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修建年代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5W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於戰國時期。公元前265年-前251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兒子率領百姓建造了這座偉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修建年代

都江堰修建於什麼時期?

都江堰修建於戰國時期。都江堰始建於戰國時期公元前256年,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帶領百姓共同修建。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至今已有2200年歷史,期間經歷幾次維修,對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洪澇災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都江堰概況

都江堰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據史料記載,都江堰的名字是從宋代才有的,一直沿用至今。都江堰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裡什麼時候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公元前256年,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

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依然發揮巨大的作用。都江堰周邊的古蹟甚多,主要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玉壘關、鳳棲窩和鬥犀臺等。

都江堰簡介

都江堰,簡稱“灌”,由四川省直轄,成都市代管,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岷江出山口處,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市境東與彭州市、郫都區、溫江區交界,西、北與汶川縣相連,南鄰崇州市。

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1208平方公里,轄5街道、13鎮、1鄉;2017年常住人口69.09萬人。

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在新石器時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區,是古蜀國的發祥地慧伏之一。都江堰市以山、水、林棚胡、堰、橋渾然一體,體現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佈局特色,為此有著“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之美譽。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國時期就列為川西風景名勝區。2018年11月,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

都江堰的歷史意義

都江堰建成之後,被歷代沿用數千年,已成為一個防洪、灌溉、航運綜合水利工程。它永久解決了岷江水患問題,成為成都平原十幾個縣的生產生活用水源頭,灌溉面積達300多萬畝。成都平原能夠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前和攜李冰和他的都江堰,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冰和都江堰,已成為世界水利發展史上不朽的豐碑。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於哪個朝代

公元前256年,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該大型水利工程現存至今依舊在灌溉田疇,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無壩引水為特徵,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這項工程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魚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動排沙(魚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進水流量(寶瓶口與飛沙堰)等問題,消除了水患。1998年灌溉面積達到66.87萬公頃,灌溉區域已達40餘縣。 人們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建了一座李冰父子廟,稱為二王廟。 [1]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修建於公元前256年的戰國時代。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其年代久遠,無壩引水等特徵被奉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裡什麼時候

都江堰存續2000多年,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

都江堰灌區是四川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四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物華天寶,地傑人靈”,歷史上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