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一般晚上幾點出來

來源:趣味百科館 1.52W

蟬一般晚上幾點出來的答案是:晚上7點至12點左右

蟬一般晚上幾點出來

蟬,也叫做知了。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類。雄的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髮出尖銳的聲音。雌的不發聲,但在腹部有聽器。幼蟲生活在土裏,吸食植物的根,成蟲吃植物的汁。蟬屬不完全變態類,由卵至若蟲,經數次蛻皮,不經過蛹而變爲成蟲。

金蟬的生活習性金蟬一般每3~5年繁衍1代,以卵羣體在當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條上和各齡若蟲集中於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越冬卵在第二年5月中旬開端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爲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動結束。80%左右的金蟬卵在白天下午孵化,20%的金蟬卵在夜間孵化。

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蟲的活動受地溫柔寄主植物樹液的影響最大。金蟬其實是蟬科下所有昆蟲的統稱,到目前爲止,全世界的範圍內一共有超過2500種不同的蟬,而不同的蟬習性上有一定的差異,比如美國的週期蟬,需要13年或者17年才能破土而出。

黑蚱蟬、蟪蛄(hui gu)以及嗚蜩(wu tiao)。這三種蟬非常的好區分,我們可以從鳴叫聲和外形兩個角度來說。

我們先說黑蚱蟬。黑蚱蟬是我國分佈最廣、最常見的蟬,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體以黑色爲主,翅膀呈透明,上面帶有淡黃色和黑色的脈絡。黑蚱蟬雌性和雄性最大的區別就是雄性腹部有兩個半圓形的蓋板,我們捏着頭和尾巴一掰,就能看到蓋板下兩個半圓形的白色隔膜。而這就是黑蚱蟬的發聲器官之一,因此,雌性沒有該器官也就不會發生。在鳴叫時,黑蚱蟬通常是發出連續的“吱吱”聲。

其次是蟪蛄。蟪蛄是一種小型的蟬,它通常棲息在榆樹上,體表呈灰黃色,與榆樹皮非常接近,因此在找它時,比較的費勁。而且蟪蛄的翅膀上有大量黑色的斑紋。在鳴叫時,它們通常會發出連續的蜂鳴聲。同樣的,鳴叫也是雄性蟪蛄獨有的能力,它有着與黑蚱蟬同樣的發聲結構,不過,由於它體型不及黑蚱蟬的一半大,所以發出的聲音也比較小。

最後是嗚蜩。嗚蜩的體型介於黑蚱蟬和蟪蛄之間,從外觀上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腹部的背面有明顯的白色橫紋,通體呈黑色,上面帶有淡青色的紋路,翅膀上帶有黑色的斑點。它的叫聲比較的獨特,我們在夏日裏聽到了“嗚憂~嗚憂~哇”就是它發出的聲音,常見於梧桐樹上。

關於蟬的一生,我們以黑蚱蟬爲例,通常黑蚱蟬的壽命只有3年多,它們先從夏末秋初時成年雌性在細小的樹枝下產的卵,發育成極小的若蟲,之後被風吹到地面上。此時的若蟲已經有了適合挖掘的一對前肢,它們此時的體型只有不足1釐米,找到合適的地方(鬆軟的土),它們就會進入地下。

進入地下後,若蟲主要以吸食植物根系中的汁液爲食,在裏面它們要待上3年。在此期間,它們會先在地下挖橫向的通道,隨着季節的變化,到了冬季,它們會向下挖,就這樣經歷過5次蛻皮之後,若蟲慢慢的長大,此時恰好也是第三年。

通過感知地面的溫度,它們選擇夏天出洞,通過洞口攝入的光線來判斷白天和黑夜,此時,它們趁着夜色(天敵較少)時,慢慢地爬上大樹,經過幾個小時的蛻變,成爲一隻軟軟的、身體呈白色的蟬,等到第二天清晨,太陽照射在身上,它們皮膚慢慢開始變硬變黑,最後成爲一隻成年的蟬。再過短則幾天,長則一個月,它們交配完成後,就會相繼死亡(雄性先死,特徵是眼睛變紅),結束它們短暫而又漫長的一生。蟬出現一般是每年5月。以6-7月出現率爲高。最佳的捕捉時間是初夏時分,一般7月初到中旬都可以捕捉。蟬在土中完成幼蟲階段整個生活過程後,成熟的幼蟲於5月下旬-8月中下旬鑽出土面,爬行到灌木的枝條、雜草的莖杆等處,用爪和前足的刺固定在樹皮和枝葉上,蛻皮羽化爲成蟲。

6月中旬-7月中旬爲成蟲出現高峯期,10月上旬爲結束期。成蟲羽化後20天交尾產卵,6月下旬開始產卵,6月底-8月下旬爲成蟲產卵盛期,9月中旬-10月上旬爲產卵末期。一般晚上9點左右到黎明前出土,喜歡楊樹桐樹較多。知了猴白天會躲在地下,而雨天時若是其爬出來蛻變,其洞口就會被雨水衝開,對其白天的隱蔽不利,因此,在下雨天知了猴不會出來,但若是傍晚雨停,在雨後半小時左右是知了出來的高峯時期,也可以選擇這時候捕捉。

因爲各地的氣候不同,出沒的時間也不一樣。不過白天聽到微弱的蟬鳴聲時就差不多了。要是聲音很大可能是都羽化完畢了,基本就沒有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