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是液體還是氣體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4W

不是氣態也不是液態。

雲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

雲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的有形的結果。太陽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凝結核)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就產生了雲的外觀。並且,雲可以形成各種的形狀,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態而分為許多種。

雲吸收從地面散發的熱量,並將其逆輻射回地面,這有助於使地球保温。但是雲同時也將太陽光直接反射回太空,這樣便有降温作用。哪種作用佔上風取決於雲的形狀和位置。

從地面向上十幾公里這層大氣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氣也越充足;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氣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動、植物的水分,隨着蒸發到空中變成水汽。水汽進入大氣後,成雲致雨,或凝聚為霜露,然後又返回地面,滲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後又再蒸發(汽化),再凝結(凝華)下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水汽從蒸發表面進入低層大氣,這裏的温度高,所容納的水汽較多,如果這些濕熱的空氣被抬升,温度就會逐漸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氣中的水汽就會達到飽和。如果空氣繼續被抬升,就會有多餘的水汽析出。如果那裏的温度高於0℃,則多餘的水汽就液化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於0℃,則多餘的水汽就凝華為小冰晶。在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漸增多並達到人眼能辨認的程度時,我們所説的雲就形成了。〔注:高空中壓強減小,水的凝固點會升高而大於0℃〕。

雲是液體還是氣體

長期的觀測和實踐表明,雲的產生和消散以及各類雲之間的演變和轉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條件和大氣運動的條件下進行的。人們看不見水汽,也看不見大氣運動,但從雲的生消演變中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氣運動的一舉一動,而水汽和大氣運動對雨、雪、冰、雹等天氣現象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雲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的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編成諺語。我們在這裏將這些有關“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彙總在一起,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觀察對照。

“天上鈎鈎雲,地上雨淋淋”:鈎鈎雲指鈎捲雲,這種雲的後面,常有鋒面(特別是暖鋒)、低壓或低壓槽移來,預兆着陰雨將臨;

“炮台雲,雨淋淋”:炮台雲指堡狀高積雲或堡狀層積雲,多出現在低壓槽前,表示空氣不穩,一般隔8-10小時左右有雷雨降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