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琉璃工藝品

來源:趣味百科館 2.17W

用低熔點的玻璃製成的工藝品。又稱料器。琉璃古稱瑠璃、流離、吠瑠璃、璧琉璃、毘琉璃等,釋義不一。據《翻譯名義集》和《漢書》等記載,琉璃原爲梵語,漢代名璧琉璃,爲寶石名稱,青色,瑩澈有光,光彩紛繁陸離,因而得名。當時主要產於大秦(古羅馬帝國)、罽賓(今克什米爾一帶)等國。但《魏書》等記載,瑠璃是以礦石冶煉成的有色透明玻璃,又稱頗黎、玻瓈。現在,琉璃是中國傳統玻璃的泛稱,以區別於從國外引進的現代玻璃。山東淄博和北京是中國琉璃工藝品的傳統產區。

什麼是琉璃工藝品

沿革

中國琉璃歷史久遠。西安出土了西周時期的淺綠色的琉璃珠。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琉璃已用於制碗、巵(盛酒器皿)、硯匣、屏風以及大量的佛像身上的裝飾品。隋唐時期,琉璃品種多,用途廣,除了製成碗、瓶、盤外,還用於門、窗、屏風的裝飾。唐代後期,婦女以琉璃爲釵(髮髻上的首飾)、釧(手鐲),直至宋代紹熙年間(1190~1194)仍然流行。山東博山出土了元代後期銀子市琉璃爐址。元代宮廷手工藝作坊也設罐玉局,爐址可能在大都(今北京),生產模仿玉石的琉璃。明代,宮廷御用監在博山顏神鎮設琉璃作坊,燒造青帘(青色琉璃珠串成的簾子)等。雲南昆明和永昌的琉璃在明代也很著名,有黑、白、紅、鵝黃、鴨綠等色,品種以圍棋子爲主。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宮廷在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下設玻璃廠,生產杯、碗、瓶、盤及鼻菸壺等,玻璃廠的原料和匠師來自博山、廣州等地。琉璃的色彩有玻璃(透明)、珍珠(乳白色)、凝脂(羊脂)、霽雪、藕粉、紅、藍、紫、黃、綠、金星等10多種,至乾隆年間(1736~1795)已達20多種。

工藝

博山傳統琉璃的原料來自周圍山區,主要有馬牙石、紫石、硝以及銅、鐵、丹鉛等屬鉀鈣玻璃,但現在多來自外地屬鈉玻璃。各種原料(稱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方,裝入硝罐,放入爐內熔融,達到1400~1500℃時即成琉璃熔液(稱熟料)。彩色琉璃的傳統配方以銅、鐵、鉛、鈷等金屬顯色。20世紀初,採用西方玻璃工藝,以純鹼爲助熔劑。

製造實心琉璃工藝品時,用鐵杖從爐內挑出琉璃熔液,然後以滴、纏、戛、揉、點、引旋等技藝或模型澆注。製造空心琉璃工藝品,主要以鐵管(又稱吹筒)下端粘取琉璃熔液,用口運氣吹成。吹制時,手不斷旋轉,急緩得宜,使熔液不流不凝;吹氣之力要壯弱相調。用力過大,則器皿破裂;用力過小,則器形不正。同時以剪刀作爲造型的工具,或引長,或截短,或拗曲,或突高,或低凹。此外,還有工藝獨特的套料。它是在器皿胎地(一般爲白色)上,按照圖案粘以彩色琉璃,然後利用碾玉技藝,將彩色琉璃琢碾成圖案,製成兩種色彩或多種色彩的器皿。乾隆年間,套料作品流傳國外,並被稱爲乾隆琉璃。

品種

傳統的品種有首飾、燈具、屏風、念珠、圍棋子、魚缸、花瓶、鼻菸壺、鳥獸、花球等。20世紀以來,又有花插、花果、掛屏、盆景以及模仿白玉、珊瑚、孔雀石等玉石的人物、鳥獸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