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順序

來源:趣味百科館 5.33K

三皇順序有四種說法:

1、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

2、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

3、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

4、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

五帝順序有三種說法:

1、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出自《資治通鑑外紀》。

2、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出自《大戴禮記》。

3、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出自《呂氏春秋》。

三皇五帝順序

三皇: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名號,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河圖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與(北)極同道”。天地初開便有天皇,且與北極同道,其身份極崇高。《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過久古,杳杳冥冥,所謂事有不可盡究,物有不可臆言。”後著作在原始意義上的遠古三皇基礎上增補了前後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後三皇之分,合爲九皇。

三皇五帝順序 第2張

五帝:

“帝”原指五方上帝,戰國後(有說是兩漢)才附以人間歷史人物之名替入。五方天神合稱爲五帝的神話。《周禮·天官》“祀五帝”,爲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葉光紀。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爲五方神,即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顓頊、中央黃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