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芽長的慢什麼原因,長的慢怎麼辦

來源:趣味百科館 2.95W

蘭花芽長的慢可能是物料保肥性差導致的,在配製土壤時混合少量腐葉土。也可能是半陰環境中缺少陽光導致的,除了夏季遮光外,日常生長期間都要保證好陽光。還可能是澆水不足、空氣溼度不夠導致的,要按時澆水,保持好空氣溼度。或可能是缺少養分導致的,上盆前施足基肥,生長旺季給予充足的肥料。

一、物料問題

原因:在養殖蘭花的時候,如果物料是瀝水性很強的類型,這樣雖然能保證排水良好,但是卻保肥性很差,施肥後也很快流失,沒有足夠的養分來維持生長,就會導致蘭花芽生長的特別慢。

解決方法:在配製養殖的土壤時,可以混入少量的腐葉土之類的,能提供好養分。

二、缺少光照

原因:蘭花雖然能耐得住陰,但是長期生長在半陰環境中,接觸不到充足的陽光,會導致積累的養分不足,營養不良,從而導致蘭花芽生長過慢。

解決方法:應該保證好陽光,除了光線太強烈時適當遮光之外,日常的生長養護期間都要保證好陽光。

三、缺少水分

原因:在養護過程中,如果澆水不足,或是太乾燥空氣溼度不夠的話,都會引起蘭花芽生長緩慢。

解決方法:要按時澆水,定期噴施水分,保持好空氣溼度。

四、養分不足

原因:養分是促進植株生長旺盛、促發新芽的關鍵因素,如果養分不足的話,新芽也很難長出。

解決方法:上盆前施足基肥,生長旺季給予充足的肥料。

蘭花芽長的慢什麼原因,長的慢怎麼辦

蘭花爲什麼發芽那麼慢?

一、認識蘭花發苗規律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理論基礎。

衆所周知,新蘭株是從假磷莖上發出來的,因此要弄清蘭花的發苗規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莖是怎麼一回事。蘭花的假磷莖是蘭化的變態莖,多呈橢圓形,具有儲存養料的功能,是長葉、生根、發芽、開花的載體,它通常由10—16個縮短的節組成,每個節上都有芽點,頂部的幾節生長葉片,起光合和蒸騰作用;中上部幾節的芽點被腳殼(葉鞘)包住,稱上位芽,大都發育成花芽,也有少數發育成葉芽的;中下部6個左右節位上的芽點大都被膜質化鱗片包住,稱下位芽,大都轉化爲苗;最下部的幾節生根,用來吸收養份,並起支撐固定作用,有時也有發芽的現象發生。因此,每株成苗從理論上說至少可生六個左右的蘭苗,但一般情況下只發一苗,也有的發雙龍,少數發三苗,其餘的芽點則呈休眠狀態。

明白了蘭花發苗的規律,我們養蘭人的任務就是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採取必要的措施,不讓休眠芽沉睡,想辦法喚醒它,以達到多發芽的目的。

二、適度分株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主要措施

從理論上講,蘭株的營養是以鏈式輸送的,新的生長中心形成後,吸收了鄰近蘭株製造的營養物質,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頂端優勢”,從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發。據此我們可以採用截斷營養鏈的方法,誘導蘭株發苗,即通常說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發而達到多發苗的目的。

從實踐上看,適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裏的蘭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營養供應不上,勢必少發苗,發小苗。

其次,盆裏的蘭叢大了,蘭株多了,蘭根在盆中盤根錯節結成一團,下部所發蘭芽擠不出,甚至鑽進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發出芽來,新芽的根也無立錐之地,芽也長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數代同堂,老蘭株不僅不發芽,還要消耗營養,要“兒孫贍養”,影響新草發芽。

第四,古人養蘭有“極弱則合,極壯則分”的說法,分就是“分株”,過壯過大過密的蘭叢,其發芽率往往極低,白白地浪費了資源。

本人有一盆極壯的崔梅,二次在蘭博覽會上得了銀獎,由於草極大,捨不得分盆,當年七苗大草只發了三苗,去年我將這10苗草分成5盆,每2苗一盆,其中有二盆發了3苗,其餘每盆均發了二苗,總共發了十二苗,如果不分最多也只能發3—4苗。由此可見,及時分株有利於多發苗,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說來,老草製造營養默默無聞地輸送給下一代,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也有一些無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營養是新株爲其提供的,這就是所謂“靠子女贍養”的,這樣的老株勢必影響新株的成長和發芽。

因此要科學地、合理地分株,這裏所說的“科學、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四、扭傷球莖連接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傳統經驗

扭傷球莖連接處,促使多發芽,是我國蘭界先輩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實踐上也是成功的。

從理論上說,球莖連接處被扭傷了,也就是蘭株相互間營養的輸送受到了影響,老草製造的營養向前端輸送遇到了困難,從而激發了休眠芽,產生了新株。

具體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蘭草,用兩手分別捏住兩個假磷莖的中上部(勿捏傷芽點)分別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聽到“嗶啪”一聲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斷連接莖,要使其呈半分離狀態,扭傷處敷上甲基託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細菌,再將蘭株種入盆中,不用多久,處於半分離狀態的爺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莖就可各自發出新芽有的還能發雙龍。採用這種方法發出的芽也較茁壯。

單株繁殖在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進行,此時溫度較適宜於蘭花發芽生根。

單株繁殖有二種做法:一是翻盆拆單另植,弊端較多,發出的草也小,管理難度也較大。另一種方法是不翻盆,撥去假磷莖以上的植料,露出二個假磷間的連接莖,用消毒過的剪刀或手術刀將連接莖截斷,在傷口敷上甲基託布津粉末消毒,嚴防感染病毒,過幾小時再填上消毒過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約二十餘日即可發現新芽萌動。這樣做既可保住原有蘭根的吸收能力,又減少了植株的覆盆的時間,不僅發芽早,而且發的芽也相對茁壯得多。

五、利用激素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科學措施

所謂激素即是能促使細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它的使用能使新苗和老草均能多發新芽,當新芽生長還未成熟時,又可陸續發出新芽,這樣一年發二至三代甚至四代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科學終於使夢想成爲現實。

1、使用激素確能使蘭芽怒發,一年發2—3代甚至4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環境下激素芽並不能完全成活,只有健壯的大芽才能正常生長(當然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來的新草由於刺激太過,元氣早衰引種後在自然環境下第二年並不能正常發芽,需休養一年才能正常發芽。

鑑於利用激素催芽的利和弊,我覺得激素催芽只能用於以繁殖爲目的的珍稀品種,一般的品種則不應使用,使用了也沒有多大意義。

本人至今尚未有使用激素的親身經歷,故在具體操作上沒有實踐經驗,敬請各位諒解。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們已經知道,花蕾一般產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產生,花蕾一旦產生便消耗大量營養。由於蘭株製造的養分集中向花蕾輸送,該蘭株的其它芽點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發,直到花期結束並休養一段時間後,芽點才逐漸萌發。開花的植株由於營養消耗太多,發芽受到嚴重影響,真可謂是發芽遲,發芽少,發芽小。本人連續數年參加蘭展感受頗深。

我有一盆可說是天下無二的特大解佩,每年發出的花苞均在5個以上,參展時均留三箭花,連續三次參加蘭展,分別奪得金、銀、銅獎,立下赫赫戰功。然而這盆花由於連年南征北戰,現已元氣大傷,處於衰落狀態,今年中國(南京)蕙蘭展回來後分盆,至今只發了幾苗小草,已經風光不再。

另有一盆解佩,去年冬天所發花苞一律摘去,早春即發雙龍大芽,且大芽旁又帶了一芽現已出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由此可見,開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參加蘭展花苞也不宜留得過多,一般以1—2株爲好,其餘的應全部摘去。

摘除花苞要有時間性,摘早了還會再發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較多的營養,因此摘花苞也要適時爲好,一般說來摘除花苞的時間以冬季或早春爲好。

蘭花長勢慢、弱,什麼原因?

蘭花的根系是否健康,能否正常吸收養分,而影響根系健康的,就是土壤的配比情況,想讓蘭花的長勢更好,土壤就必須保證維持微酸狀態,同時透氣而且肥力足,蘭花的根系纔可以養得又白又壯,吸收更多養分。在收到蘭花之後,先檢查一下土壤的情況,如果土壤有板結或比較貧瘠,建議給它換上新土,我們可以用腐葉土,或者發酵徹底的松針土,這類土壤是呈現微酸狀態,同時含有營養元素,可以促進根系生長,爲了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我們還可以在土壤中摻三到四成的紅磚粒、火山岩、植金石等;但是蘭花在生長過程中,總會出現鹼化情況,因此還要定期給它加硫酸亞鐵,維持土壤酸性。

間隔20天左右,就可以給蘭花加一次硫酸亞鐵,維持土壤微酸狀態每隔1到2年,最好給蘭花換盆一次,配土要軟硬結合,保證土疏水透氣例如用松針土,加上硬植料的煤渣,植金石,軟植料的木屑,水苔等,充分混合。蘭花喜歡溼潤的生長環境,如果你家裏的蘭花葉片一直乾癟或瘦長,狀態很一般,很可能就是因爲空氣溼度不足導致的,所以我們在日常養護過程中,要多在蘭花周圍噴灑水霧,蘭花在不同的生長期間,對溼度的要求也不同。

春夏都是積蓄養分,大量長葉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給蘭花施肥,建議用花多多1號之類的氮肥,氮元素可以促進枝葉生長,而且裏面的鉀元素,還能讓蘭花長出更多茂密根系,吸收更多養分。健胃消食片應該是家中最常見的一種藥物,可以拿出兩片健胃消食片,然後將其碾碎放到乾淨的塑料瓶裏面,然後再加適量的清水,密封起來放到太陽下面暴曬兩天,然後將溶液和清水按照1:10的比例攪拌均勻,直接澆蘭花即可,便可以給蘭花補充充足的微量元素,讓蘭花更好的生長,並且它還呈酸性,也可以調節土壤的酸鹼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