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道簡介

來源:趣味百科館 2.51W

陳望道(1891年1月18日-1977年10月29日),男,漢族,中共黨員,浙江金華義烏人。原名參一,單名融,字任重,筆名佛突、雪帆、曉風、張華等,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和語言文學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積極推動者。

陳望道簡介

1919年回國,受聘於杭州第一師範學校,任語文教員。1920年春,到上海,參加編輯《新青年》。5-8月,與陳獨秀等組織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參與發起組建中國共產黨。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成裕裏12號的一個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問世。 [6] 年底,繼陳獨秀主持《新青年》編輯工作。在上海外國語學社、復旦大學、平民女學等校擔任講授。次年底,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成立,爲首任書記,任職至1922年6月。1923年夏,脫黨。1922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23年秋-1927年,任上海大學中文系主任、教務長、代理校務主任。1923年10月,與柳亞子等發起組織新南社。

陳望道簡介 第2張

1927年下半年開始,擔任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旋兼復旦實驗中學主任。1929年冬,出任中華藝術大學校長。1932年,出版中國第一部有系統的兼顧古今語文的修辭學專著《修辭學發凡》。30年代,投身左翼文化運動,參與組織推動上海思想文化戰線的反文化“圍剿”鬥爭。1934年,與葉聖陶、胡愈之等發動大衆語運動,創辦《太白》半月刊。1937年,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在上海提倡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發起組織關於中國文法革新的討論,宣傳文字改革。1940年,從上海至重慶,回遷校於重慶北碚的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1942年起,任新聞系主任歷時8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回上海,參加和支持大學教授和學生的愛國民主鬥爭。1949年10月,出任復旦大學校委會副主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