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56W

意思是:運用智謀,憑藉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草船借箭

成語發音:cǎo chuǎn jiè jiàn

成語解釋:運用智謀,憑藉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回目:“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成語繁體:艸舩借箭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借他人的力量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22章:“‘三國’上諸葛亮草船借箭,不就是事先算好了麼!”



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

三國時期,孫權和劉備聯合對抗入侵的曹操。孫權的部下週瑜和劉備的部下諸葛亮便要合作一起抗敵。可是,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能,要找個機會除掉他。

周瑜對諸葛亮說軍中的箭不夠用,請他在十天內造十萬枝箭。這根本是沒有可能辦到的。怎知,諸葛亮竟然一口答應,還說十天太多了,他保證三天之內就可以完成。如果交不出,還自願受軍法處分。

諸葛亮接受了命令後,準備了二十隻船,停在江邊,每隻船上載有三十個士兵,船的兩旁放滿一捆捆稻草,並用布蓋。一天、兩天過去了,諸葛亮都沒有行動。到了第三天的深夜,江上忽然瀰漫?大霧。諸葛亮終於行動了。

他率領船隊向曹操的軍營駛去。船隊駛近曹營後一字排開,士兵擂鼓吶喊。曹操聽見戰鼓雷鳴,人聲鼎沸,便走到江邊察看。他只見江面被大霧濃罩,白濛濛一片。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命令一萬個弓箭手不斷向江中射箭,希望亂箭能擋住敵軍。

太陽出來了,霧漸漸散去,諸葛亮下令收隊。大家一看,船上的稻草已經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箭,一共有十多萬枝!周瑜知道諸葛亮用這方法得到大批箭,不禁大嘆:「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他的確比我高明!」

擴展資料:

事實真相

一、史書原文

據《三國志》記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

二、裴松之註文

《吳歷》曰: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濡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爲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亂髮。

權行五六裏,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權爲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

《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着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三、還原歷史

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

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裏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但《魏略》卻不是這個說法。它說孫權不是乘輕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沒有說弓弩不得妄發,而是下令射箭。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意思

意思:三國典故,表現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讀音:草船借箭 [cǎo chuán jiè jiàn]。

典故: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主要描述周瑜爲陷害諸葛亮,要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

諸葛亮算定了大霧之日,便借子敬二十隻草船駛往曹營,曹操因疑霧中有埋伏,便令以亂箭射之。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輕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近義詞:

借刀殺人 [jiè dāo shā rén]

釋義: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引證:鳳姐雖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發脫二姐,用~之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

出處:明·汪廷訥《三祝記·造陷》:“恩相明日奏(範)仲淹爲環慶路經略招討使;以平(趙)元昊;這所謂借刀殺人。”

例句:曹操爲了奪取大權苦思冥想,終於找到一個~的辦法來除掉心腹大患。

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的著名典故,是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到十萬餘支箭,立下奇功。由此,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後人的讚美,因而衍生了許多成語趣聞、戲劇表演。

但在《魏略》中,所謂“草船借箭”卻是孫權所爲。

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魏略》說孫權不是乘輕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沒有說弓弩不得妄發,而是下令射箭。

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

草船借箭是什麼意思?

《草船借箭》講的是周瑜故意爲難諸葛亮,讓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在三天內用幾條草船借到了十萬餘支箭,立下奇功的故事。

起因:周瑜嫉妒諸葛亮,想借機害死他。周瑜要求諸葛亮十天內造十萬支箭,並且要他立下軍令狀,如果完不成就得處死。

經過: 諸葛亮在船上扎滿稻草人,故意在霧天靠近曹營。曹軍誤以爲諸葛亮來襲,紛紛射箭,諸葛亮的稻草人上插滿了箭。

結果:諸葛亮三天便將十萬支箭如數交付給周瑜,周瑜自嘆不如。

有關的歇後語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諸葛亮草船借箭——神機妙算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塗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錯了

草船借箭——有誤(霧)

草船借箭——曹操多疑

草船借箭——機智孔明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草船借箭——有借無還

草船借箭——巧用天時

草船借箭什麼意思?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周瑜派來的五百個軍士正好來到江邊搬箭。

每條船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總共有十萬多支。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

由此,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後人的讚美,因而衍生了許多成語趣聞、戲劇表演。

擴展資料:

還原歷史

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

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裏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