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分明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68W

意思是:該賞的賞;該罰的罰;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賞罰分明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賞罰分明

成語發音:shǎng fá fēn míng

成語解釋:該賞的賞;該罰的罰;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見惡輒取,時時越法縱舍,有足大者。”

成語繁體:賞罰分明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賞,不能讀作“sǎnɡ”。

近義詞: 賞罰嚴明 

成語例句:誰有功,誰有過,群眾知道得最清楚,虛心聽取群眾意見,才能做到賞罰分明。

賞罰分明的意思

賞罰分明的意思: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

賞罰分明,漢語成語,拼音是【shǎng,fá,fēn,míng】 ,意思是指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清楚明白。出自漢·王符《潛夫論·實貢》。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賞罰嚴明,治之材也。”《漢書·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5回:“可見做上憲的人,又要~,又要記性好,夫然後叫人心服。”

成語典故:

漢宣帝時期,渤海、膠東一帶盜賊十分猖獗,他們四處作惡。漢宣帝派大臣張敞前去治理,張敞向宣帝請求必須獎賞那些追捕盜賊有功人員,嚴懲盜賊。到任後,他賞罰分明,差吏們個個奮勇追捕,社會迅速恢復安定。

晉文公僖負羈是曹國人,曾救過晉文公的命,是晉文公的救命恩人。因此晉文公在攻下曹國時,為了報答僖負羈的恩情,就向軍隊下令,不準侵擾僖負羈的家,如果有違反的人,就要處死刑。

大將魏平和顛頡卻不服從命令,帶領軍隊包圍了僖負羈的家,並放火焚屋。魏平爬上屋頂,想把僖負羈拖出殺死。不料,梁木承受不了重量而塌陷,正好把魏平壓在下面,動彈不得,幸好顛頡及時趕到,才把他救了出來。

這件事被晉文公知道後,十分氣憤,決定依照命令處罰。大臣趙衰(趙國君王的先人)向文公請求:“他們倆人都替國君立下汗馬功勞,殺了不免可惜,還是讓他們戴罪立功吧!”晉文公說:“功是一回事,過又是一會事,賞罰必須分明,才能使軍士服從命令。”於是便下令,革去了魏平的官職,又將顛頡處死。

從此以後,晉軍上下,都知道晉文公賞罰分明,再也不敢違令了。

賞罰分明意思

賞罰分明拼音

[ shǎng fá fēn míng ]

賞罰分明的意思

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

賞罰分明造句

1、誰有功,誰有過,群眾知道得最清楚,虛心聽取群眾意見,才能做到賞罰分明。

2、新法令賞罰分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準。

3、賞罰分明,市場經濟講誠信假一罰十;寬嚴適度,法制社會護穩定懲教結合。

4、如此賞罰分明,良性迴圈,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就會逐漸建立起來。

5、無不是那些自詡鐵面判官,用刑嚴厲,賞罰分明的言辭,意在讓我們心生畏怯,好在日後對他言聽計從

賞罰分明是什麼意思

賞罰分明原義是依功行賞,論罪責罰,處理得清清楚楚;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含褒義;也作“賞罰嚴明。

賞罰分明拼音

[ shǎng fá fēn míng ]

造句:

1、一個春秋過去了我發現趙老師,不但賞罰分明而且公平公正。

2、不信回頭看看身邊的人和事,甚至很多時候最簡單的賞罰分明都做不到,你還能指望做事能更上一層樓麼?

3、家長在教育女孩時,一定要做到賞罰分明,不要出爾反爾,否則女孩會不明白你的意思,從而達不要教育她的效果。

4、如此賞罰分明,良性迴圈,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就會逐漸建立起來。

5、老闆是個賞罰分明的人,從不偏私任何人。

6、咱們的幹部工作就應該賞罰分明,張揚有了工作成績應該給予獎勵。

7、吳王夫差雖然總是尋歡作樂,但是當他知道範篥背叛他時,他還念著範篥曾經救過他,因而沒有殺他。吳王夫差至少賞罰分明。

8、新法令賞罰分明規定,官職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為標準。

9、用賞罰分明的獎懲機制保障執行力。

10、有些媽媽,孩子犯了錯不管,幹了好事也不表揚,最後讓孩子一無事成,只能回家靠媽媽養活。而我的媽媽恰恰相反,她的特點就是賞罰分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