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來源:趣味百科館 4.86K

拜年、換茶、上七大似年、元宵節。拜年:正月七年級,幼輩依次向尊長拜年,尊長又率幼輩向左右鄰居賀年。

江西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南昌有句俗話:七年級的崽,八年級個郎,九年級初四老姑丈,初初四也有專爲亡親祭拜的。

換茶:是“換財”的意思,就是大家都發財。

用厚毛紙外加一層白紙包裹糕點,上貼一片紅紙,送來送去。

只需一件,只圖形式,不重內容。

上七大似年:江西人重視上七,這天要好好地吃一頓,還要吃“糊羹”,象徵步步高,這天一般舉行隆重的敬神活動。

江西各地過年風俗:南昌:正月七年級“吃年齋”“換茶”傳說,秦始皇徵集民夫修萬里長城,南昌籍民夫在臘月二十四日後才陸續回家,因此家人均以親人抵家團圓的時間爲“過年”,南昌人也因此時常說“過了二十四,天天都是年”。

在南昌,有吃年齋的習俗。

“我們這邊都‘作興’大年七年級吃素食,以豆腐、青菜爲主,這叫‘吃年齋’,也叫‘報母齋’。

”南昌本地人陳先生說,雖然味道很清淡,不太好吃,但這是傳統,每年還是少不了的。

正月七年級這天,南昌人到親友家拜年,見面打躬作揖,連聲說"恭喜發財,事事如意",見了老一輩就說"添福添壽"。

主人請客人吃點心叫"請端寶",客人表示謝意,非親密的朋友,是不會吃的,只是說聲"寶存庫",然後拱手告辭。

南昌人過年還有換茶的習慣。

換茶是“換財”的意思,就是大家都發財。

地道的南昌方言把過年招待客人的點心和糖果叫做“換財”。

大年七年級,一大早小孩子就要在脖子上掛一個小紅布袋,去族人家拜年並索要“換財”,直到把小布袋裝滿纔回家。

撫州:“撣青”“跳儺舞”“唱孟戲”撫州人過年有許多習俗,如送竈神、玩燈等。

以樂安縣爲例,元宵夜,年輕女孩們三五成羣,前往戶外菜地“撣青”,每人扯下一把菜葉,周身上下抽打一遍,並齊聲唱道:打青,打青,打得小娘身上沒灰星;打青叭噼噼,打得小娘身上沒灰跡。

唱完之後,她們還要在菜地中摘些菠菜、小蔥、芥菜等帶回家做成菜餚,圍坐一桌,喝上家釀米酒。

在撫州南豐縣,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儺舞表演。

南豐儺舞,俗稱“跳儺”,是沿襲古代驅鬼逐疫的儀式“驅儺”,歷經歲月,不斷、創新,逐漸演變而成的民間舞蹈。

元宵節前後,鄉民將儺舞、儺儀與戲曲演出、燈綵遊藝、民俗禮儀等結合起來,縱情歡愉,宣泄情感,滿足了廣大羣衆對美好未來的企盼。

此外,在廣昌縣境內,還流行一種以孟姜女哭長城爲題材的戲曲叫孟戲,又名盱河戲,約起源於明初,至今已傳承演出了500餘年。

孟戲只在每年的正月演出一次,用於民俗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