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人員指的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28W

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艾滋病人;易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社會閒散青少年

“六類特殊人羣”是指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艾滋病人、易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社會閒散青少年。

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艾滋病人、易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社會閒散青少年這六類人員對社會及他人造成傷害可能性較大需要進行動態管控,所以也被統稱為社會維穩六類人員。

1、流感感冒人羣;

2、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觸者;

3、兩週內到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地區的居住旅行的人員;

4、公共場所工作的人員;

5、外出人員;

6、居家人員。

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根據不同的人羣制定出相應的防護指南。流感的人羣應自覺居家、自我隔離、勤洗手、多通風,與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應自我隔離、監測體温,如果有不舒服,隨時就診。到過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病區的人員,返回後應及時上報所在的社區和街道,居家觀察14天,減少外出。公共場所人員及外出人員,要戴好口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居家人羣儘量減少外出。

六類人員指的是什麼

1、特困供養人員;

2、嚴重精神障礙患者;

3、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

4、特困優撫對象,精準扶貧建檔立卡中的貧困人員;

5、因自付費用過高致貧、返貧家庭的大病患者;

6、由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門診重大疾病及慢性病患者。

1、國家對貧困户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準: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羣體。

(1)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機關、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業聯合機關的公務員,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

(2)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3)國有企業管理人員;

(4)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衞生、體育等單位從事管理的人員;

(5)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

(6)其他依法履職公職的人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