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死後墨家分爲多少派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4W

墨子死後墨家分爲多少派的答案是:三派

墨子死後墨家分爲多少派

墨子死後,墨家分成三派,有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因三派所傳的學說不同,後人在彙編此書時,便把三派所傳之學分上、中、下三篇並列,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非儒》篇,有的認爲不是墨家學派的作品,有的認爲是墨家學派的著作,成書年代較晚。第三組是《經》上下、《經說》上下、《大取》、《小取》共6篇,又稱《墨經》或《墨辯》,有的認爲是墨子所作,多數學者認爲是後期墨家的作品。第四組是《耕柱》、《貴義》、《公孟》、《魯問》、《公輸》並5篇,記載了墨子的言行,是墨子弟子所記,成書年代較早,是研究墨子的可靠資料。第五組是從《備城門》到《雜守》共11篇,講的是守城兵法。有的認爲是墨子弟子記載墨家的軍事思想史料,有的認爲是漢人作品。

墨子(生卒年不詳) ,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爲核心,以節用、尚賢爲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爲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爲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墨子曾學習儒術,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爲儒家的主要反對派。據說楚王曾計劃攻宋,墨子前往勸說楚王,並在與公輸盤的模擬攻防中取得勝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與主張見墨家。

清朝學者汪中治墨學,他將墨子與孔子平視,認爲“孔子魯之大夫也,而墨子宋之大夫也,其位相埒”。墨子與孔子有相當程度上的差異。孔子主張久喪厚葬,對祭祀非常重視,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是針對祭祀的說明。墨子一生過着簡樸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張“節用,節葬,非樂”,他的弟子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