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9日適合結婚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5.9K

看日期:

從日曆上來看,2020年2月9日正好是星期天,屬於週末,是可以正常放假的,這一天結婚的話是比較方便的,不用請假。

2020年2月9日適合結婚嗎

看黃曆:

從黃曆上看,2020年2月9日是正月十六,宜結婚、嫁娶,是結婚的一個好日子,選這一天結婚是很不錯的。

2020年2月9日黃曆:

公元2020年02月09日 農曆01月(小)16日 星期日 水瓶座

公曆日期:公曆2020年2月9日(二零二零年二月九日)

農曆日期:農曆2020年1月16日,庚子(鼠)年農曆正月十六日

歲次:庚子年、戊寅月、壬午日

每日胎神佔方:倉庫碓外西北

五行:楊柳木 定執位

衝:衝鼠(丙子)煞北

彭祖百忌:壬不汲水更難提防 午不苫蓋屋主更張

吉神宜趨:天德合 民日 時德 天恩 天馬 福德 三合 臨日 鳴犬

宜:祈福 求嗣 求子 生子 齋醮 納采 文定 過訂 完聘 大定 嫁娶 結婚 婚嫁 伐木 修造 裝修 動土 移徙 喬遷 搬家 搬遷 入宅 造廟 安機械 開市 開業 開張 入殮 除服 成服 移柩 安葬 破土 謝土

忌:置產 蓋屋 合脊 開光 探病 安門 作竈

結婚吉日怎麼選擇:

1、季節:

季節決定你婚禮當天的天氣、風景和你穿怎樣的禮服、用怎樣的鮮花,可以說是婚禮的重要因素。

2、蜜月:

如果兩個人有很想去旅行的地方,那可以明確該地的最佳觀光時間段之後確定婚期。

3、節假日:

年輕人比較喜歡熱鬧,也比較在意重要的親朋能否到場,因此,節假日往往可以作爲婚期的優先選擇。

4、數字:

中國人的意識裏,逢喜事往往會傾向於雙數,有好事成雙之意,如果有數字情結的,那一定要考慮這項。

5、預算

大月份和大日子,婚宴場地價格往往偏高,如果婚禮其他環節預算過多,婚宴預算佔比較少,建議避開熱門檔期。

6、特大事件:

特大事件包括城市性活動、政府大型會議等佔用資源,會導致酒店臨時退檔或暫不營業,需提前查詢,勿圖一時新鮮。

7、傳統因素:

需要考慮父母的建議,家裏老人比較傳統的話,可能會需要生辰八字或中國萬年曆推算等。

8、其他因素:

如果有十分中意的婚紗、攝影或化妝師等個人喜好因素影響,可以根據喜歡的商家檔期來決定婚期。

傳統婚禮流程:

我國婚禮,古有六禮:一問名,二訂盟,三納采,四納幣,五請期,六親迎即婚娶也。

一、問名:

問名:問者訪也,名者名聲也。俗曰:求主月,媒人先將男子甲庚送與女家,後將女方甲庚送男家,待三日清吉,即訪問家風,相當得妥,方用全帖並列男女甲庚,送與女家,女家亦回金字,此謂六禮之一也。

所謂“問名”,即稱“議婚”。議婚之條件,往時有謂。“第一門風,第二財富,第三才幹,第四美醜,第五健康”,足見其一斑。議婚之初,或由女家經媒人請男家提出“庚帖”“八字”,作爲“探聽”男方之依據。女方如果認爲適合而吉祥,即將男女雙方生庚合寫一譜,送與男家,否則僅將原件退回作罷。

二、訂盟:

訂盟:訂者議約也,盟者軟血也(結盟信),名曰:文定;又曰:小聘,俗曰:結指儀。富貴家加用綢緞、盒盤、金花、表裏之類,常人惟手指一對,聘銀隨意,此爲六禮之二也。

所謂“訂盟”,俗稱送定、過定、文定、定聘等。擇吉日,由男方備送聘禮至女家。聘禮計爲:紅綢(上繡生庚二字,即爲庚帖)、金花(金簪)、金手環、金戒指、羊豬、禮燭、禮香、禮炮、禮餅,連招花盆(取意連生貴子)、石榴花等。媒人及男方雙親或其親戚陪同前往。

聘禮,女方受其一部分,男備十二品物件回贈。禮餅則分贈親朋,作爲訂婚通知,此謂“分餅”。受贈親朋,日後須贈賀結婚禮物,以爲“添妝”。

三、納采:

納采:虞書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亦曰獻採。俗雲:大聘。今用生面肉包盒擔到女家,女家回其紗巾、糖荖、綢巾、花肚等物。此爲六禮之三也。

所謂“納采”俗稱完聘、大聘、大定、納吉等,指受授聘金之意。

聘禮至,女家則歡宴男家,燒香鳴炮,奉告神明祖宗,以坤書(女方婚書)交付媒人,而約定婚禮。男家送來的禮物,概按其品種,或領受一部分或原壁送回,均有習例可循。如福員、閹雞、鴨母、均屬男方福分,應退回之。豬僅取其肉,豬腳壁還之。而以禮餅、新郎禮服、衣帽鞋襪、針繡之類回禮。

聘禮:聘禮品均記錄於紅紙禮帖上。其稱呼重雙忌一,又多用喜、全、老、雙、滿等吉祥的文字,如記:鳳凰來儀(指鳳梨)、嘉種降臨(即稱五穀)、長髮其祥(即稱紅袖紅圓)、檳榔偕老(即檳榔)、連招貴子(即連招花和石榴桂花盆)。

四、納幣:

納幣:幣者帛也。俗曰“大送”,乃用綢緞盒擔頭釵首飾盛儀,此爲六禮之四也。

以前納幣,男女雙方要互送很多禮物,不過現在都把這道程序省略,歸到“納采”中去了。

五、請期:

請期:即將日送與女家,並禮儀全帖,此爲六禮之五也。

所謂“請期”,由男方擇定結婚佳期,用紅書寫男女生庚、迎娶時日,送於女家。

六、迎親迎親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各有特色,按地方習俗進行即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