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真的去中心化了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3.13W
defi真的去中心化了嗎?

最近很多用戶對DeFi項目治理的去中心化做了非常探討,很多項目也都在治理方面投入很多精力,但仍然很難讓社區滿意。本文以之前的MakerDAO多抵押升級爲案例,分析目前 DeFi 治理被詬病的幾個核心因素。

MakerDAO推出多抵押DAI。

MakerDAO是2019年DeFi 爆發中的明星項目,推出的穩定幣DAI幾乎覆蓋了目前所有的 DeFi 項目。11月18號,MakerDAO推出了多抵押版本的 DAI。在這次升級之前,只能通過抵押ETH發行DAI,但是現在也支持BAT作爲抵押物來發行DAI了。MakerDAO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會支持更多的資產作爲抵押物來發行DAI,而哪些資產在什麼時候會被添加到DAI的抵押品列表中,是取決於MakerDAO的治理。

多抵押DAI提案。

整套系統最終由MKR通證的持有人來控制升級的,也就是說若投票提案最終沒有通過,準備的多抵押版本升級將會被放置。由開發團隊開發併發起提案,最終由社區中的通證持有者參與投票決定是否通過並升級,目前來說已經是目前行業內的最好的開發實踐了。實際情況有沒有像想象中的那麼美好呢?那可以來了解一下MakerDAO多抵押版本提案的投票參與情況。

最終,多抵押借貸的提案一共有150多個持有MKR通證的地址進行了投票,這次投票已經是目前爲止投票率最高的提案之一了。不過通過統計發現,其中5個地址所佔的投票比例就超過了50%。等於剩下那140多人的投票只是在走一個形式,然後並沒有什麼實際用途。

通過etherscan上的MKR持有地址統計可以發現,持有MKR的地址已經超過了16000個,而實際上大部分MakerDAO的提案參與投票的地址只有不到30個,有150多個地址參與的提案確實已經是投票率最高的提案之一了。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麼低的投票率?

鏈上投票治理。

有這樣一個反饋,在一次MKR的提案投票中,用戶作爲反對方投出了自己的票後,在第二天發現支持方出現了一個佔當前投票比例96%的鉅額票倉。在那之後這個用戶就明白雖然自己也是MKR的持有者,但是治理投票這件事情其實跟自己沒什麼關係。除了散戶因爲沒有存在感,MyCrypto的創始人Monahan作爲MKR的早期投資人,也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參與過MKR的投票治理,因爲這件事情對她來說還是太過於繁瑣。所以鏈上投票繁瑣以及基於POS機制下的投票治理中心化問題不僅困擾着目前的主流POS鏈,也是目前DeFi項目走向去中心化治理的一道坎。

DeFi 中的普通用戶。

持有MKR的人因爲各種原因不願意投票,但是MakerDAO的用戶們卻苦於無處發聲。在MakerDAO的借貸業務中,存在着PETH持有人、CDP持有人以及 DAI持有人等多種角色,MKR的持有者們每次投票決策都深刻影響着這些用戶的利益。

以MakerDAO治理中很常見的利息調整爲例,如果利息調高了,CDP持有人利益受損,二級借貸市場如Compound等利息也會升高,DAI持有者受益;當利息調低時則相反。而這次多抵押DAI的升級中是把 PETH 的清算收益去掉,改成MKR持有人承擔清算風險並享有其收益,所以這次升級影響了之前PETH持有者的利益。而這些參與者在整個 MakerDAO 的治理過程中都沒有任何的發言權。

相比較於MKR持有者對治理參與的消極態度,這些真正使用DeFi產品,希望參與到社區治理的用戶反而沒有有效的渠道。

總結。

這次多抵押DAI的升級無疑對MakerDAO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但是這個過程中暴露出來的治理問題也代表了目前大多數區塊鏈項目所遇到的困境。

對於這些治理上存在的問題,筆者的看法是,當前的治理現狀其實是市場化競爭出來的必然結果,這些一定程度上中心化治理的DeFi存活並壯大了起來。雖然,他們離我們最終完全的去中心化願景還有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比較於舊時代的金融系統,目前的DeFi已經在走在了開放式金融的前沿。資金無託管、可驗證的價格預言機,無許可的槓桿以及開放式的槓桿清算,這些都引導着鏈上金融市場朝着更開放的方向在發展。

而DeFi所面臨的治理中心化的問題沒有疑問也是因爲這些項目在落地層面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提前遇到了行業瓶頸。我們相信隨着各種DAO組織的探索和構建,我們離最終的DeFi也只會越來越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