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姐是哪裏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2.25W

民間傳説的壯族人物。

劉三姐是民間傳説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説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湧,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

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將宜州區作為劉三姐故鄉。 相關文藝作品經典電影《劉三姐》

關於劉三姐原型身世,説法頗多。據廣西羅城縣誌記載:劉三姐原來618年出生在天河縣(今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下里的藍靛村(今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下里社區藍靛村),那裏還有她故居的遺址,那村劉姓的族譜中還有記載。下里離羅城的縣城很近,劉三姐常到羅城去唱山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羅城縣城城西北的多吉寺的後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稱之為“三姐歌殿”遊人常在那裏對歌,故有東門(羅城縣城駐地)四把好玩好耍一説,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在1958年《劉三姐彩調劇》創作組經過深入民間採風,認定劉三姐是羅城人。

最早創作演唱彩調劇《劉三姐》的都是羅城人,那是在1936年,羅城的〈抗日救國文工團〉首次創作演出了 該劇,到1958年,廣西的文學藝術家(其中包括羅城的仫佬族文學家包玉堂)。

劉三姐是哪裏的

如果以劉三姐的年齡變化為縱座標,以其傳説的地理分佈為橫座標,就可以畫出一張“劉三姐傳歌路線圖”。

關於歌仙劉三姐的身份,歷來有許多説法。持“歷史人物傳説化”觀點的學者,多數引用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或王士禎《池北偶談》等書的記載,認為劉三姐是唐中宗“神龍中”(約公元706年)的歌唱能手,“相傳為始造歌之人”,“蠻歌之鼻祖”,是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持“神話傳説歷史化”觀點的學者則以鍾敬文為代表,認為“劉三姐傳説之產生,乃後人根據當地流行之唱歌風俗,加以想象所造成者”,也就是説,先有歌俗,後人為了解釋這種風俗的形成,虛構了一個名叫劉三姐的歌仙。還有些學者認為劉三姐是古代的一位女巫,她唱的主要是巫歌。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着民間文學普查的深入,廣東的民間文學工作者發現,在廣東湛江、茂名、陽江、清遠、肇慶、梅州等地,尤其是粵西地區,只要是歌俗盛行之地,到處都有豐富的“劉三妹傳説”,其故事類型與廣西的“劉三姐傳説”幾乎一模一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