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會怕冷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7W

樹木會怕冷。植物對溫度是非常敏感的。溫度發生變化的時候體內的化學反應就會發生變化,低溫時間越長對它的影響就會嚴重。因此入冬之後溫度低,最好及時採取保暖措施,避免被凍傷。對於落葉樹木,冬季葉片掉落,能減少水分,養分流失,從而利於越冬。常綠植物的葉片能分泌出特殊蠟質,能幫助抵抗寒冷,基本都可安全越冬。

一、樹木會怕冷嗎

樹木會怕冷。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會怕冷,樹木也不例外。不僅如此,樹木對溫度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溫度發生變化樹木體內的化學反應也會發生變化。低溫時間越長對它的影響就會越嚴重。因此,入冬之後要採取保暖措施,避免樹木受到凍害。

二、樹木過冬的方式有哪些

1、落葉樹木:落葉樹木入冬之後葉片就會全部掉落,變成光禿禿的狀態,這樣能減少很多水分,養分消耗,樹木會進入休眠狀態。等溫度回升之後再重新萌發,長出新的葉片。溫度過低的地方可給樹木塗白,這樣能減少日灼,避免發生凍害。也可在樹木根系覆蓋上稻草,這樣也可很好的保溫保暖。

2、常綠樹木:常綠樹木即便在冬季低溫環境下也不會落葉。這類屬於的葉片厚,且會分泌特殊的一種蠟質,能防止葉片的水分流失,能抵抗寒冷,保證安全越冬。常綠樹木一般都是分佈在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溫度本就不會太低,再加上常綠樹自身的特性,基本都能安全越冬,不用擔心過冬問題。

樹木會怕冷嗎

樹怕冷嗎?怎麼過冬?

樹木當然會怕冷啦

冬季嚴寒、乾燥多風,會使一些不太耐寒的樹種在冬季至早春遭受凍害或造成“生理乾旱”(又叫凍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條枯乾。輕則部分枝條受害,重則會全株死亡。爲使樹木安全越冬,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

目前常用防寒措施如下:

一、灌凍水

在冬季土壤易凍結的地區,於土地封凍前,灌足一次水,稱爲“灌凍水”。灌凍水的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抗寒力。一般以“日化夜凍”期間灌水爲宜,這樣到了封凍以後,樹根周圍就會形成凍土層,以維持根部溫度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因外界溫度驟然變化而使植物受害。

二、塗白與噴白

用石灰加石硫合劑對枝幹塗白,可以減小向陽麪皮部因晝夜溫差過大而受到的傷害,同時還可以殺死一些越冬的病蟲害。對花芽萌動早的樹種,進行樹身噴白,還可延遲開花,以免晚霜的危害。

三、卷幹、包草

對於不耐寒的樹木(尤其是新栽樹),要用草繩道道緊接的卷幹或用稻草包裹主幹和部分主枝來防寒。包草時草梢向上,開始半截平鋪於地,從幹基折草向上,連續包裹,每隔10至15釐米橫捆一道,逐層向上至分枝點。必要時可再包部分主枝。此法防寒,應於晚霜後拆除,不宜拖延。

四、根頸培土

凍水灌完後結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80至100釐米,高40至50釐米的土堆,防止低溫凍傷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

五、覆土

在土地封凍以前,可將枝幹柔軟,樹身不高的喬灌木壓倒固定,蓋一層幹樹葉(或不蓋),覆細土40至50釐米,輕輕拍實。此法不僅可防凍,還能保持枝幹溼度,防止枯梢。耐寒性差的樹苗、藤本植物多用此法防寒。

六、扣筐(籮)或扣盆

一些植株較矮小的珍貴花木(如牡丹等),可採用扣筐或扣盆的方法。這種方法不會損傷原來的株形。即用大花盆或大筐將整個植株扣住。外邊堆土或抹泥,不留一點縫隙,給植物創造比較溫暖、溼潤的小氣候條件,以保護株體越冬。

七、架風障

爲減輕寒冷乾燥的大風吹襲,造成樹木凍旱的傷害。可以在樹的上風方向架設風障,架風障的材料常用高梁稈、玉米稈捆編成籬或用竹籬加蘆蓆等。風障高度要超過樹高,常用杉木、竹杆等支牢或釘以木樁綁住,以防大風吹倒,漏風處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綁以細棍夾住,或在席外抹泥填縫。

八、春灌

早春土地開始解凍後,及時灌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可以降低土溫,延遲花芽萌動與開花,避免晚霜危害。也可防止春風吹襲,使樹枝幹枯哨條。

九、培月牙形土堆

在冬季土壤凍結,早春乾燥多風的大陸性氣候地區,有些樹種雖耐寒,但易受凍旱的危害而出現枯梢。尤其在早春,土壤尚未化凍,根系難以吸水供應,而空氣乾燥多風,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經常因生理乾旱而枯梢。針對這種原因,對不便彎壓埋土防寒的植株,可於土壤封凍前,在樹幹北面,培一向南彎曲,高30至40釐米的月牙形土堆。早春可擋風,反射和累積熱量使穴土提早化凍,根系能提早吸水和生長,因而可避免凍旱的發生。

十、防凍

打雪在下大雪期間或之後,應把樹枝上的積雪及時打掉,以免雪壓過久過重,使樹枝彎垂,難以恢復原狀,甚至折斷或劈裂。尤其是枝葉茂密的常綠樹,更應及時組織人員,持竿打雪,防雪壓折樹枝。對已結冰的枝,不能敲打,可任其不動如結冰過重,可用竿枝撐,待化凍後再拆除支架。

十一、樹基積雪

在樹的基部積雪可以起到保持一定低溫,免除過冷大風侵襲,在早春可增溼保墒,降低土溫,防止芽的過早萌動而受晚霜危害等作用。在寒冷乾旱地區,尤有必要。

冬天樹木不怕凍嗎?

原來,樹木的這個本領,它們很早就已經鍛煉出來了。它們爲了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每年都用“沉睡”的妙法來對付冬季的嚴寒。

我們知道,樹木生長要消耗養分,春夏樹木生長快,養分消耗多於積累,因此抗凍力也弱。但是,到了秋天,情形就不同了,這時候白晝溫度高,日照強,葉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間氣溫低,樹木生長緩慢,養分消耗少,積累多,於是樹木越長越“胖”,嫩枝變成了木質……樹木逐漸地也就有了抵禦寒冷的能力。

然而,別看冬天的樹木表面上呈現靜止的狀態,其實它的內部變化卻很大。秋天積貯下來的澱粉,這時候轉變爲糖,有的甚至轉變爲脂肪,這些都是防寒物質,能保護細胞不易被凍死。如果將組織製成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還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哩!平時一個個彼此相連的細胞,這時細胞的連接絲都斷了,而且細胞壁和原生質也離開了,好像各管各一樣。這個肉眼看不見的微小變化,對植物的抗凍力方面竟然起着巨大的作用哩!當組織結冰時,它就能避免細胞中最重要的部分——原生質不受細胞間結冰而遭致損傷的危險。

可見,樹木的“沉睡”和越冬是密切相關的。冬天,樹木“睡”得愈深,就愈忍得住低溫,愈富於抗凍力;反之,像終年生長而不休眠的檸檬樹,抗凍力就弱,即使像上海那樣的氣候,它也不能露天過冬。

樹會感覺到冷嗎?

自然界生物都怕冷啦,樹也是生物啊,但它有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啊。 在寒冷的冬天,植物也像某些動物一樣,要經過漫長的休眠期。這是爲什麼呢?其實,植物對溫度的變化也是非常敏感的,溫度的變化將會使植物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發生變化,一般來說, 低溫時間越長, 溫度越低,對植物的影響就越嚴重。因此,植物它每年也要爲過冬做好準備。植物爲免受凍害,常常會丟掉一些自身的包袱,葉子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葉子的脫落是我們在冬天來臨時能看到的植物的最明顯的變化。除了葉子脫落,植物在冬天還有什麼變化呢?在我們看不到的植物的身體裏面,其實也在發生着一系列的適應低溫的生理反應,它會把消耗能量的活動降到最低,使植物的抗寒力逐漸達到最強,這個過程被稱爲植物的抗寒鍛鍊,儘管抗寒性強弱是植物的本性,但即使是抗寒性很強的植物在沒有進行抗寒鍛鍊之前,對寒冷的抵抗能力也是很弱的,就說針葉樹吧,它的抗寒性很強,在冬季可以忍耐-30---40攝氏度的嚴寒,但在夏季,如果它們要是處在-8攝氏度下,很快就會凍死。在冬季來臨的時候,植物還有另一個顯著的變化,那就是吸收的水分會越來越少,由於植物的含水量逐漸下降,所以在冬天,植物看起來一般都是枯萎的,它們幾乎擠幹了身體裏的水分,但這是一種非常穩妥的自我保護措施,它可以使植物在冬季裏免受凍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