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擊勞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39W

意思是: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以逸擊勞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以逸擊勞

成語發音:yǐ yì jī láo

成語解釋: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成語出處:《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爲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成語繁體:以逸撃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以佚待勞  以逸待勞 查看更多以逸擊勞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敬業畏直搗江都,必將邀我中路,吾今乘勝進,又以逸擊勞,破之必矣!★《新唐書·魏元忠傳》



以逸擊勞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以逸擊勞

【標準發音】:yǐ yì jī láo

【繁體寫法】:以逸擊勞

【以逸擊勞是什麼意思】: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以逸擊勞成語接龍】:不知所以 → 以逸擊勞 → 勞師動衆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yǐ yì jī láo】採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爲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對應近義詞】:以佚待勞、以逸待勞

【以逸擊勞的造句示例】:

敬業畏直搗江都,必將邀我中路,吾今乘勝進,又以逸擊勞,破之必矣!《新唐書·魏元忠傳》

以逸待勞是什麼意思?

以逸待勞[yǐ yì dài láo]

釋義:多指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後乘其疲勞,戰而勝之。

出處:《後漢書·馮異傳》:“夫攻者不足;守者有餘;今先據城;以逸待勞;非所以爭也。”

翻譯:如果進攻不足;固守有餘;現在先佔據城;以逸待勞;而不是爭論的。

例句:我軍應充分休息,然後以逸待勞,殲滅來犯之敵。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以逸擊勞[yǐ yì jī láo]

釋義: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爲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翻譯:現在羌人企圖進犯敦煌、酒泉,整頓兵馬,練戰士,因爲要他到,坐得引誘敵人的戰術,以逸擊勞,取勝的原則。

2、按兵不動[àn bīng bù dòng]

釋義: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出處:《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後反。趙簡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其佐多賢也!’趙簡子按兵而不動。”

翻譯:趙簡子將要襲擊衛國;派史默去看的。約定一個月;六月,然後返回。趙簡子說:‘爲什麼這麼久了?”史默說:‘……他的僚佐大多賢人啊!’趙簡子才按兵不動。

例句:反腐敗鬥爭已在各單位普遍展開,只有個別單位遲遲按兵不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的意思解釋 以逸待勞造句 近義詞反義詞

以逸待勞的意思: [yǐyìdàiláo]

在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軍疲勞時出擊取勝。《孫子兵法·軍爭》:“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以逸待勞百科解釋:

以逸待勞,多指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後乘其疲勞,戰而勝之。原作“以佚待勞”。《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若未可入,則深壁高壘,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的詳細解釋: 以逸待勞 [yǐ yì dài láo]

逸:安閒;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他踞了碉樓,~,我們倒難以刻期取勝。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以逸待勞的近義詞: 以逸擊勞,按兵不動,一張一弛,用逸待勞,養精蓄銳,逸以待勞以逸待勞的反義詞: 疲於奔命以逸待勞的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夫攻者不足;守者有餘;今先據城;以逸待勞;非所以爭也。”

以逸待勞典故:

西漢末年,隴甘軍閥隗囂脫離劉秀,去投靠在四川稱帝的公孫述。劉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結果反被隗器打敗。

劉秀再派徵西大將軍馮異,前去佔領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將行巡立刻去枸邑搶佔有利地形。馮異的部將們知道後,都勸馮異不要和行巡大軍作戰。馮異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必須搶佔枸邑‘已逸待勞’。”馮異命令部隊急行軍,搶在行巡之前,佔領了枸邑。馮異嚴密封鎖消息,緊閉城門,偃旗息鼓,讓將士們休整。行巡的部隊急匆匆地剛趕到城下,城樓上突然鼓聲大作,亮出了馮異的帥旗。行巡的軍隊毫無防備,嚇得四下逃竄。馮異大開城門,領兵衝出城來,大敗敵軍。

讓自己的軍隊養精蓄銳,以等候從遠方趕來的敵軍,以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稱爲“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造句:

1、在游擊戰爭中,我軍常常以逸待勞,以少勝多,把遠道而來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2、我軍應充分休息,然後以逸待勞,殲滅來犯之敵。

3、由於球場離我們很近,大家以逸待勞贏得了比賽。

4、打仗,如能有效地運用“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等軍事策略,就可以克敵制勝。

5、這次戰鬥我們採取的是以逸待勞,以衆對少的戰術,可以說是穩操勝算了。

6、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

7、一張一弛的近義詞是以逸待勞、休養生息。

8、他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等待最佳時機來臨才採取行動。

9、在決賽之前,老師囑咐大家要注意保存體力,以逸待勞,結果獲勝。

10、面對遠來疲憊的對手,我隊則是以逸待勞,從容應戰。

11、佔據高地,以逸待勞,主動回擊,以制服來犯之敵。

12、此法優點:以逸待勞,守株待兔,有成就感。

13、穩坐網中的蜘蛛,以逸待勞地等候獵物上門。

14、他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等待最佳時機來臨才採取行動。

15、我現在可以以逸待勞,測試通過而我幾乎沒做任何事情。

“以逸待勞”是什麼意思?

以逸待勞,多指作戰時採取守勢,養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後乘其疲勞,戰而勝之。原作“以佚待勞”。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孫武《孫子兵法之軍爭篇》。

《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唐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若未可入,則深壁高壘,以逸待勞。”【古兵法原文】困敵之勢,不應戰;損剛益柔。【原文今譯】使敵人的勢力損耗,不需使用武力;敵方剛強之勢消耗了,我方的力量自然就會增強。

“以逸待勞”在現代經商賺錢之中也是經常用到的一計。利用此計需要經營者心理承受能力好,在和對手進行鬥智鬥勇的過程中,要耐得住時間,耐得住各種各樣的誘惑和小恩小惠,保持良好的自我狀態,才能取得自己真正的需求。在生意場中,甘願妥協退步,不是目的,而是以退步贏得時機,休息靜思,想出奇招,也使自己獲益。因爲必須的退步是換來更大的利益,萬不可在經營不利的情況下,盲目行事與對手硬拼,定要停下來尋找機會,等待時機,再來競爭,反敗爲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