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澤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9W

意思是:濡:沾溼;澤:唾液或汗水。水乾了,魚吐沫互相潤溼。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相濡以澤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相濡以澤

成語發音:xiāng rú yǐ zé

成語解釋:濡:沾溼;澤:唾液或汗水。水乾了,魚吐沫互相潤溼。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成語出處:清·曾國藩《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噓枯養瘠,相濡以澤。”

成語繁體:相濡以澤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指互相幫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 相濡以沫  相濡相呴 查看更多相濡以澤的近義詞>>



相濡以沫的意思是什麼

“相濡以沫”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指在困境中的魚爲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溼對方的身體。後用來指夫妻感情,也可用於朋友。比喻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出處:戰國時期莊子的《莊子·內篇·大宗師》。

後面還有一句“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泉水乾了,魚吐沫互相潤溼,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裏去更自由。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有時不妨放棄執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這句是出自戰國時期莊子的《莊子·外篇·天運》。

擴展資料

莊子在這裏以魚例比,精闢表述了“道”通其變的觀點。

對此句的理解,可以聯繫“家貧出孝子”和“亂世顯忠臣”。我們在表揚孝子和讚頌忠臣的同時,我們忽視了“家貧”和“亂世”。同樣的,兩條魚之所以需要“相濡以沫”,因爲泉水乾涸了。

“相忘於江湖”的意思,不是說曾經相識的彼此因爲感情或其它因素而斷絕聯繫。而是指兩個不包含愛或恨等感情色彩的陌生人。這句話裏的“忘”,是中國古人表達關於陰陽、矛盾時的一種慣用手法。

類似的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中的”仁“。這裏的”仁“同樣不是指仁慈,而是指一視同仁,平等的對待。”以萬物爲芻狗“也可以說成是以萬物爲璞玉。這種通過互相對立的兩個屬性之一來表達統一整體的表示方法是古人常用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濡以沫”是什麼意思

相濡以沫

拼音 xiāng rú yǐ mò

解釋 濡:沾溼;沫:唾沫。泉水乾了,魚吐沫互相潤溼。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出處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近義詞 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反義詞 自私自利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

兩條魚被困在車轍裏面,爲了生存,兩條小魚彼此用嘴裏的溼氣來喂對方。 這樣的情景也許令人感動,但是, 這樣的生存環境並不是正常的,甚至是無奈的。對於魚兒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海水終於漫上來,兩條魚也終於要回到屬於它們自己的天地,最後,他們,相忘於江湖。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的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能夠忘記的魚,或許是最快樂的。而如果有其中一條魚不能忘記呢?

對於人,對於感情或許也是如此吧。

相濡以沫,有時是爲了生存的必要或是無奈。

“相濡以沫”,或許令人感動;而“相忘於江湖”則是一種境界,或許更需要坦蕩、淡泊的心境吧。

能夠忘記,能夠放棄,也是一種幸福

“涸澤之鮒,相濡以沫”是什麼意思?

“涸澤之鮒,相濡以沫”意思是:兩條魚被困在乾涸了的沼澤裏面,爲了生存,兩條小魚彼此用嘴裏的溼氣來喂對方。

“涸澤之鮒”【hé zé zhī fù】:水乾了的沼澤裏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相濡以沫”【xiāng rú yǐ mò】:泉水乾了,魚吐沫互相潤溼。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譯文:泉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氣來取得一點溼氣,以唾沫相互潤溼,使得彼此得以繼續生存,不如忘記彼此的存在,自由地在江湖之中暢遊。

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另有“涸轍之鮒”(hé zhé zhī fù):水乾了的車溝裏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處】:《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譯文:莊周昨天來,路上聽到呼喊的聲音,四面張望,看見乾涸的車轍中有一條鯽魚。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