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人口多少

來源:趣味百科館 1.78W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人口多少的答案是:46.78萬(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人口多少

縣人民政府駐澄江鎮。郵編:343700。代碼:360826。區號:0796。拼音:Taihe Xian。

全縣轄16個鎮、6個鄉:澄江鎮、碧溪鎮、橋頭鎮、禾市鎮、螺溪鎮、蘇溪鎮、馬市鎮、塘洲鎮、冠朝鎮、沙村鎮、老營盤鎮、小龍鎮、灌溪鎮、苑前鎮、萬合鎮、沿溪鎮、石山鄉、南溪鄉、上模鄉、水槎鄉、上圯鄉、中龍鄉。共有22個居委會、290個村委會。

澄江鎮面積:158.6k㎡人口:111117人郵編:343700代碼:360826100

轄澄江、西昌、快閣、中山、白鳳、文田等6個居委會,南門、西門、文田、橋頭、大塘、螺湖、桂花、桔園、新池、黃崗、杏嶺、官溪、三溪、南圳、上田、月池、東門、北門等18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螺湖村。

泰和縣古稱西昌,隸屬於江西省吉安市,自東漢末年建縣,全縣面積2667平方千米,轄23個鄉鎮場、279個行政村、30個社區,因“地產嘉禾,和氣所生”而得名,有“聲名文物之邦”的榮譽。在這塊土地走出了“江西三傑”之一袁玉冰、18位開國將軍與5749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邊留下了白雲山戰鬥指揮所、老營盤革命烈士紀念碑、馬家洲集中營、三十都秋收暴動動員大會舊址等革命勝蹟。

物產豐饒,環境優美這些詞來形容泰和再合適不過,泰和不僅僅是全國首批商品糧、商品牛基地縣,也是世界珍禽——泰和烏雞的發源地,涌現瞭如烏小鳳元氣酒等烏雞產業品牌。全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蜀口生態島、牧歌灘尾、桃源度假村、楠木林等衆多國家3A級景區的地方。白口城春秋遺址是更是作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這塊土地也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和完整的傳統傳承,其中泰和白鳳仙子傳說、泰和提線木偶戲、泰和蝦蚣燈、泰和王家坊迎神賽會、泰和華蓋雙獅舞等作爲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在逐步走進大衆的視野裏,讓更多的人瞭解這個地方。

近年來,泰和縣工商業開始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通過擇商選資招大引強,打造政策窪地,加快園區平臺建設,實現產業優化升級,一批批企業抱團而至聚集發展。

泰和白鳳仙子傳說

流傳於泰和烏雞的發祥地——江西省泰和縣馬市鎮武山西巖麓下的汪溪塗村。武山位於吉泰盆地中南部,贛江西岸,山勢峻拔突兀,雄偉壯觀。武山泉源豐富,東南西北四巖均有泉水,獨西巖泉源最多,流量大,泉位高,春夏兩季,泉濤如雷,數裏之遙可聞。西巖泉水匯成一溪叫“汪溪”,以“溪水汪汪,不流不竭”而得名。武山西巖泉水孕育了世界珍禽——武山雞,雅稱白鳳仙子。武山雞唯有飲用武山西巖泉水才能不變種,如移養它處,則往往發生變異,正所謂“不吃武山水,不算武山雞”。據現代科學檢測,武山西巖泉水含有金、銅、鐵、硫酸鈣等豐富的礦物質。1915年,武山雞參展巴拿馬博覽會,一舉奪得金獎,被評爲“世界觀賞雞”,譽滿全球。白鳳仙子傳說源遠流長。清乾隆年間,泰和進士姚頤的長詩《泰和雞爲旭莊主人賦》“名雞來自家江南,虎鼻峯北巖穹嵁。傳說仙人煉鉛汞,丹泉流出山下潭。村雞膈膊戲潭側,金膏玉液嘴且含。仙成種類甲天下,此語或合齊東參。……”就已提到烏雞的傳說故事。1992年的《泰和文史資料》、2000年的《神鳥·武山鳳》、2005年的《世界珍禽—中國泰和烏雞》等刊物,都對白鳳仙子的傳說故事作了詳細的記載。

泰和提線木偶戲

原始形態爲單人木偶戲,由一名藝人表演,集唱、做、吹、打於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擔木偶箱則可全部裝下。泰和提線木偶戲的藝術特點可用“形聲俱佳”來概括。泰和木偶戲沒有固定的演出場地,只需一小塊空地就可以搭臺演出;在時間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爲最盛,元宵、春節等喜慶節日演出木偶戲娛神娛人。

歷史淵源

上模鄉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民間表演藝術豐富多彩,上模提線木偶距今已有百年曆史。據說是由興國縣傳過來的。當時,提線木偶戲班屬於半農半藝的演出團體,藝人們農忙種地,農閒演戲。木偶戲在發展過程中,馳名藝人輩出。

保護措施

隨着社會的轉型,強勢經濟的衝擊,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娛樂取向轉變,觀衆劇減使泰和提線木偶戲生存發生危機,木偶藝術後繼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藝人後代不願繼承衣鉢,社會上也難找人傳承,泰和提線木偶戲確實面臨着消亡的危險。2012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到上模鄉上模瞭解並採取文字、圖片、影像、錄音等方式記錄了提線木偶戲的發展現狀、表演方式和演出劇目。同時,製作了提線木偶戲展板,宣傳保護提線木偶戲。

泰和蝦蚣燈

蝦蚣燈是流傳在泰和縣螺溪鎮舍溪村一帶的民間燈綵,其舞蹈花節形象地演繹了蝦蚣漫遊、彈跳、追逐、嬉戲等活動情狀,曼妙瑰美,鮮活靈動,極具藝術性和觀賞性;其製作工藝精巧別緻,造形優美,獨具特色,是剪紙、雕刻、繪畫、扎裱等多種藝術的綜合呈現。

蝦蚣燈歷史悠久。相傳明正德年間,舍溪村有個名叫胡堯時的人,在雲南做官,回鄉時,途徑四川某地,看到當地表演蝦蚣燈,印象極爲深刻,回家後就指派人做了一隻,並教給村裏人舞耍。從此,蝦蚣燈在舍溪村一帶代代相傳。每年春節至元宵,全村人歡聚一起,耍舞蝦蚣燈,慶豐收、求平安,祈福來年風調雨順。

歷史淵源

《蝦蚣燈》歷史悠久,淵遠流長,距今已有480多年曆史,是泰和縣螺溪鎮舍溪村胡氏族人的傳統民間燈綵舞蹈項目。

舍溪村坐落在泰和縣螺溪鎮北面距鎮政府僅兩公里的湖光山色之間。“左傍綿綿山丘,右靠漫漫田野,山丘林木蔥茂,村落水塘懷抱”(《泰和縣誌》)。舍溪村二百多戶人家大多姓胡,是南宋1276年從福建銅安遷此安居,距今已700多年的歷史。

據舍溪村蝦蚣燈老藝人胡道錦介紹:蝦蚣燈始於明正德年間(約1512年)。當時舍溪村有個名叫胡堯時的人,在雲南做官,回鄉時,途徑四川某地,看過當地表演蝦蚣燈,印象極爲深刻,回家後就指派人做了一隻,並教給村裏人表演。由於舍溪村一帶田園平坦、土地肥沃、湖塘清水長流,盛產魚蝦,當地羣衆素有捕魚撈蝦換錢的習慣,對蝦十分喜愛,因此蝦蚣燈便以其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在舍溪村一帶代代相傳。每年春節至元宵,全村歡欣鼓舞,人們歡聚在一起,耍舞蝦蚣燈,慶豐收、求平安,祈福來年風調雨順。此外,也外出鄰鄉、鄰村、鄰縣等表演,不收取錢物,旨在增進友誼,交流感情,深爲羣衆喜愛。

王家坊祭祀活動起源於元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爲紀念元朝將領張甫德先烈以及部下爲民所想、與民同樂而舉行的七月十五祭拜活動。

王家坊地處泰和縣螺溪鎮西北部,是古時吉安縣天河、永陽一帶經商水運出贛江的必經之地,來往人口頻繁,也是時常有強盜、小偷出沒的地方,用當時流傳的俗語講:“上有72周(周姓村莊),下有36蔣(蔣姓村莊),中有強盜來王家坊攔河劫搶。”可見當時百姓生活民不聊生。

泰和王家坊迎神賽會

宋末元初,朝庭派來將領張甫德一行,駐所在王家坊一帶維護治安。自張甫德等來後,他們安撫百姓,體恤民情,帶領羣衆攔河治水,擴充糧田,每年端午他們都要親自到田間查看禾苗長勢,指導如何防治蟲害和瘟疫。爲加強村裏治安,他們夜巡從未間斷。日久天長,張甫德將軍及部下與百姓相處得非常融洽,深受百姓們的愛戴和敬重。

原來王家坊村莊河邊的一片種植洲地是靠渡排過去的。可一來不方便,二來漲大水時時有淹死人的事情發生。看到這種情況後,張甫德帶領部下和百姓一起到對面山上砍松樹攔河截水,直接把水引入禾水河,這樣,堤壩變成上洲的路,堤壩下就擴充成了糧田。百姓們豐收了,人身安全了,六畜興旺了,到七月半農事少了,全村百姓就歡聚在一起,宴請張甫德和他的部下一起慶賀豐收。王家坊七月十五祭祀中的宴請習俗便由此而來。

泰和華蓋雙獅舞

華蓋獅最初爲單獅,也稱青草獅,後經一安徽逃難到本村的耍獅藝人指點,對舞獅進行了修改、完善,將單獅改爲了雙獅,即華蓋雙獅。華蓋村民素有尚武習俗,時常聚集宗祠習武、排練,一直持續至今,從未間斷。數百年來,隨着舞獅技藝的日臻完善,演變和形成了現今頗具民間地方特色的華蓋雙獅舞。每年的春節、元霄或有重大慶典活動,不管再忙再累,村民們都會放下手中的農活,以舞獅的方式舉行歡慶,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華蓋雙獅舞表演共由五人組成:引獅者和一雌一雄兩頭獅子。引獅者由一武士扮演,而每頭獅子則由兩人共同扮演,一人站立揮舞獅頭,一人彎腰舞動獅身和獅尾。舞獅人上披獅被,下着與獅身相同毛色的獅褲和金爪蹄靴,造型酷似真獅。獅頭上綴紅結者爲雄獅,綴綠結者爲雌獅。

華蓋雙獅舞系集武術、雜技、音樂、舞蹈爲一體的民間傳統藝術。獅身用綵綢、彩紙、布、竹、麻等材料製作而成,表演融合了文獅與武獅的特點,既有細膩詼諧的情趣表演,又有威猛驚險的技巧表演,極富觀賞性、娛樂性。表演時,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於鼓、鈸、銅鑼、碗鑼、嗩吶等音樂聲中不斷逗引雙獅。獅子的眼睛、嘴巴、耳朵隨着音樂的節奏不時開闔,時而顯得活潑可愛,時而顯得威武勇猛。動作多以撲、跌、蹲、翻、滾、跳躍、搔癢等爲主。表演要求具有紮實的武術功底,尤其是引獅人更須身手不凡。否則,很難完成空翻上下高桌、倒立等高難度動作。而扮演雙獅者,除了會武術之外,還需靈巧的身段,嫺熟的技巧,前後配合,相隨而動,協調一致,才能很好地把獅子的特性表現得活靈活現,把獅子舞得有聲有色、生龍活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