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誰主持製造了水運儀象台

來源:趣味百科館 5.64K

北宋時期官至中書侍郎的蘇頌主持製造水運儀象台,並撰有《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蘇頌出身閩南望族,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登進士第,常年在館閣任職,遍歷地方長官,並兩次出使遼國。

累官至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宋哲宗時拜相。

北宋時期誰主持製造了水運儀象台

水運儀象台是北宋時期蘇頌、韓公廉等人發明製造的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為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水運儀象台代表了中國11世紀末天文儀器的最高水平。它具有三項令世界矚目的發明,首先它的屋頂被設計成可開閉的,是現代天文台活動圓頂的雛型,其次,它的渾象能一晝夜自動旋轉一週是現代天文跟蹤機械轉移鐘的先驅。水運儀象台的構思廣泛吸收了以前各家儀器的優點,尤其是吸取了北宋初年天文學家張思訓所改進的自動報時裝置的長處;在機械結構方面,採用了民間使用的水車、筒車、桔槔、凸輪和天平秤桿等機械原理,把觀測、演示和報時設備集中起來,組成了一個整體,成為一部自動化的天文台。

蘇頌(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原籍福建路泉州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同安區),後徙居潤州丹陽縣。中國北宋中期官員,傑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藥物學家。蘇頌博學多才,於經史九流、百家之説,及算法、地誌、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無所不通。

他領導製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台”,開啟近代鐘錶擒縱器的先河。因其對科學技術,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故而被稱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有《本草圖經》《新儀象法要》《蘇魏公文集》等作品傳世。

今人輯有《蘇頌全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