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怎麼爬行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2W

或直線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進。

蛇怎麼爬行

蛇(學名:Serpent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

蛇類屬變溫動物,對周圍環境的溫度反應比較敏感。外界氣溫在20~30℃適合蛇類生長;當氣溫在25~32℃左右,出窩活動較爲頻繁;氣溫下降到20~13℃時,蛇便會出去的尋找溫暖場所;33℃以上,便尋找陰涼的地方或爬到水池、水溝中浸泡納涼。初春陽光明媚的日子,當氣溫上長到18℃以上時,蛇喜歡在中午出窩曬曬太陽。

蛇的食慾較強,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後吞食。嘴可隨食物的大小而變化,遇到較大食物時,下頜縮短變寬,成爲緊緊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從動物的頭部開始吞食,吞食小鳥則從頭頂開始,這樣, 鳥喙彎向鳥頸,不會刺傷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與食物大小有關,蛇5~6分鐘即可吞食小白鼠,較大的鳥則需要15~18分鐘。

蛇的行走千姿百態,或直線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進,這是由蛇的結構所決定的。蛇全身分頭、軀幹及尾三部分。頭與軀幹之間爲頸部,界限不很明顯,軀幹與尾部以泄殖肛孔爲界。蛇沒有四肢,全身被鱗片遮蓋,有保護膚體的作用。蛇分爲有毒蛇和無毒蛇,無毒蛇頭部一般呈圓錐狀,前端細而後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狀;蛇的軀幹部呈長筒狀;蛇的尾部爲肛門以後的部位。

蛇是爬行動物,是由於它有特殊的運動方式:一種是蜿蜒運動,所有的蛇都能以這種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時,蛇體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狀彎曲,使彎曲處的後邊施力於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蛇體前進,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難行,無法以這種方式爬行了,當然,不必因此爲蛇擔憂,因爲在自然界是不會有像玻璃那樣光滑的地面的。第二種是履帶式運動,蛇沒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後自由移動,肋骨與腹鱗之間有肋皮肌相連。當肋皮肌收縮時,肋骨便向前移動,這就帶動寬大的腹鱗依次豎立,即稍稍翹起,翹起的腹鱗就像踩着地面那樣,但這時只是腹鱗動而蛇身沒有動,接着肋皮肌放鬆,腹鱗的後緣就施力於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體推向前方,這種運動方式產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線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樣。第三種方式是伸縮運動,蛇身前部擡起,盡力前伸,接觸到支持的物體時,蛇身後部即跟着縮向前去,然後再擡起身體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後部再縮向前去,這樣交替伸縮,蛇就能不斷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較緩慢的蛇,如鉛色水蛇等,在受到驚動時,蛇身會很快地連續伸縮,加快爬行的速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