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賊影評

來源:趣味百科館 2.09W

《天下無賊》正面評價:

天下無賊影評

《天下無賊》講的就是一個完全不可能的故事。在影片中,從鄉下出來打工的傻根打死也不相信天下有賊,這種頑固的“傻”在當今社會實屬罕見,而更為罕見的還是王薄、王麗這兩個江湖大盜為完成傻根“天下無賊”之夢所做出的自絕後路、難以置信的選擇。

這兩種不可能對《天下無賊》一片的敘事構成了最大挑戰。但正是在這裡,馮小剛顯示了自己的敘事智慧,他不僅要把這一切不可能統統化為可能,還要讓它順理成章,發人深省。為了“傻根”之傻的可信,他甚至設定了與傻根朝夕相處的群狼,更設定了一群篤信“賊滿天下”的老鄉,這一切都使這種傻充滿了個人氣質;而關於王薄和王麗之浪子回頭,他最重要的設計就是王麗的懷孕,而在原著裡是沒有這一情節的,在純潔無辜的孩子面前,王薄最終跟王麗齊了心,決定共同圓傻根“天下無賊”之夢。

《天下無賊》仍是一部馮氏特色極為突出的喜劇。在該片中,馮小剛在思想性方面還是有了喜人的突破,雖然影片最後仍然給了好人以好報,但它為將善惡觀念以悖論形式呈現而付出的努力,仍然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天下無賊》負面評價:

1、從電影整體上看,馮小剛的野心很大,想和以前的小品痕跡做次徹頭徹尾的告別。從音樂、架構、攝影等方面也的確很好萊塢化,但卻失去了他原來風格中最重要的機智、質樸和自嘲,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部影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和臺詞那麼少。

2、《天下無賊》的風格與以往馮氏影片迥然不同,在故事情節上竭力往悲情的理想主義方面轉換,讓熟悉他以往影片的觀眾感到費解,故事建立在一個虛假的架構上,劉德華飾演的賊公符合一個賊的思想路線,無論他做多少件好事,終究更改不了賊的身份;而劉若英飾演的賊婆則完全背離賊婆的身份和邏輯,是一個大徹大悟的好人,馮小剛試圖編造一個安徒生童話,顯然沒有成功。



天下無賊的影評

2004年末,據說周星馳變了,據說馮小剛也變了。而這就是說,他們的電影都變了。一個是港式無厘頭,一個是京式幽默,他們變了,那麼他們的電影究竟會變成怎樣?

在我的印象中,馮小剛的賀歲片從來不會死人,頂多也就是受點傷,連那種在結尾處勾人遐想的“瀕臨死亡”也沒有過,但是在《天下無賊》的最後卻死了一個人。在《不見不散》有一幕,葛優和徐帆坐飛機遭遇空難,看到這裡的時候,當年天真可愛的我以為他們這次可死定了,已經準備好一籮筐眼淚準備為兩位悲情鴛鴦痛苦一場,結果看下去發現那是老油條葛優在發夢。事實上,我也時常發這樣的夢,所以人家也叫我老油條。再說《大腕的葬禮》吧,咋看這個電影名,以為準是死了人,但是從頭到尾氣氛熱鬧,看到最後大腕“泰勒”更是活了過來,葬禮是白搞了。而這一次,在《天下無賊》,劉德華演的“王薄”是真的死了,是真的給葛優的奪命鉤給鉤掉了命。馮小剛就這樣第一次在他的賀歲片裡搞出了人命。

雖然馮式幽默還不時會出現,而且一些對白迅速成為了影迷口中的經典,比如“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次出來一是鍛鍊隊伍,二是考察新人,在這裡我特別要表揚兩個同志,小葉和四眼。他們不僅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前輩。”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誰是賊,是賊站出來給俺老鄉看看。”等等 但它已經不是《天下無賊》最重要的成分,有人說《天下無賊》最重要的是裡面幾乎有縫必插的“軟廣告”。看《天下無賊》,笑聲少了,而且還給人一點點的哀愁,大概這就是馮小剛的變化吧。在電影的最後,挺著大肚子的劉若英一個人在吃啊吃,除了她嚼東西的聲音,什麼聲音也沒有,最後終於有一滴眼淚從她眼眶滑落下來。想不到在影片的結尾,馮小剛還這麼細緻地刻畫,於是也收到了想不到的效果,據我所知這一幕給很多看過此片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引起心靈的震撼。整個片子充滿華麗的特技,也不乏華麗的畫面,到了最後卻是什麼華麗也沒有了,只有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女人,她似乎餓壞了,她面無表情,她不斷地吃著……不過她一定還沒希望,雖然天下無賊是沒可能的,但是至少她有能力讓她肚子裡的生命不再走上他父母走過的路。其實這部片子,就算最後火車上的那些賊沒有一網打盡,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希望。據馮小剛所講,他的本意是沒有警察的,但是為了通過審片,不得不搞出一個“賊盡落網”的“美滿”結局。可想而知,中國國內審片的那幫老頭子有多麼傻x,他們不知道正是他們和他們的制度阻礙了許多優秀電影的誕生。

如果沒有警察的話,那麼可以說傻根是劇中唯一的“正面角色”。對於傻根的評價只有兩個字,就是“很傻”,而且傻到了底,無法相信這傢伙會有六萬元的積蓄——難免懷疑這六萬元就是他去偷來的。這個傻根雖然是天下最傻,但是那麼多的賊絞盡腦汁出盡花招終究也沒能把他的六萬元搞到手。後來我們看到這個傻子跑去獻血,搞到暈血,然後睡了一覺,醒來後他的錢一張不少地裝在他的包裡,放在他身上。要知道,他什麼也沒做過,他連自己的錢被偷走了不知道。就這樣,傻根還可以繼續傻下去,在他的思想裡,是真的“天下無賊”。事實上,最後的王薄也很傻,為了讓一個傻子相信“天下無賊”,為了讓一個傻子永遠單純下去,當然也許也為了積一點點的德,他把命也搭上了,他同樣睡了,但他不會再醒來,更加不會醒來身邊還放著一包錢。而王麗則為了傻子,失去了自己的愛人、孩子的爸爸,最後她只能一個人不斷地吃著東西……實際上,我覺得劇裡面的所有人物都是傻子,包括賊頭黎叔和警察叔叔都是。

在馮小剛的影片中,第一次出現港臺演員。我覺得劉德華演這類片子似乎有點吃力,沒有葛優來得自然,尤其是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劉德華水土不服吧,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後面這種感覺就淡了。不過,來自臺灣的劉若英其表現值得一讚。

馮小剛說,他也不相信天下無賊。其實天下有沒有賊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馮導不失本色地繼續推出好片給大家欣賞。當然,我也很願意看到他的親自演出。

引用:豆瓣

王寶強在《天下無賊》中的演技怎麼樣,是否令人稱讚?

作為演員,能夠從李冰冰、葛優、劉若英、劉德華、張涵予等一眾大咖中間脫穎而出,說明王寶強真的做到了“演員的品格”。何為品格,即質量和風格,王寶強在《天下無賊》的表現至真至純,將一個不諳世事的鄉村質樸小孩演繹得入木三分,後來很多影評人說王寶強是本色出演,其實不然。

用心出演,是其目前最受大眾鼓掌的角色

與其說是本色出演,不如說王寶強是有過很用心地角色準備和揣摩,並在導演的調教下百分之九十地實現了“角色附體”。因為現在回想起來,這世上真的有如電影中傻根一樣的人嗎?如果換一個普通人,能飾演得出傻根的這種純真嗎?我竟然想得到《一個都不能少》的魏敏芝,同樣的純真與質樸,也屬於一根筋式的未曾受到風氣汙染的小人物。

其實傻根之所以受大眾喜歡,也許更多的原因在於世道澆漓,魚龍混雜的風氣之中,觀眾內心對於純淨的追求。而恰好,王寶強在戲中將這一種“純淨”用“傻”的表現方式盡情地釋放開來了,加之葛優等一眾大咖飾演的“惡”也比較極端,更加凸顯“傻根”的純真與善良,因此王寶強的傻根也就更加成了觀眾心目中的一個符號。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觀眾看到他在其他電視劇中亮相,還會稱呼他傻根。

《盲井》裡的王寶強,才是寶強最本色的角色

其實在《天下無賊》之前,《盲井》裡的元鳳鳴才是寶強最本色的角色,他穿一身土裡土氣的藍色校服,揹著一個髒兮兮的雙肩包,操著一口純正的河南話,獨自進城找工作,自卑、軟弱、妥協寫在了他稚嫩的臉上。那樣子不免讓我心生憐憫,遙想我自己當年上高中也差不多如此,第一次進到美特斯邦威都覺得太貴太奢侈。

寶強在《盲井》裡將鄉下小孩的這種怯生生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也許大家都還記得髮廊護襠的這一個畫面,王寶強把小男生的那種慌亂、不知所措、過度應激等各種情緒都釋放出來了,就好像是第一次“開bao”小處男。如果說“傻根”是天真無邪無雜質的“善財童子”,那麼《盲井》裡的元鳳鳴才是接地氣的未開墾的“處男地”。因為在《盲井》這部電影中的出色表現,王寶強閃耀當年的臺灣金馬獎,甚至還拿下了最佳新人獎(《盲井》甚至還拿下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成也傻根,敗也傻根,寶強真的要“傻”下去嗎

傻根的一夜成名,讓王寶強真正在演藝圈立柱腳跟。但其後的很多作品似乎都烙印上了“傻根”特質,不論是《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還是《Hello!樹先生》中的樹先生,甚至是《唐人街探案》中的唐仁,《新喜劇之王》裡的馬可,這些角色看似“千奇百怪”,但是事實上依舊很“草根”,鄉土氣息濃厚。

回想起來,6歲那年有個小小“騷年”,因為看了李連杰出演的《少林寺》,對一招一式十分著迷,於是在心底裡埋下了電影的夢想種子;8歲時這個小孩真的跑去少林寺習武,一練就是6年,夙興夜寐,不知疲倦;後來有一天他帶著電影夢,去京城做了“北漂”,終於憑藉“傻根”一角開啟市場,立足娛樂圈,一步一個腳印,身上始終保持著質樸憨厚的秉性,也因此給自己飾演的角色以“傻根”特質,甚至婚姻生活都戲劇性地成了“傻根”命運,這就是王寶強。

我不敢說這種特質好、還是不好,因為這就是一個演員的標籤,獨特卻又一時半會撕不掉。就好像我們平常人,有時被人說“醜八怪”、“娘娘腔”、“抑鬱症衰人”,自己內心也很痛苦,但很多東西真的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調整過來,立馬就可以改頭換面,但是又能怎麼辦,真的要自怨自艾下去嗎?那就與它和平相處吧,說得有點題外了,但真是如此,將人生最大的特點像“傻根”一樣發揮到極致,你便是厲害的“聰明人”了。

以上。

你看過的哪部電影讓你決定不再相信豆瓣電影的評分和影評了?

評分不負其實也不一定代表著電影是一部爛片,很可能只是分數與觀影感受不太相符。(下面的內容務噴)

1、正面剛一波《安德的 遊戲 》,豆瓣6.9。有評價說看過原著給8分,不好意思,我也看過原著,和原著完全比不了!一部需要你看原著才覺得好看的電影就是垃圾,沒覺得這電影真的tm又臭又長嗎?只能5分,看的我幾次都失去耐心了。2、《明日邊緣》,豆瓣8.1,覺得一般般,人物,劇情都一般般,包括後面看了一遍也是這樣。我估計我現在不在這裡提到這部影片,還有人記得嗎?7分,不能再多了

3、我要踩一撥片《怦然心動》豆瓣9.0,我看了好幾遍,給7分,而且這好幾遍都是在我不同年齡看的,真的只值這麼多,不能有更多了,不過電影是好電影,但是那個9分,太誇張了!!!!4、《釜山行》,豆瓣8.5分。是部不錯的電影,但是我真的想不到它能上top100,我給7.5分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豆瓣評分,畢竟他們做影評的也是人,也是根據個人感情色彩以及對電影的主觀理解,來進行評分的。

後來我特意去查閱了下國產那些好電影的評分,發現一個極為諷刺的事實,所有國外電影,只要有特效,哪怕沒有任何內涵,那就是各種高分,而國產電影,那麼多經典,只因為是國產吧,統統8分以下,心寒的同時不禁質問,難道豆瓣都是請的老外進行影評和打分的?

《天下無賊》豆瓣評分7.8分

我不禁要指天一聲怒罵,你是眼瞎麼?

劇中先不論劉德華、葛優、劉若英、李冰冰、範偉等一眾大咖,單輪演技,從我們範爺車上打劫經典橋段,到黎叔剝雞蛋、黎叔很生氣,王寶強的草根形象,就包括劉若英最後懷孕吃餅那段,再加上嚴絲合縫的劇情,給這個分數,只因它是國產嗎?

《全民目擊》豆瓣評分7.7分

影評是不需要良心的麼?

這個世間,總有一些東西比命重要,那就是親情。這部電影對親情的詮釋,孫紅雷、余男、郭富城的演技,劇情的一再反轉,可以說是切切實實的無尿點,給這個分數,只因它是國產嗎?

《夏洛特煩惱》豆瓣評分7.5分

影評人都很嚴肅,笑點很高?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成功的喜劇電影,除了開始的一小段,後面幾乎分分鐘都是笑點,一部電影造就如此都的經典,依然上不了8分,給這個分數,只因它是國產嗎?

……

還有太多太多,我也不想再一一舉例,也不想例舉那些洋電影,是如何垃圾卻被評上高分的,依舊不看評分,只看電影,相信自己吧,支援國產。

《殺破狼》7.5分的高分,對於看過的人來說應該會感到不可思議。

除了演帝古天樂的表演有亮點外,影片其他的部分都是破綻百出。

比如,祕書能控制市長?殺人挖心是為了傀儡?這些神仙邏輯簡直說不通啊。

而且海報中有託尼賈,他的打戲也太少了吧,還有吳越,他的打戲也確實強差人意,難言精彩,打戲最多的竟然是非武行出身的古仔,而他的文藝確實逼真,打戲卻實在太尷尬了,整個打鬥過程拖沓且緩慢,還沒有正臉,二星很中肯,能有這樣的高分,一定是僱傭了很多水軍買的,強烈感覺被騙了啊,有同感的頂起。

戰狼2和愛情公寓。我看了之後感覺是兩部跟大眾影評完全相反的電影。

我覺得這個問題主觀性太強,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豆瓣評分機制:把豆瓣使用者的打分加起來,再除以使用者數。這個機制本身就存在弊端,所以不能說你參考那部電影評分,就一定是準確的。再說了蘿蔔白菜還各有所愛呢,看電影本身就是放鬆心情的,別太較真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