為道德比職位更為重要。為何中國文化中將道德置於職位和才能之上?這是因為小到一方父母官,大到一個政權,其道德表現與民心息息相關,不重視官德失去政權,失去天下。直接後果就是作風不正,進而演化為腐敗盛行,必定失去民心。

罰不當罪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

罰不當罪

【拼音】:

[fá bù dāng zuì]

【解釋】:

當:相當,抵擋。指處罰和罪行不相當。

【出處】:

《荀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舉例造句】:

賞不當功則不如無賞罰不當罪則不如無罰。

【成語典故】:

戰國後期,趙國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況,人們把他的著作稱為《荀子》。

《荀子》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論》,是專門議論政治的。文中提出一個看法:國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樣。殘暴的.國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湯打倒,商紂被周武王消滅等,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荀況主張刑罰要嚴明,犯罪的應根據罪行的大小,給予相應的處罰。如果殺人的不償命,傷人的不判刑,那就會縱容犯罪,擾亂社會。有人説:“古代沒有肉刑,只是象徵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íng)刑而用墨畫臉來替代不使用劓(yì)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來替代,這種辦法在昏亂的現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繼續這樣做,犯罪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犯罪行為將越來越多。”

在闡述了上面這些情況後,荀況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稱,官職要和才能相稱,賞賜要和功勞相稱。如果不是這樣,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稱,官職和才能不相稱,賞賜和功勞不相稱,處罰和罪行不相稱,那就會帶來極大的不幸和嚴重的後果。

罰不當罪的意思

罰不當罪[fábùdāngzuì]

給予的處罰跟所犯的罪行不相稱,多指處罰過重。(當:相當,抵擋。)

【出自】《荀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例句】最終負全責的或者罰不當罪的總是弱者。

用法説明:

“當”這裏不讀 dàng。

不要誤認為是”應當重罰“或者”不應該處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