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位於哪裏

來源:趣味百科館 1.31W
五臺山位於哪裏

五臺山原爲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峯山道場,曾建有紫府廟,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爲道家所居。

在唐代,佛教備受推崇,文殊菩薩尤其爲佛教徒所尊崇。當時國家規定,全國所有寺院的齋堂,都必須供奉文殊菩薩聖像。由於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薩,視五臺山爲佛教聖地,所以五臺山空前隆盛,名僧輩出,澄觀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隨着佛寺的興建和擴大,五臺山的僧侶人數亦日益增多。唐德宗貞元年間,合山僧尼達萬人之衆。寺院的興旺發展引起對社會政治、經濟的重大負面影響,唐武宗遂於會昌五年(854年)下詔廢佛,命令拆毀寺廟,勒令僧尼還俗。綜計中國拆毀大小寺廟四萬四千六百餘所,僧尼還俗二十六萬餘人,收回土地數千萬頃。五臺山亦不例外,僧侶散盡,寺廟被毀,史稱會昌毀佛。唐宣宗即位,又再興佛教。政府規定五臺山的僧數仍達五千僧。實際上,加上私度和遊方僧,要比五千僧多得多。縱觀歷代五臺山的僧侶人數,以唐代爲最多。寺廟林立,僧侶若雲,這也是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一個標誌。

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另一個標誌,是外國佛教徒對五臺山的無限景仰和競相朝禮。唐朝經濟繁榮,國勢強盛,在國際上聲望甚高,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着國際交往的擴大,五臺山還受到印度、日本、朝鮮和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的景仰。朝禮五臺山和到五臺山求取佛經、佛法的外國僧侶很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