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9W
取而代之是什麼意思

取而代之”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這個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原文節選: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樑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譯文:

秦始皇遊覽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要滿門抄斬的!”

但項梁卻因此而感到項籍很不一般。項籍身高八尺有餘,力大能舉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很敬畏他了。

成語故事:

楚霸王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代,他小小年紀,就已經非常勇敢了。他的叔父項梁覺得這個孩子是個可造就之材,所以從小就培養他,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爲國家的棟樑。項梁爲他請來名師教他讀書,但是項羽學過一陣子之後就厭倦了。他天天跑出去和其他孩子舞刀弄劍,項梁又給他請來有名的劍術老師教他習劍,但是不久他又覺得舞刀弄劍也沒有意思了。

項梁看侄子學無所成,非常生氣,就把項羽找來嚴厲地訓斥了一番。可是項羽一點兒也不服氣,他理直氣壯地說:讀書不過是記個名姓罷了,劍術學得再好,也只能對抗個人。我不願學習這些,我要學習的是領兵打仗的本領。”項梁聽了,覺得這個孩子有大志,心裏很高興,就教他學習兵法。

那時候,秦始皇滅了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建立了統一強大的秦朝。他爲了宣揚威德,進一步鞏固統治,經常到全國各地巡遊。一次,秦始皇南巡會稽,當他的車馬儀仗浩浩蕩蕩、威風凜凜地經過南江時,人們都在大路兩旁駐足觀看,少年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也在其中。就在這時,項羽忽然指着秦始皇對他的叔父說:我可以奪取他的地位取代他。 ”

項梁聽了,嚇得變了臉色,急忙伸手捂住項羽的嘴,小聲責備他道:這可不能亂說,你難道不怕咱們全族上上下下都被殺頭嗎。”可是在心裏,項梁卻也暗暗讚賞他這個小侄子的膽識。其實項梁看到秦始皇濫用民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也覺得秦朝的氣數將盡,早在心裏盤算着怎樣推翻秦朝、恢復楚國的事,不過他從沒有流露罷了。自從這件事情之後,項梁就更加用心栽培項羽了。

後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項梁和項羽也在會稽殺死當地太守,舉旗響應。他們帶領義軍轉戰南北,把秦軍打得大敗,最後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直搗秦朝都城咸陽,秦王子嬰出城投降,之後,項羽自立爲西楚霸王。

成語寓意:

西楚霸王順應形勢,連同其他反秦力量一起推翻了秦王朝,實現了自己取而代之的理想。這一方面是形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他實力的體現。因此,一個人能否取代別人,成爲更受他人認可的人,實力往往是決定性的因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