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英可以打頭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2.03W

紫雲英可以打頭,方法很簡單,等它長到想要的高度時直接將頂部部分給剪掉就行,可節省很多養分,促使萌發更多的側枝,後期開花更多,觀賞性更高。打頭要選擇適宜的時間,生長季進行,氣候適宜,傷口癒合的更快。另外,它一般不會長的太高,地栽的不用特意打頭。盆栽養護的時候不想它長得太高可打頭處理。

紫雲英可以打頭嗎

紫字開頭的被子植物

紫蘇紫莖澤蘭紫雲英紫羅蘭紫竹梅紫薇樹紫荊樹紫茉莉、紫葉李、紫丁香、紫玉蘭、紫花泡桐、紫葉小檗、紫藤、紫紅雞爪槭、紫樹、紫竹、紫葉鴨跖草、紫心草、紫背萬年青、紫背竹芋 太多了

綠肥病害是什麼?

green manure diseases

肖慶璞

綠肥是中國糧棉作物的重要有機肥源,品種較多,不同種綠肥因受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不同病害的發生。

種類

綠肥病害按寄主種類分爲紫雲英病害、苕子病害、金花菜病害、草木樨病害、滿江紅病害、檉麻病害、田菁病害等。

紫雲英病害

紫雲英又名紅花草,是越年生稻田主要綠肥作物。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建國後播種面積達670多萬公頃。日本20世紀50年代報道:真菌病害5種,細菌和病毒病害各一種。60年代以來,經江蘇、浙江、廣西、廣東、四川、湖南、江西諸省、自治區調查,共發現真菌病害10種,病毒和線蟲病害各一種,但大多未鑑定出種名。爲害紫雲英較爲嚴重的病害有:斑點病、菌核病、結癭病等。

斑點病

又稱輪斑病,病原物爲Stemphylium astragali Yoshii,發生普遍,主要爲害葉片,初呈深褐色小點,擴大成小型近圓形有輪紋具紫褐色邊緣,界限明晰的病斑,一葉上有數個至數十個並癒合成大斑而致大量落葉。病斑中心生灰黑色黴層的分生孢子叢,分生孢子黃褐色、卵形或球形,具縱橫分隔,表面有細刺。發病與土質肥力有關,砂質土肥力低、長勢差的發病重。

菌核病

病原物爲(Sclerotinia ciborioides(Hoffm.)Noack=oliorum Erikson在紫雲英種植區苗期或成株期均可爲害,常致田間整株萎蔫腐爛而死。莖基部開始受害,初觀暗紅色水漬狀軟腐病斑,經向上向四周擴展後,形成溼腐倒伏凹塘,在死株及地表的白色菌絲層上,生成許多大小形狀不一、表面粗糙、白色、褐色到黑色的菌核。菌核可在春秋二季產生子囊盤及子囊孢子傳播爲害。病菌借菌核混入種子或墜落土中越冬,旱地生存時間長,但不耐水淹。入春多陰雨,播種過密田塊,發病都重。

結癭病

又名冠瘤病,病原物爲Urophlyctis tri-folii(Pass.)Magn.分佈於浙、贛、兩廣等地,植株冠部、莖及葉片受害形成圓形癭瘤,使其萎黃而死。病菌以瘤中膨大細胞內的休眠孢子萌生遊動孢子囊,放出具一根尾鞭毛的遊動孢子隨地下潛層水而傳播。此病多發生於低窪排水不良、易受淹漬的田塊。

此外,紫雲英葉部的病害有:葉枯病(Helmi-nthosporium sp.)、尾孢屬葉斑病(Cercospora spp)、圓斑病(Phyllosticta sp.)、赤褐葉枯病(Brachysporium sp.)、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DC.)Sawada、Microsphaera astragali(DC.)Trev.、Oidium sp.〕、鏽病〔Uromyces astragali(Opiz)Sacc.=Uromyces punctatus Schroet.〕、黑斑病(Polythrincium trifolii Kunze)、及Tuberculina nomuraina Sacc.等。日本報導的還有污斑病(Cladosporium astragali Yamamoto et Iwayama)和細菌性黑斑病(Bacterium astragali Takimooto)。全株性病害有簇生病和根結線蟲病(Meloidogyne sp)。

苕子病害

苕子又名野豌豆。是冬綠肥中耐寒性最強的,農家種蘭花苕子在中國的西南、華南栽培歷史久遠。本世紀40年代自美國引入光葉苕子和毛葉苕子,60年代再引入前蘇聯、羅馬尼亞等地的毛苕,廣泛種植於黃河、淮河及海河等寒冷多鹼地帶。根據廣西和江蘇的調查有真菌病13種,病毒及線蟲病各1種。

葉斑病

病原物Ovularia schwarziana Magnus爲苕子留種田發生普遍而嚴重的病害。發病後引起新老葉片大量脫落,影響結莢及籽粒飽滿。初期先在中下部葉片上出現褐色小點,擴大成近圓形邊緣不清的暗褐色病斑,四周褪綠變黃,並在葉背生出白色黴層。分生孢子梗成叢自葉背伸出,單根、頂端曲屈,着生圓形、無色、單細胞的分生孢子1枚。苕子葉部病害的發生與種植密度關係密切,進入後期,主莖分枝多,重疊鬱閉,招致病害嚴重。

褐斑病

病原物 Ascochyta viciae Lib.或Ascochyta pisi Lib.爲留種田中後期病害。發生於花梗和莢果上,嚴重時導致不結莢或籽實秕細,喪失發芽力。染病莢果初生黃白色小點,四圍紫色,擴大後上生許多黑色小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破壞整個莢果。莖稈病斑灰白色,四周褐色。分生孢子器黑色、圓形至扁圓形、有孔口,埋生於寄主表皮下,部份外露,分生孢子卵圓形、無色雙細胞,分隔處稍縊縮。

莖枯病

病原物330287 truncatum(Schw.)Andrus et Moore=ae Overh.多發生於低窪潮溼田塊。病菌破壞莖基組織,引起上部凋枯,病斑主要發生於莖基部距地面3~4釐米處,橢圓形、茶褐色,稍凹陷。病部以上葉片發黃,生長明顯受阻,當病斑環繞莖周,莖全部被毀,僅留下纖維組織。凹陷斑上有黑色分生孢子盤,雜有褐色剛毛。分生孢子鐮刀形、無色單細胞。殘留土內的病組織或種子內外帶菌是病害初侵染源,在苕子生長中後期,莖蔓密茂、環境潮溼,有利於孢子發芽侵染。

其他次要的或局部地區嚴重的病害尚有輪紋斑病(Botrytis sp.)、黃色葉枯病(Alternaria sp.)、灰色葉枯病(Phyllosticta sp.)、輪斑病(Stemphylium sp.)、鏽病(Uromyces spp.)、白黴病(Cladosporium sp.)、黑點病(Macrosporium sp.)、霜黴病(Peronospora viciae de Bary)、菌核病(Sclerotinia frifoliorum Erikson)、白粉病(Oidium sp.)以及病毒性簇生病和根結線蟲病(Meloidogyne sp.)。

金花菜病害

以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ifolii Bain et Essary)最嚴重,是江蘇,浙江等南方種植地區常見病害。流行時,可致植株大量枯死,威脅留種,苗期被害,莖縊縮乾癟,初變黑色,再轉爲灰白色,上生黑色小點。伸長期被害,莖基部及莖蔓生不規則形病斑,中央稍凹陷,上生黑褐色小顆粒。葉片病斑近圓形黑褐色,嚴重時,莖葉黃萎,整叢枯敗。分生孢子盤生於凹處表皮下,成熟後破皮而出,有剛毛雜於分生孢子梗間,梗短不分枝,頂端着生無色單胞的分生孢子。病菌在病殘體上及種子內外越冬,成爲次年初侵染源。土壤貧瘠、排水差,易積水或施肥不足的田塊,加上溫度高、溼度大,有利於發病。

草木樨病害

草木樨是中國的西北、華北、東北、內蒙古及南方一些省份廣泛種植的一種綠牧兼用作物,播植面積僅次於紫雲英。國內栽培較多的是白花草木樨,其次是黃花草木樨。二者分別起源於亞洲西部和歐洲,故國外對其病害研究頗多。已記載有真菌病害55種,細菌病害1種、病毒病害12種及線蟲病害13種。據國內調查,發現真菌病8種,細菌和病毒各1種。

白粉病

病原物 Erysiphe polygoni DC.,oracearum DC.,olii Grev., DC.,Oidium sp遍佈草木樨種植區,尤以乾旱地區爲盛,造成大量落葉,影響鮮草產量與品質。本病以白色粉狀病斑擴展相連覆蓋整個葉面,於盛花期達發病高峯。病斑漸變褐色,大多有無數小黑點(病菌閉囊殼)出現,葉隨即枯死。病原菌有多種,其中以蓼白粉菌爲主,閉囊殼近球形,黑褐色,內含數量較少、形狀較小的子囊和子囊孢子,夏季潮溼,冬春長期乾旱都易促成病害流行。

鏽病

病原物 Uromyces baeumlerianus Bub.爲草木樨種植區分佈最廣病害之一。葉片受害後多枯敗而死。病菌以鐵鏽色夏孢子堆突破葉表皮,散出粉末狀黃褐色夏孢子進行傳播。夏孢子球形、單細胞,孢壁有細刺。冬孢子堆生於葉背,深褐色。冬孢子褐色單胞近球形,上有小瘤,可越冬,行轉主寄生,但鏽子器階段尚未發現,在南方夏孢子也可越冬,春季直接侵染爲害。

根腐病

病因複雜,是草木樨越冬和返青時最要緊的病害,在山西曾發生大面積毀滅性死亡。病斑褐色,最初起於根頸部,有時外觀無症而根莖內組織變褐,終至腐爛而死。發病雖與凍害、澇害有關,但侵染性病害是重要根源,佔絕大多數。其中又以鐮孢中的燕麥鐮孢(Fusarium avenaceum Corda ex .)和茄類鐮孢(ni(Mart.)Sacc.)佔一半以上。前者主要產生大型分生孢子,狹長彎曲,多具5個分隔,後者多爲小型分生孢子,卵圓形、單胞或雙胞。病菌在病殘體和帶菌種子上越冬,蟲傷、凍傷、土幹、耕作機具、灌溉水都有助其傳播蔓延。

爲害葉部較重要的病害尚有黴斑病(Cercospora davisii EV.及loti Oud.)、其次是輪紋病(Ascochyta imperfecta Peck及loti Tru-sova)、葉斑病(Phyllosticta s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ifolii Bain et Essary及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Ces.)Wilson〕及霜黴病(Peronospora meliloti Syd.),還有爲害莖葉的細菌性莖疫病(Pseudomonas syringae Van Hall)和花葉病(virus)。

滿江紅病害

主要是黴腐病(Rhizoctonia sp.)在中國南方產萍和育萍地區均有發生,爲萍體越夏的毀滅性病害,在晨間有露水時,症狀最典型而清晰,可見萍面有白色菌絲縱橫交錯組成的絲絨狀菌羣,此後病萍迅即變黑死亡。該病係一種絲核菌感染引起,以菌絲侵入萍體細胞吸取營養,破壞組織。病菌借帶菌土壤和病萍傳播蔓延,高溫高溼、光照不足、萍層過厚、蟲害損傷都能促使病害加重。

檉麻病害

主要是枯萎病(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及 Butler alariae Padwick)嚴重影響留種。發病田輕者減產,重至絕收。苗期染病,多爲青枯型,病葉淡綠色水浸狀、很快萎蔫,頂梢彎垂而青枯。成株期罹病,多爲枯萎型,先是主、側根端出現黃褐色病變,漸及全部或一側根系,地上部因而變成黃綠色,葉即凋萎脫落,莖基有時產生粉紅色黴層,根系腐爛,極易拔起。病菌有大小兩型分生孢子,大孢子鐮刀型,微彎曲,具2~3分隔,小孢子橢圓形呈串鏈狀着生於短而直無分隔的孢子梗頂端。病菌借種子帶菌和土中存活越冬、溫度適中、溼度較高,有利孢子萌發侵入。早播病害重於晚播、連茬重於生茬、雨水淋洗、沖刷、飛濺均可促成病菌再侵染。

田菁病害

田菁一般病害較少,除菟絲子外,僅在南方種植區有瘡痂病發生,病原尚未明確,僅知爲害莖、葉及花莢,發病莖稈扭曲,複葉畸形、捲縮、使花莢萎縮脫落,嚴重影響留種。

病害控制

針對爲害留種田爲主的病害,首先選用抗病品種,選高燥地塊做留種田,播前精選種子剔除菌核及帶菌雜物,並用藥劑拌種或溫湯消毒,保證種子清潔無病。栽培上強調適時早播或晚播,避過發病高峯期;合理稀植,必要時進行打頭摘心,設置支架,以利通風透光;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開溝排水,做好防蟲、防凍、防傷工作;順應乾溼氣候,適當進行排灌施肥,尤其是磷鉀肥,以促進綠肥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藥劑保護亦是重要環節,必須及早準備多菌靈、粉鏽寧、福美雙或百菌清等殺菌劑,及時施治,挽回損失。

參考書目

焦彬、顧榮申、張學上:《中國綠肥》,農業出版社,1986,北京。

有哪些名字以紫開頭的花,或者顏色是紫色的花,越多越好,如果有英文再加10分

紫鳶花,紫荊花,紫羅蘭,紫藤花,紫丁香,紫薇花,紫色鼠尾草

顏色是紫色的花:妖姬花

紫色牽牛花

紫色罌粟花

紫色萱草花

洋桔梗和鬱金香。其它飛燕草、蕙蘭、小蒼蘭、香豌豆、百子蓮、三角梅、羽扁豆、鳳仙花、、鬆蟲草、金魚草、丁香、虞美人、貓尾花等都有紫色的品種。

紫萼,紫竹梅,紫竹梅紫鴨跖草、紫萼、紫牡丹,魏紫、紫廣玉蘭、薰衣草、紫鵝絨、紫色姐妹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