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習俗有哪些

來源:趣味百科館 2.85W

三月三習俗有哪些的答案是:包五色糯米飯;繡球傳情;打扁擔;對歌談情

農曆三月三,亦稱“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爲典型。三月九年級在我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

在我國北方中原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每年這一天,世界各地的華夏子孫都會去黃帝故里尋根拜祖。《論語》中所記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與《蘭亭序》中“曲水流觴”都與上巳節相關。

“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同時,“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重要的傳統習慣節日,也是廣西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1、包五色糯米飯,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或黃梔子、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米飯。

2、繡球傳情,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工藝精巧,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繡球各式各樣,有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會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着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着純潔的愛情。

3、打扁擔,寄託着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願望。

4、對歌談情,以對歌的方式表達情感,以此尋覓愛情。

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同時,“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重要的傳統習慣節日,也是廣西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歌節歷史悠久。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爲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

三月三習俗有哪些

三月三的來歷,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還有一首北京竹枝詞描述蟠桃宮廟會盛況。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爲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三月三”能成爲中國情人節是有着古老傳說、民間風情和官方提倡等諸多基礎的。“三月三”原稱上巳節,因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由於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但又都在三月三日前後,從魏晉開始就統一將上巳節定在三月九年級。根據這個節俗的內容,民間又將“三月三”稱爲三月節、三月會、情人節、定情節、女兒節、求子節、遊春節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