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淵叫什麼名字

來源:趣味百科館 3.04W

太師淵叫什麼名字的答案是:臺寺淵或章臺淵。

太師淵叫什麼名字

據記載,太師淵本名“臺寺淵”或稱“章臺淵”,蓋因此淵毗鄰章華寺和章華臺,又因淵中荷花繁盛,又名“荷花淵”。後改名太師淵,是爲了紀念明代宰相張居正。相傳張居正在回鄉養病期間,曾帶領百姓疏浚了丁家臺到臺寺淵的渠道,整治了臺寺淵到白水灘的河道,根治了這一帶的水患,並溝通了沙市與豉湖、長湖、潛江、沔陽的水上運輸,使太師淵一度成爲一個興旺的港口,鄉人爲了紀念張居正,就把臺寺淵改稱太師淵。

當年的太師淵可不是一座景觀湖,而是沙市一域連通四湖水系的一條重要水道,也是城市的一條經濟命脈,清末民初時期的糧食碼頭就設在那裏。自古以來,一艘艘裝滿貨物的木船在這裏進出,外來的商賈在這裏登岸,到章華寺禮佛的香客也是沿着水邊小道入寺。連接太師淵與沙市城區的古道上,騾馬車、板車、人力車、挑夫、行人來來住住,嘈雜的市聲中夾着寺裏的晨鐘暮鼓聲,從早到晚都是那麼喧鬧。

太師淵這個名字的由來,據說與明萬曆年任首輔的張居正有關。《沙市市志·自然地理》上說:明萬曆年間,老梅園的剅眼不通,太師淵一帶常鬧澇災。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告假居家的張居正獲悉此事後,就組織鄉民疏通剅眼,開了一條水溝至白水灘,消除了這一帶的澇患,還溝通了沙市與豉湖、長湖、潛江、沔陽乃至漢口的水路。張居正在朝中任過太師,他爲鄉梓造福,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將這一帶水域叫太師淵。

當然,也有人說不是那麼回事,清人王百川就在《沙市志略》中說:“今訛名太師淵,蓋“臺寺”之僞也”,他認爲淵名是與章臺寺有關。其實,即使是當初叫錯了也沒什麼關係,至今沙市人還是知錯不改,章華寺後的一座公園現被稱作太師淵公園,寺前的一條路被稱作太師淵路,這說明古今沙市人都是懂得感恩的,這也是淳厚民風使然。

大樹、荷塘、小橋——盼景觀成型

斗轉星移、歲月如梭,太師淵在歷史進程中洗淨了鉛華。解放前這裏是一片水漬荒灘,亂墳崗,建國後有一段時間被挖爲魚塘。現在的太師淵雖經過修葺,植草種樹,成爲附近居民的休閒之處,但亭臺寥寥無幾,大樹、荷塘、小橋佈局分散,一片蕭肅。

站在水塘邊,遙望章華佛地,香火繚繞,遠觀烈士陵園高塔聳立,如能整體規劃修繕,會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旅遊勝處。

75歲的秦大爺,在太師淵公園打太極拳已有八年,他見證了這裏的變化。曾幾何時,這裏有向日葵,鬱金香。現在的太師淵公園還是三年前拆違以後在臨街的空地栽了一些樹,其他拆違後的空地長滿了野草,除了偶爾有人來除一下草,至今還是老樣子。

每到夏天,公園裏的池塘長滿了荷花,一池荷塘藕色,賞花的人流連忘返,可是湖邊的違建卻大煞風景。太師淵公園周圍居住着至少10萬居民,每天早、晚來公園鍛鍊、遊玩、放風箏的市民絡繹不絕,是市民消夏度暑的好地方。一到傍晚,露天廣場舞、交誼舞人氣聚集,大家自帶燈具音響,自得其樂。這裏若有統一的遮風擋雨處,定能爲豐富市民娛樂生活提供方便。如這裏規劃修繕好了,大家能在曲徑迴廊處賞月、小橋流水處觀魚,豈不美哉。

太師淵,等待着規劃提檔升級。樹下有長凳、荷塘映月色、小橋流水如畫、茅草亭下讀書的整體公園畫卷令人浮想聯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