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門生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1W

意思是:指由皇帝親自考試錄取的第一名儒生

天子門生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天子門生

成語發音:tiān zǐ mén shēng

成語解釋:指由皇帝親自考試錄取的第一名儒生

成語出處:宋·岳珂《桯史·天子門生》:“卿乃朕自擢,秦檜日薦士,曾無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權貴,真天子門生也。”

成語繁體:天子門生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天子門生是什麼意思,"天子門生"的漢語

意思是指由皇帝親自考試錄取的或殿試第一名者。

科舉從開創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二百餘年。

科舉制度的主要考試都是定期的舉行的。唐朝科舉與宋初科舉每年舉行一次,宋太宗時期改為每一年或二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為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廢除科舉: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詔改革科舉,鄉、會試頭場試中國政治史事論五篇,二場試各國政治、藝學(科學技術)策五道,三場試“四書”義二篇,“五經”義一篇;“凡四書、五經文,均不準用八股文程式”;“武科生、童考試及武鄉科、會試,著一律永遠停止。”同時下詔廣開學堂,興辦新式教育,基本上恢復了戊戌變法時的新政內容。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署兩江總督張之洞上疏請漸行罷廢科舉,“使天下士子,舍學堂別無進身之路。”清政府舉行了清朝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屆會試、殿試,狀元、榜眼、探花分別為劉春霖、朱汝珍、商衍鎏。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佈:“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至此,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最終結束。

天子門生是什麼意思

古代科舉考試有秀才、舉人、進士三層,相應的,考試分為:童子試、鄉試、殿試三級。每次考試都有地方官和朝廷派來的學政擔任主考官,當年的主考官是誰,就說今年考中的這些人是誰的門生。考中進士之前,其實已經在京城進行了一次考試,選拔進入殿試的人選,這些人等於已經是進士了,但是還沒有名分。皇上再舉行一次殿試,由皇帝擔任主考官。殿試後就由皇帝提點一等進士,二等同進士出身等等。於是,就說考中進士的人是天子門生。

天子門生,書香門第,是什麼意思?

書香門第

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書香門第”中的“書香”是什麼意思?許多人不太清楚。其實原來是古人為防止蠹蟲咬食書籍,便在書中放置一種芸香草,這種草有一種清香之氣,夾有這種草的書籍開啟之後清香襲人,故而稱之為“書香”。

天子門生,是指參加殿試被錄取的進士。因為在科舉時代,士子科考被錄取後,稱監考官員為宗師,自稱學生。考官與考生以師生關係的名義互相勾結,朋比為奸。而殿試是國家最高階考試,皇帝為了防止大臣特別是宰相借做考官擴充勢力,在殿試時往往親自充當考官,那麼在殿試中錄取的進士自然都成了天子門生

狀元及第!天子門生。 是啥意思?

狀元及第

狀元及第是漢族傳統寓意紋樣。明清時期,“狀元及第”象徵功名和高官厚祿。紋飾主要以三個孩童組成,中間大孩高舉冠盔,表示得中狀元,旁二孩手持如意、喜報以示慶賀。

“狀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試,萬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間狀元郎”之譽。舊時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為元。鄉試第一為解元,會試第一為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及第,科舉考試列榜有甲乙次第,凡考中狀元,都稱狀元及第。“狀元”制度於唐代。《明史·選舉志》雲:“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三元及第”為“解元”、“會元”、“狀元”連考連中之謂。“金榜題名時”,為舊時儒生所求。一旦,“狀元及第”,“騎馬遊街三日”,好不威風。民間對此,並不人皆幻想。然紅袍白馬倒也喜氣洋洋,故以“狀元騎馬”祝吉。武強年畫中的狀元及第,則是一童子執戟,造形古拙簡樸,身披狀元紅的衣服,色彩對比強烈而淳厚。天空中龍與鳳送這名童子執戟(及)落地(第),龍鳳所銜的對聯也是極盡祝福“鳳凰金寶地,喜生狀元門”,給及第童子以中狀元祝願。無“官氣”而有民趣。很有地方特色,水印木版味道也很濃厚。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狀元這個名稱才正式被沿用。及第這個詞,指科舉考試考中,特指考中進士,明清兩代只用於殿試前三名。第就當榜講,可以參考落第的意思:科舉考試未中嘛。所謂“三元及第”就是指一連考了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第一名。狀元還有過其他的叫法,但是用來表示一甲一名的確切時間是南宋以後。天子門生所謂天子門生,是指參加殿試被錄取的進士。在科舉時代,士子科考被錄取後,稱監考官員為宗師,自稱學生。考官與考生有可能以師生關係的名義互相勾結,朋比為奸。而殿試是國家最高階考試,皇帝為了防止大臣特別是宰相借做考官擴充勢力,在殿試時往往親自監考,被錄取的進士自然成為天子門生。其實殿試早在武則天時代就有過,但這類殿試在唐代時斷時續,並沒有形成一種制度。唐朝的科舉考試,同科及第的進士互稱同年,稱主考官為座主、座師或恩門,自稱門生。這樣,新進士就和主考官之間建立起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師生關係,他們有可能結黨營私,建立和培植自己的勢力,這對皇帝的集權統治是非常不利的,唐末的牛李黨爭是為明證。而到北宋時,宋太祖趙匡胤有鑑於此,就讓所有禮部考試錄取的考生,都必須到殿前來進行復試,由皇帝親自確定最終錄取的名次,科舉考試也就從兩級考試製度演進為三級考試製度了。據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八的記載,宋太祖開寶六年(公元973年),翰林學士李昉主持省試,錄取了38名考生,趙匡胤在召對這些考生時,發現有2個考生材質太差而予以淘汰,其中一個叫武濟川的剛好是李昉的同鄉,這就引起了太祖的懷疑。而當時一些落第的考生又正好在擊鼓控告李昉營私舞弊,希望能複試。於是太祖就命令在落第的考生中選出195人,和已錄取的38人一起殿試,結果已錄取的38人中有10人落選。李昉為此受到了降職的處分,而殿試則由此成了科舉最高一級的考試形式,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其實殿試早在武則天時代就有過,但這類殿試在唐代時斷時續,並沒有形成一種制度。所以唐代的科舉考試實際上還是州府的解試和禮部的省試兩級考試製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