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裏的釋迦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5.44K

佛教裏的釋迦是誰的答案是:佛教創始人

佛教裏的釋迦是誰

梵語 sakyamuni 的音譯。佛教創始人。釋迦是古印度部落的名稱,意思是“能“;“牟尼“可譯作“文“,是一種尊稱,含有“仁,儒,寂默,忍“等義,意譯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爲釋迦族的聖人。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祖誕生、成道、涅槃的“衛塞節”(Vesak)是聯合國的法定假日。

釋迦牟尼(Ś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義是“釋迦族聖者”。“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譯作“文”、“寂靜”等,是聖者之德,“釋迦牟尼”漢譯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稱爲“釋尊”或“佛陀”。

國族形勢的影響:在當時十六國爭霸的時代,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東方剎帝利)臣屬於憍薩羅國(西方婆羅門勢力),釋迦族不斷受到強鄰的侵略威脅,地位十分脆弱。作爲沒落部族的王子,面對國族暗淡前景,他有意爲迦毗羅衛爭取思想權威的地位,從而鞏固剎帝利的統治。

沙門思潮的影響:當時的印度,在重解脫的宗教風氣下,對哲學和思想的追求相當普遍。出現以不同形式出家的沙門,這是婆羅門的對立面。深居於森林茂密之處進行沉思,是印度的傳統。這淵源於稍早於《奧義書》的《森林書》時代,到佛陀時代已成爲印度上層階級的一種風氣。

成長環境與個性:幼年喪母的他,在年少時便具有強烈的內省傾向和敏銳的感受力。傳說他在隨父外出農耕祭典時,獨自在樹下坐禪,達到初禪之境;他見蟲子被農夫掘起,又被飛鳥啄食,痛感衆生相殘。這種對世間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結婚生子後也沒有消除。所謂“四門遊觀”事件:他出城分別見到老人、病人、死人,當最後看到出家沙門時便決定出家,一般認爲這是釋迦牟尼出家動機的象徵性說法。

出家到摩揭陀國:佛陀29歲出家(或19歲、25歲)。他在某天中夜離城,行至阿那瑪河畔,剃去鬚髮並去除飾物。 然後南行至當時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國,這裏羣集衆多新型思想家。據載他在首都王舍城託鉢時引起了頻婆娑羅王的注意,國王勸他放棄出家並交給他一支軍隊,他拒絕了。 剃髮和託鉢是當時出家沙門的風尚,表示與婆羅門的對立。

禪修:他從學阿羅陀迦蘭,達到“無所有處定”。阿羅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爲不滿足於此而退出; 又從學鬱陀蘭弗,達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別,住於“平等寂靜”的知見,感到心似乎與“不動的真理”合一。但這仍然無法解決問題,他還是離開了。

瑜伽禪定是印度東方哲學的具體形式,到釋迦時代則十分流行。這裏的“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包含在原始佛教教理的“四無色定”中。佛教在禪定上安立智慧,表示只修定並無法契合真理。禪定雖是心的鍛鍊,但出定後又回到動搖不停的心,所以禪定自身是盲目的。

苦行:釋迦牟尼苦行處是尼連禪河畔 的優婁頻羅聚落。苦行流行於各時代,主張折磨不淨的肉體達到解脫,受出家人普遍崇敬。佛以六年時間深入極端苦行,摧殘自己的身心,竟使其他苦行者以爲他將喪命。最終他認爲苦行無益,因無法達到覺悟與涅槃,所以放棄。他回憶起小時候在樹下的初禪體驗,認爲這可能有所幫助。他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蘇耶妲的乳糜之供。憍陳如等五隨從因此厭棄他。這成爲佛後來表達佛教立場的開端,即佛教的教義不提倡無意義的苦行。

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藥師佛爲“橫三世佛”,亦稱三寶佛。通常大雄寶殿中,有與我們娑婆世界有因緣的三大佛祖,正中端坐的是如來佛代表現在,掌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坐在西首代表未來,掌管婆娑世界,藥師佛坐在東首代表過去,掌管東方琉璃世界。

釋迦牟尼佛與燃燈佛、彌勒佛爲“縱三世佛”,亦稱三世佛。其中燃燈佛是過去佛,釋迦牟尼佛代表現在是現在佛,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是未來佛。

娑婆世界教化衆生的釋迦牟尼佛,左脅侍菩薩是以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右脅侍菩薩是以大行聞名的普賢菩薩,三者合稱釋迦三尊。

釋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常於此娑婆世界度化衆生,與此土有情,具甚深因緣,故世稱娑婆三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