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的由來

來源:趣味百科館 2.47W

江湖是古代春秋時期道家哲學發明用詞,在中國文化中有多重引申含義。江湖的本意是指廣闊的江河、湖泊,後衍生出“天下”的意思,與河流、湖泊就沒有關係了,此詞最早見於《莊子·大宗師》:“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江湖的由來

後來也泛指古時不接受當權控制指揮和法律約束而適性所爲的社會環境

因此,江湖一詞逐漸演變成較爲多面或特定的用語。

江湖兩字拆開各自可指地理上的三江五湖,“江湖”兩字成一對詞。

在中國文化中另有指涉的意涵,如《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中的江湖指的即是廣闊逍遙的適性之處;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的江湖則用來指民間社會,有與朝廷相對的意思。

也因爲高人隱士不甘於受朝廷指揮控制,鄙棄仕途,以睥睨傲然之情,逍遙於適性之所,所以江湖也被近代武俠小說,引爲豪傑俠客所闖蕩的社會。

因爲武俠小說裏的那種刀光劍影的生活並非正常的生活秩序,現今社會也唯有以暴力衝突爲常態的黑道生態貼近所謂的江湖,也因此,江湖一詞已演變成較爲負面或特定的用語,如“混江湖”,意指混黑道;“老江湖”,喻見多識廣之負面人物;“江湖險惡”,指是非紛擾之地等。

而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意指人身處在特定環境中,因顧及周圍人事的壓力,常做出非出於己願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