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勺之戰的成語典故

來源:趣味百科館 1.73W
長勺之戰的成語典故

長勺之戰的成語典故:春秋時期魯國大敗來犯齊軍的戰役。魯莊公十年,齊國攻魯。魯與齊軍遇於長勺,莊公用曹劌的計謀,採取“敵疲我打”的方針,打敗齊軍。

1、戰役起因:齊襄公於周莊王十一年年底被公孫無知暗殺,月餘後公孫無知亦被國人所殺。

2、公子糾及公子小白各自從魯國及莒國返國。

3、小白先至即位,是爲齊桓公。

4、魯莊公爲護送公子糾回國,與齊軍戰於干時而大敗,僅以身免。

5、齊國隨後計劃再進攻魯國。

6、戰役背景: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起,中國歷史進入了諸侯兼併、大國爭霸的春秋時代。

7、齊國和魯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諸侯國,又互相毗鄰,在當時的動盪局面下,不免發生各種矛盾,而矛盾衝突的激化,又勢必造成兩國間兵戎相見的結果,長勺之戰正是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8、春秋時期的魯國據有今山東西南部地區,都城曲阜,歷經魯公伯禽、考公酋、煬公熙、幽公宰、魏公晞、厲公擢、獻公具、真公濞,一直都是周室強藩,震懾並管理東方,充分發揮了宗邦的作用。

9、此時的魯國“奄有龜蒙,遂荒大東。

10、至於海邦,淮夷來同”,其國力之強,使得國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從”。

11、但是疆域和國力較之齊國,均處於相對的劣勢。

12、齊國早在西周時期已出現,當時周武王爲了酬謝爲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封建制度,首封身爲師父的功臣呂尚於營丘,國名爲齊。

13、因國君爲姜姓呂氏,故又稱爲姜姓呂氏齊國,史稱呂齊。

14、太公東去就國,近鄰的夷人萊侯率軍與太公爭奪營丘。

15、太公至營丘後,因應當地風俗,簡化禮節而修政。

16、發展工商業,利用當地魚鹽之利,人口大增,使齊國成爲大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