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確有方臘此人嗎

來源:趣味百科館 6.75K

歷史上確有方臘此人嗎的答案是:有

歷史上確有方臘此人嗎

方臘是僱工出身(一說家有漆園)。於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際”(過去、現在、未來)之說,睦州幫源發動起義。因花石綱酷害百姓,得到了百姓支持。自號“聖公”,年號“永樂”,設置官吏將帥,建立政權。

周邊各地紛起響應,人數擴大到幾十萬,連續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縣(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及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的廣大地區),東南震動。起義軍計劃劃江而守,漸圖進取,十年內推翻宋王朝。宋徽宗命童貫爲宣撫使率軍十五萬鎮壓,起義軍戰鬥失利。

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臘率餘部退守睦州青溪幫源洞和梓桐洞,後被叛徒告密,受傷被俘,同年秋被殺。

方臘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他還參與傳教,吸收了大批教徒,這些人後來成爲起義軍的骨幹力量。摩尼教主張“是法平等,無分高下”,信教者都是一家,同時還主張吃素斷葷,節省錢財,教友中實行互助。

在起義軍內部,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經濟上凡錢財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沒有你我之分。

方臘領導的起義是北宋末年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他統率數十萬起義軍,攻佔了兩浙地區的六州及附近數十個縣,從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到宣和三年(1121年)八月,方臘起義前後將近一年時間,時間雖不長,但也不算短。起義鎮壓了一批貪官污吏和地主土豪,從而沉重地打擊了宋朝地主階級在東南地區的黑暗統治。雖未能從根本上動搖北宋王朝的統治,但卻嚴重削弱了北宋的國力,加速了它的滅亡

有一年七月,大旱,曬得地裂葉枯,遍地焦黃,稻穀顆粒不收。大家用樹皮草根還填不飽肚子,官府卻連連上門討稅,把大家從山地裏收起來的幾顆雜糧,也蒐括得一乾二淨。方臘和窮兄弟們,自己肚皮餓得精癟,可是糧食卻一車一車的,把縣裏的糧庫裝得滿滿的。大家心裏真氣極了,都想把糧庫裏的糧食弄出來。

有些性子比較急的人,看到被逼得走投無路,心頭火起,三三五五聚在一起,摩拳擦掌,打算動武去搶。方臘聽了這個消息,連忙對大家說:“硬打容易吃虧,要想個靈巧的辦法纔是!”他見大家很齊心,便到私塾裏去找老先生,問問他過去官府散糧是怎麼個散法。這個老先生也是窮苦人,心腸蠻好的。他聽方臘問起散糧,就嘆口氣說:“散糧要有官府的告示才行!” 方臘聽了,心裏的主意也打定了,就說:“老先生請你寫張告示,我們拿了告示,去向糧庫要糧去!” 老先生搖搖頭說:“告示我會寫,告示上要蓋官印,哪來這顆印呢?”方臘想到了一個妙計:用豆腐乾來刻官印。

等老先生寫好了假告示,方臘也搞好了豆腐乾做的假官印,往告示上一按,同真的官印一模一樣,不差分毫。老先生看了告示上的官印,也連連點頭佩服。方臘拿了這張告示,就領着全村的窮兄弟,到縣城裏去。憑着假的告示和官印,方臘和大家終於搞到了救命的糧食。

方臘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較強的組織才能,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當時民間流傳有童謠:“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縱橫過浙水,顯跡在吳興。” 十千是隱寓萬字,加一點便成方字,冬盡爲臘,稱尊二字,就是南面爲君的意思,可見方臘深得廣大農民擁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