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類球根花卉繁殖方法都有哪些

來源:趣味百科館 1.67W

百合類球根花卉的繁殖方法有分球繁殖、鱗片繁殖、播種繁殖、組培繁殖。其中最常見的繁殖方法就是分球繁殖,於每年的秋末將子鱗莖或小鱗莖從母株上掰下來,另行栽種。鱗片扦插主要用於不易形成小鱗莖的百合品種,而對於容易長珠芽的百合品種,多用珠芽播種繁殖,至於組培繁殖需要有專業的設備,普通家庭繁殖不採用。

一、分球繁殖

百合最常見的繁殖方法就是分球繁殖,主要以子鱗莖和小鱗莖作爲繁殖材料。通常在每年的秋末,觀察植株地上的莖葉枯黃後,將百合種球從土壤中挖出,把母球周圍分生出來的子鱗莖,以及莖軸旁邊形成的小鱗莖掰下來,放下陰涼乾燥的地方晾曬。於10月中旬-11月上旬栽種,適當深栽,等到第二年春天百合種球就能重新發芽生長。

二、鱗片扦插

對於不易形成小鱗莖的百合品種,可以採用鱗片扦插的方法擴大繁殖量。通常取成熟的大鱗莖,把鱗莖上健壯的鱗片剝下來,放在陰涼通風處。等鱗片稍稍晾乾後,將其傾斜插入潮溼的沙土或蛭石中,保持養護溫度在20℃左右。等到鱗片處着生出小鱗莖後,將其移栽定植到土壤中即可。

三、播種繁殖

百合裏某些品種會在植株的莖稈上發生大量珠芽,我們可以將成熟的珠芽採摘下來,播種入土,一般經過2-3年就能長成商用種球,而且通過珠芽繁殖,還能促使百合復壯。百合本身自花結實率比較高,但是現代百合長期通過營養繁殖,如今百合後代就會有自花不親和的現象。所以爲了提高結實率,可以採用異花授粉的方法,授粉後種子大概經過2個月可以成熟,採收後可於每年的春秋兩季播種。

百合類球根花卉繁殖方法都有哪些

百合花的繁殖有哪些方法?

1.種子繁殖:百合花可用種子繁殖,有的品種播種後生長髮育快,峨眉山百合播種後,1~2年可以開花,高砂百合當年就能開花。百合的種子扁平,周圍附生薄膜狀翅,成熟後自動脫落飛散,所以要及時採收種子。百合花的種子,可以隨採隨播,也可把種子晾乾後,用布袋貯藏於通風乾燥的地方,待到來年,氣溫穩定在20~24℃的3~4月播種。播種前,要精心挑選成熟、飽滿、粒大、堅實、富有光澤的優良種子,這對種子播後的出苗率、成活率,至關重要。對於經過乾燥貯藏的種子,可採取浸泡的方法,進行處理。方法是:將種子倒入35~40℃的溫水中,蓋上紗布浸泡24小時或36小時,待種子充分吸足水分後,再進行播種。

露地播種,要選地勢稍高,無強陽光直射的半廕庇的砂質土壤,深翻前施以堆肥,深翻後整細作畦。然後按20釐米×20釐米的株行距挖播種穴,深約30釐米,穴內再填腐殖土,和氮、磷、鉀複合化肥作基肥,上面填入森林腐葉土和砂質菜園土,最後將種子播入穴中,覆土1~2釐米。也可在深翻後,用磚塊砌成播種箱,箱內再填放培養土。播種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3份、泥炭土3份、砂質菜園土3份、堆肥或廄肥1份填入箱內30釐米,再挖穴播種,播後保持土壤溼潤。百合花種子,經過浸泡處理後,發芽快,一般7~10天就能發芽,每穴留苗4株,其餘疏掉。加強肥水管理,使小苗健壯生長。

2.播種珠芽

在花葶的葉腋間,有些品種的百合花能長出一些小圓球式的小鱗莖,呈現綠色或紫紅色,植物學稱之爲珠芽。可採集珠芽,用播種的方法無性繁殖百合花。

3.分球莖繁殖

百合花鱗莖的壽命,一般可達3年以上。直徑在10釐米以上的球莖,生長數年以後,因子芽增多,便生長成數個小鱗莖,而母株逐漸萎縮於枯而消失。百合花的鱗莖屬於無皮鱗莖,外面沒有鱗片保護,刨挖鱗莖和貯藏鱗莖等工作,都必須仔細、精心,勿傷鱗片,以免引起腐爛。採收以後要用砂牀貯藏,砂子以微潤而有溼氣爲度。

分球莖的時間,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最遲不得超過11月中旬,春季可在4月中旬進行。分球莖栽培時,從砂牀中取出小鱗莖,這些經過貯藏休眠的小球莖,栽培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髮育很快。分栽場地、土壤成分和栽培方法,與播種繁殖基本相同。分球栽培前,可用苯菌靈水合劑對小球進行30分鐘的消毒處理。爲了使鱗莖下的根系得以充分伸展,小球栽培要淺一些,掀入土壤一部分即可,上面再覆蓋一層土。栽後灌一次透水,以後便可進行正常管理。

4.鱗片繁殖:百合花的鱗片可分片繁殖,時間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將生長兩年以上的鱗莖,一片一片進行分離,然後栽培於砂質木箱苗牀中,入冬前,鱗片便能產生愈傷組織。冬季要把苗牀移入溫室,室溫控制在12~14℃。鱗片經過冬季的低溫休眠、低溫春化和創傷激素、內源激素的作用,鱗片內部組織極爲活躍。待到來年春暖花開時節,鱗片就能萌發新芽,到秋季,每個鱗片的切口,可產生5~6個小鱗莖。用這些小鱗莖進行分栽,加強肥水管理,第二年的夏季便能開花。

(三)栽培管理

百合花,性喜溫暖、乾燥。盆栽排水要好,宜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酸性土壤。百合花喜歡陽光充足,也能耐半陰,多爲秋季栽培,冬季休眠,春夏開花。花謝以後,待地上部分老化枯死,然後將地下鱗莖掘起,冬季應將鱗莖埋在地下休眠越冬貯藏,待來年春季重新栽培。

1.盆栽百合花

百合是球根花卉。百合是由外被廣針形的肉質鱗片抱合而成緊密覆瓦狀重疊的鱗莖,直徑爲3~10釐米,肉質豐滿而細膩。從鱗莖基部長山的根,是百合的主要根系,一般可連續生長數年,故稱爲基根。鱗片腋間抽生的櫱芽,長出土面而成直立的莖幹,莖幹被土壤埋着的部分,也能生根,這種根壽命短,一般只生長一季,叫住莖根。

百合花謝以後,地下鱗莖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後熟期,便可將其挖起,置於通風乾燥處,晾乾水氣,用木箱裝上河砂貯藏,置於廕庇通風的地方。此時,鱗莖處於休眠狀態,待到10月前後,便可見到鱗莖出芽,鱗莖本身也由白黃色轉變爲白綠色。這說明鱗莖休眠已經終止,開始萌動,是盆栽百合的最佳時間。

盆栽百合花,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3份、腐殖土3份、砂質菜園土2份、腐熟的堆肥2份,充分混合,經過夏季曝曬,整細過篩,並進行高溫消毒處理後備用。栽培前,種鱗莖可用苯菌靈水合劑消毒30分鐘。花盆底部蓋好瓦片,填上粗顆粒土,做好排水層,加入用土壤拌和、比例相宜的氮、磷、鉀複合化肥,基肥上面再填培養土。栽培於大號花盆中,每盆種植球莖3~4個,中號花盆種植球莖2~3個,小號花盆種植球莖一個。爲了使鱗莖基部發出的根系伸展,栽培時宜淺不宜深,一般覆土至鱗莖的4/5即可。栽好後灌一次透水,便可置於向陽的地方進行正常管理。

百合花盆栽,由於盆土肥力強,以及肥壯鱗莖的自身養分,栽培後花繁葉茂,便於放置在陽臺、庭院和茶樓、吧間觀賞。但花謝以後,植株體弱身衰,次年就只能進行覆地栽培,使之儘快恢復生機,一年後再按上述辦法盆栽。

2.肥水管理

百合花,是一種喜肥植物,盆栽的基肥還可用腐熟的禽類糞便或過磷酸鈣,使盆土具有較強的肥力。迫肥,可用腐熟的有機液體肥料,以l∶6的濃度,每10天迫施一次,直至孕蕾開花。花謝以後,繼續追施以磷、鉀爲主的肥料,直至地上部分枯萎。如果置於陽臺上蒔養,也可迫施無機化學肥料,可按氮、磷、鉀適宜的比例,以0.1%~0.2%的濃度澆灌。顆粒狀複合肥料,可把盆土鬆開刨溝施入。總之,在百合花的生長季節,一定要保證它對養分的需要。

百合花是一種喜乾燥的花卉,如果盆土長期過溼,鱗莖會因土壤通透性差而變色,基部根系也容易腐爛。但生長季節,盆土也需要一定的溼潤。見到盆土表面發白,手摸有乾硬感時,可澆一次透水。夏季,中午見植株略有萎蔫狀時,傍晚可澆一次透水。百合花喜歡空氣溼潤,置於陽臺上蒔養,夏季可在花盆周圍灑水,增加環境空氣溼度,使之生長旺盛,開花繁茂。

3.溫度和光照

百合花喜溫暖,生長季節需要的溫度爲18~30℃。秋末上盆至來年生長這段時間,百合花需要經過冬天的低溫處理(春化作用),冬季最好把盆花置於室外無霜或冷室內休眠越冬。

百合花喜光照,也能耐半陰。在陽臺上蒔養,春秋兩季可置於直射的陽光下,並隨時轉動花盆,使之受光均勻,避免植株歪向一邊。夏季開花時,可把花盆置於散射光照處或廕庇的地方,不讓強陽光直射。如果置於窗臺上觀賞,可用白色紗簾遮擋強陽光。不論盆栽、地栽,都要注意防止大風吹倒植株。

球根花卉的主要繁殖方法有哪些?

分球是球根花卉的主要繁殖方法,利用球根花卉分生鱗莖、球莖、塊莖、根莖等的特性,分離栽植,即成新株。球根花卉種類較多,可分述如下:(1)球莖花卉地下莖肥大,呈實心球狀或扁球狀,有明顯的環狀節,節上着生膜質的鱗葉和側芽,如小蒼蘭、番紅花、大花酢漿草等。母球經栽植、生長、開花、結實到母球枯死,新球生成的過程,稱爲球根演替。球莖花卉一般1年演替1次,1個母球可分生幾個開花球和一些子球,可用以繁殖。

(2)鱗莖花卉莖短縮爲圓盤狀,其上着生多數肉質肥大的鱗葉,整體球狀,外被幹膜質鱗葉,稱有皮鱗莖,如朱頂紅、蔥蘭等。鱗莖外不包被幹膜質鱗葉者,稱無皮鱗莖,如百合等。它們的小球,是由母鱗葉間的側芽發育而成,可分離另行栽植。

(3)塊莖花卉莖變態肥大而成,呈球狀或不規則的塊狀,實心,表面具螺旋狀排列的芽眼。一些塊莖花卉的塊莖能分生小塊莖,可用以繁殖,如馬蹄蓮等;而另一些塊莖花卉,其塊莖不能分生小塊莖,多以播種方法繁殖,也可分割塊莖,每塊要帶有芽眼。因繁殖係數低,且塊莖容易腐爛,很少應用,如仙客來、大巖桐等。

(4)根莖花卉地下莖呈肥大根狀,具分枝,橫向生長,先端爲頂芽,根莖具節,其近先端節處抽生側芽和不定根,可分割根莖繁殖,如荷花、美人蕉等。

(5)塊根花卉塊根是由根變態肥大而成,塊根上沒有芽,行分生繁殖時,必須帶部分具芽的根莖(塊根與莖交接部位),分別栽植,萌芽生長,形成新株,如大麗花、花毛茛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