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公如家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3.07W

意思是:憂:憂慮。憂慮國事,就像憂慮家事一樣

憂公如家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憂公如家

成語發音:yōu gōng rú jiā

成語解釋:憂:憂慮。憂慮國事,就像憂慮家事一樣

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楊洪傳》:“洪少不好學問,而忠清款亮,憂公如家。”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憂國如家 查看更多憂公如家的近義詞>>



表示擔憂的詞語

表示擔憂的詞語:

【安枕而臥】:放好枕頭睡大覺。比喻太平無事,不必擔憂。

【池魚之慮】:指擔憂無端受累遭災。

【分憂代勞】:分擔憂愁,代替操勞。

【高枕無事】:墊高了枕頭睡覺,無憂無慮。比喻平安無事,不用擔憂。

【掛腸懸膽】:形容擔憂,放不下心來。

【焦心勞思】:形容人非常操心、擔憂。

【揪心扒肝】:指人極度焦慮,異常擔憂。

【漆女憂魯】:魯穆公時國事危急,漆室之女對國家深感憂慮。指不當政的人對國事擔憂。

【司馬牛之憂】:司馬牛:名耕,孔子的學生。司馬牛因爲沒有兄弟而憂愁。比喻對孑然一身、孤立無援的擔憂。

【替古人擔憂】:爲古人所遇到的困難、危險擔憂、發愁。比喻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

【通憂共患】:共同承擔憂患。

【憂讒畏譏】:擔憂被讒言中傷。

【憂公如家】:擔憂公事,就像擔憂家事一樣上心。

【憂國憂民】:爲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憂民憂國】:爲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形容擔心.的成語

提心吊膽

惶恐不安

驚慌失措

手足無措

心驚膽戰

侷促不安

憂慮重重

憂心忡忡

擔驚受怕

驚恐萬狀

心有餘悸

惴惴不安

夜不能寐

寢食不安

惶惶不可終日

疑心生暗鬼不足爲慮不值得憂慮擔心。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衛臻傳》:“且合肥城固,不足爲慮。”

擔驚忍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做買賣的擔驚忍怕,眼見得疏林老樹噪昏鴉。”

擔驚受恐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爲兵戈擔驚受恐。”

擔驚受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水滸傳》第三五回:“你們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處,不擔驚受怕,我卻有一條妙計,只是難教你。”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爲兵戈擔驚受恐。”

吊膽提心提心吊膽。形容非常擔心或害怕。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一個個擦拳磨掌,吊膽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話。”

翻腸攪肚形容內心極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出處:楊朔《雪花飄飄》:“不過也怪,自從部隊逼近下花園,百歲忽然翻腸攪肚的想念起爹爹來了。”

分心掛腹形容十分掛念。

出處:《宋書·王僧達傳》:“山川險阻,吉凶路塞……分心掛腹,實亦私苦。”

蜂迷蝶猜比喻男子對女子的思慕。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丞相教女》:“絳羅深護奇葩小,不許蜂迷蝶猜。”

蜂識鶯猜比喻男子對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出處:元本·高明《琵琶記·牛相教女》:“絳羅深護奇葩小,不許蜂識鶯猜。”

掛肚牽腸極言牽掛,掛念。

出處:《白雪遺音·嶺兒調·從別後》:“從別後……心兒裏掛肚牽腸,廢寢忘食。”

掛肚牽心牽:牽掛。形容憂慮不安的心情。

寒泉之思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出處:《詩經·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寒心消志形容擔心憂慮。同“寒心銷志”。

出處:《梁書·武帝紀下》:“聯寒心消志,爲日久矣,每當食投箸,方眠徹枕,獨坐懷憂,憤慨申旦,非爲一人,百姓故耳。”

寒心銷志形容擔心憂慮。同“寒心消志”。

出處:漢·鄒陽《上書吳王》:“始孝文皇帝據關入立,寒心銷志,不明求衣。”

何患無辭何患:哪怕;辭:言辭。哪裏用得着擔心沒有話說呢?常與“欲加之罪”連用,表示壞人誣陷好人時,無端捏造罪名,還說得振振有詞。

出處:《左傳·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後顧之憂顧:回頭看。來自後方的憂患。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後方發生問題。

出處:《魏書·李衝傳》:“朕以仁明忠雅,委以臺司之寄,使我出境無後顧之憂。”

患得患失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處:《論語·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兼葭秋水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焦心勞思形容人非常操心、擔憂。

出處:宋·司馬光《進五規狀·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

驚心吊膽形容十分害怕或擔心。

刻骨銘心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出處: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恐遭物議物:這裏指人;議:議論。擔心遭到衆人的非議。

出處:《梁書·謝幾卿傳》:“時左丞庚仲容亦免歸,二人意志相得,並肆誕縱,或乘露車歷遊郊野,既醉則執鐸輓歌,不屑物議。”

銘心刻骨刻寫在心上骨上,形容記憶深刻,難以忘記。

出處: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銘心鏤骨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

暮雲春樹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出處: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念茲在茲念:思念;茲:此,這個。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出處:《尚書·大禹漠》:“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捏一把汗因擔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緊張的心情。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趙姨娘正因彩雲私贈了許多東西,被玉釧兒吵出,生恐查詰出來,每日捏一把汗打聽信兒。”

杞國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

杞國之憂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

杞人憂天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出處:《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杞人之憂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

杞天之慮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亦省作“杞慮”。

牽腸割肚①形容非常想念。②形容內心悲痛如刀割。

出處:元·白樸《小石調·惱煞人》曲:“爲憶小卿,牽腸割肚,悽惶悄然無底末。”

牽腸掛肚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可怎生將俺孩兒一時勾去,害的俺張善友牽腸割肚。”

牽腸縈心猶牽腸掛肚。

出處:葉聖陶《線下·一個青年》接信後竟置之不答,那種牽腸縈心的期待不將把血管都絞破麼!”

切切在心切切:形容情意懇切真摯。牢牢地記在心裏。形容殷切的思念。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十一回:“不期被住持爺知覺,施惻隱之心,釋放我等,又賜諸弟兄財物,至今感佩不忘。小人切切在心,報恩無地。”

寢食不安睡不好覺,吃不好飯。十分憂慮擔心的樣子。

出處:《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肉顫心驚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出處:《三國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肉跳神驚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出處:老舍《神拳》第三幕:“知縣肉跳神驚坐立不安。”

肉跳心驚心裏吃驚,身上肉跳。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不知怎麼,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食不下咽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出處: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霽雲(南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嚥。’”

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七回:“衆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聞聲相思聲:名聲。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出處:《鬼谷子·內揵》:“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不御,遙聞聲而相思。”

心驚肉跳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不知怎麼,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心驚肉戰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同“心驚肉跳”。

懸腸掛肚形容掛念之深切。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只爲父親這一事,懸腸掛肚,坐臥不安。”

懸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七回:“衆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楊朱泣岐常引作典故,用來表達對世道崎嶇,擔心誤入歧途的感傷憂慮,或在歧路的離情別緒。

出處:《荀子·王霸》:“楊朱哭衢途曰:‘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謂在十字路口錯走半步,到覺悟後就已經差之千里了,楊朱爲此而哭泣。

庸人自擾自擾:自找麻煩。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出處:《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憂心忡忡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出處:《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憂心悄悄憂慮不安的樣子。

憂心如焚如焚:象火燒一樣。心裏愁得象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出處:《詩經·小雅·節南山》:“憂心如焚,不敢戲談。”

輾轉反側輾轉:翻來覆去;反側:反覆。翻來覆去,睡不着覺。形容心裏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惴惴不安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處:《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慄。”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自尋煩惱自找的煩悶苦惱。意思是,本來不該有煩悶苦惱。

出處:巴金《家》六:“他不能夠說服她們,他又何必自尋煩惱,浪費精力呢?”

坐臥不安坐着躺着都不安寧。形容因憂愁恐懼而不安的樣子。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自從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

坐臥不寧坐着躺着都不安寧。常形容心緒煩亂。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各事冗雜,亦難盡述,因此忙的鳳姐茶飯無心,坐臥不寧。”

坐臥針氈猶言如坐鍼氈。形容很不安寧。

出處:明·陳與郊《義犬》第四齣:“狄靈慶得命回家,十分僥倖,只是心魂恍惚,坐臥針氈。”

替古人擔憂爲古人所遇到的困難、危險擔憂、發愁。比喻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談的吊眼淚,替古人耽憂,這些都是虛,他若唱的我眼淚出來,我纔算他好戲子。”

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

母愛真摯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欲:要;患:憂愁,擔心;辭:言辭,指藉口。要想加罪於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隨心所欲地誣陷人。

出處:《左傳·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提心吊膽】:tí xīn diào dǎn,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擔心或害怕。

【吊膽提心】:diào dǎn tí xīn,提心吊膽。 形容非常擔心或害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擔心或害怕。

【受怕擔驚】:shòu pà dān jīng,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擔心害怕。

【擔驚受怕】:dān jīng shòu pà,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擔心害怕。

【擔驚受恐】:dān jīng shòu kǒng,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擔心害怕。

【懸心吊膽】:xuán xīn diào dǎn,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作謂語、定語;指擔心或害怕。

【擔驚忍怕】:dān jīng rěn pà,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擔心害怕。

【兩頭擔心】:liǎng tóu dān xīn,指人心掛兩頭,不能平靜。作謂語、定語;指人心掛兩頭。

【心有餘悸】:xīn yǒu yú jì,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厲害。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心裏還害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擔心害怕。

【心掛兩頭】:xīn guà liǎng tóu,指人操心兩頭的事情。作謂語、定語;指人很操心。

【心驚肉戰】:xīn jīng ròu zhàn,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同“心驚肉跳”。作謂語、狀語;形容人極度驚懼恐慌。

【提心在口】:tí xīn zài kǒu,心在口邊,幾乎要跳出來。形容擔心、恐懼。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驚恐時。

【肉跳心驚】:ròu tiào xīn jīng,心裏吃驚,身上肉跳。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作謂語、狀語;指非常害怕。

【寒心銷志】:hán xīn xiāo zhì,形容擔心憂慮。同“寒心消志”。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驚心吊膽】:jīng xīn diào dǎn,形容十分害怕或擔心。作賓語、定語、狀語;用於恐懼時。

【破膽寒心】:pò dǎn hán xīn,嚇破了膽,心爲之寒。形容非常擔心害怕。作謂語、定語;指十分害怕。

【心驚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人極度驚懼恐慌。

【替古人擔憂】:tì gǔ rén dān yōu,爲古人所遇到的困難、危險擔憂、發愁。比喻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作謂語、賓語;指瞎操心。

【心病還用心藥醫】:xīn bìng hái yòng xīn yào yī,心裏的憂慮或戀念成了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才能解決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不足爲慮】:bù zú wéi lǜ,不值得憂慮擔心。作謂語;指不必擔心。

【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心情。

【寒心消志】:hán xīn xiāo zhì,形容擔心憂慮。同“寒心銷志”。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寢食不安】:qǐn shí bù ān,睡不好覺,吃不好飯。十分憂慮擔心的樣子。作謂語、定語、補語;指心煩意亂。

【焦心勞思】:jiāo xīn láo sī,形容人非常操心、擔憂。作謂語、狀語;形容心情憂急。

【肉顫心驚】:ròu chàn xīn jīng,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人極度驚懼恐慌。

【驚心掉膽】:jīng xīn diào dǎn,驚:驚嚇;掉:恐懼,戰慄。形容十分害怕或擔心。作賓語、定語、狀語;用於恐懼時。

【理虧心虛】:lǐ kuī xīn xū,因理由不充分而擔心。作謂語、賓語;指人心虛。

【心病還從心上醫】:xīn bìng hái cóng xīn shàng yī,心裏的憂慮或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心病還須心上醫】:xīn bìng hái xū xīn shàng yī,心裏的憂慮或戀念成了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心病還將心藥醫】:xīn bìng hái jiāng xīn yào yī,心裏的憂慮或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心病還須心藥醫】:xīn bìng hái xū xīn yào yī,心裏的憂慮或戀念成了精神負擔,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擔的因素。

【捏一把汗】:niē yī bǎ hàn,因擔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緊張的心情。作謂語;形容擔心。

【兒行千里母擔憂】: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子女出遠門在外,做母親的心裏總是牽掛不已。形容母愛真摯深厚。作賓語、定語;用於母子關係。

【揪心扒肝】:jiū xīn bā gān,指人極度焦慮,異常擔憂。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患得患失】:huàn dé huàn shī,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看重個人得失。

【吃驚受怕】:chī jīng shòu pà,受驚駭。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擔心害怕。

【池魚之慮】:chí yú zhī lǜ,指擔憂無端受累遭災。作賓語;指擔心。

【肉跳神驚】:ròu tiào shén jīng,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人極度驚懼恐慌。

【杞人之憂】:qǐ rén zhī yōu,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作主語、賓語;多用於勸誡人。

【杞人憂天】:qǐ rén yōu tiān,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缺乏根據的憂慮。

【如釋重負】:rú shì zhòng fù,釋:放下;重負:重擔子。象放下重擔那樣輕鬆。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後的的輕鬆愉快。作謂語、賓語、狀語;指消除緊張的心情。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欲:要;患:憂愁,擔心;辭:言辭,指藉口。要想加罪於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隨心所欲地誣陷人。作賓語、分句;指給人強加罪名。

【憂國哀民】:yōu guó āi mín,擔心國事,爲百姓的安危擔心。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寅憂夕惕】:yín yōu xī tì,寅:寅時,泛指早晨;惕:擔心。多指執政者憂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膽。作謂語、定語;用於統治者。

【何患無辭】:hé huàn wú cí,何患:哪怕;辭:言辭。哪裏用得着擔心沒有話說呢?常與“欲加之罪”連用,表示壞人誣陷好人時,無端捏造罪名,還說得振振有詞。作分句;常與“欲加之罪”連用。

【後顧之憂】:hòu gù zhī yōu,顧:回頭看。來自後方的憂患。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後方發生問題。作賓語;指後方的憂患。

【彷徨歧途】:páng huáng qí tú,猶猶豫豫怕走上岔道。作謂語、定語;指擔心走錯路。

【怕處有鬼】:pà chù yǒu guǐ,越是害怕的地方越是有鬼出現。比喻越擔心的事情越會出現。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恐遭物議】:kǒng zāo wù yì,物:這裏指人;議:議論。擔心遭到衆人的非議。作謂語;害怕受到非議。

【惶惶不可終日】: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作謂語、狀語、定語;形容擔心害怕。

【握兩手汗】:wò liǎng shǒu hàn,形容非常震驚、害怕或擔心。

【撐門拄戶】:chēng mén zhǔ hù,撐:支持;拄:支撐。支撐門戶。指獨立主持或擔當某一方面的工作。作謂語、定語;用於主心骨等。

【替古人耽憂】:tì gǔ rén dān yōu,指不必要的憂慮。作謂語、賓語;指瞎操心。

【杞國之憂】:qǐ guó zhī yōu,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作主語、賓語;多用於勸誡人。

【杞國憂天】:qǐ guó yōu tiān,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作謂語、狀語;指缺乏根據的憂慮。

【杞天之慮】:qǐ tiān zhī lǜ,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同“杞人憂天”。亦省作“杞慮”。作主語、賓語;多用於勸誡人。

【楊朱泣岐】:yáng zhū qì qí,常引作典故,用來表達對世道崎嶇,擔心誤入歧途的感傷憂慮,或在歧路的離情別緒。

【皇皇不可終日】: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作謂語、狀語、定語;形容擔心害怕。

【致遠恐泥】:zhì yuǎn kǒng nì,致:到達;泥:拘泥。擔心妨礙實現遠大目標。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還顧之憂】:huán gù zhī yōu,還顧:回過頭來照看。指身在前方或在前進過程中,還擔心後方會出現問題或亂子。

【顧內之憂】:gù nèi zhī yōu,顧:照管,照顧。指對後方的憂慮、擔心。作賓語;指後方的憂患。

【憂公如家】:yōu gōng rú jiā,擔憂公事,就像擔憂家事一樣上心。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掛腸懸膽】:guà cháng xuán dǎn,形容擔憂,放不下心來。

憂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憂開頭的成語如下:

1、憂心如焚、憂心忡忡、憂國忘身、憂心悄悄、憂能傷人、憂國忘家、憂國愛民、憂患餘生。

2、憂心如惔、憂形於色、憂公無私、憂國忘私、憂國奉公、憂憤成疾、憂國忘思、憂公如家、憂國憂民、憂盛危明、憂勞成疾。

3、憂國恤民、憂鬱而終、憂公忘私、憂心若醉、憂國哀民、憂喜交集、憂深思遠、憂民憂國、憂患餘生、憂讒畏譏。

含家字的成語、詩歌、俗語

成語:

【愛國如家】凡是熱愛祖國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挨家按戶】挨:依次,順次。一家一戶,戶戶不漏。

【挨家挨戶】每家每戶,戶戶不漏。挨,依次,順次。

【安家落戶】安:安置;落戶:指定居。到一個新地方安家,長期居住。

【安家立業】安置家庭,創立基業或事業。也指長期在一個地方勞動和生活。

【安家樂業】猶安居樂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敗國喪家】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

【敗國亡家】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

【百家爭鳴】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也指不同意見的爭論。百家,這種觀點的人或各種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

【百家諸子】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荀子等。後來對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後纔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白手成家】沒有依恃,而獨立興起的家業或事業。

【白手起家】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白手興家】形容原來無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出一番事業。同“白手起家”。

【出家棄俗】棄:放棄;俗:塵俗。棄捨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單家獨戶】指單獨一家一戶。

【大家風範】大家:舊指有聲望地位的高門貴族。風範:風度、氣派。出自高貴人家特有的氣派。

【大家閨秀】舊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也泛指有錢有勢人家的女兒。

【打家截道】指到人家裏和在路上搶奪財物。

【打家劫舍】劫:強搶;舍:住房。指成幫結夥到人家裏搶奪財物。

【對頭冤家】對頭:冤家、仇人。指仇人。

【兒女親家】指兩家兒女結爲婚姻的親戚關係。

【婦道人家】婦道:婦人應遵守的道德規範。指成年女子。

【發家致富】發展家業,使家庭變得富裕起來。

【歡喜冤家】表示又愛又恨的意思。小說戲曲中多用作對情人或兒女的親熱稱呼。

【家敗人亡】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家常便飯】指家中日常的飯食。也比喻常見的事情。

【家常茶飯】家庭中的日常飲食。多用以喻極爲平常的事情。

【家長裏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家道從容】家道:家庭經濟情況;從容:不緊迫,寬裕。指家庭生活條件充裕。

【家道小康】家道:家境;小康:中等水平。家庭經濟比較寬裕。

【家道中落】家業衰敗,境況沒有從前富裕。

【家家戶戶】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

【家給民足】給:豐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家給人足】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家雞野雉】雉:野雞。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爲家雞,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爲野雞,以示賤近與貴遠。亦比喻風格迥異的書法繪畫等。

【家破人亡】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家貧如洗】家裏窮得象水沖洗過一樣。形容極度貧窮。

【家散人亡】家庭破產,家人死散。同“家破人亡”。

【家徒壁立】徒:只,僅僅。家裏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裏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家無二主】指一家之內,不可以有兩個主人,否則會發生爭吵,不得安靜。

【家學淵源】家學:家中世代相傳的學問;淵源:原指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家世學問的傳授有根源。

【家喻戶曉】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家賊難防】家裏人作賊難以防範。比喻隱藏在內部的壞人不容易防範。

【看家本領】指特別擅長的技能。

【看家本事】指自己特別擅長的本領。

【拉家帶口】帶着一家大小。

【勤儉持家】以勤勞節約的精神操持家務。

【千家萬戶】指衆多人家。

【千金之家】指富豪之家。

【儒家經書】中國儒家學派的經典着作。

【如數家珍】好像數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人亡家破】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四海爲家】原指帝王佔有全國。後指什麼地方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戀家鄉或個人小天地。

【四海一家】四海之內,猶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統。

【身家性命】身家:本人和家庭。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詩禮之家】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宿世冤家】指有前世仇怨。形容積怨很深。也用作暱稱。

【書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書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

【拖家帶口】帶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屬拖累。

【萬貫家財】形容家產極豐。

【萬貫家私】萬貫:上萬貫銅錢。貫:古時穿錢的繩子,既錢穿,也指一串錢,一千文爲一串,稱一貫。形容家產很多,非常富有。

【萬家燈火】家家點上了燈。指天黑上燈的時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無家可歸】沒有家可回。指流離失所。

【萬家生佛】舊時指受百姓愛戴的地方官。

【小戶人家】人口少的人家。舊時也指寒微人家。

【小家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

【攜家帶口】攜帶家眷,指受家眷的拖累。

【小家子氣】小家子:舊指出身低微的人。形容人的言談舉止及做事不大方。

【小家子相】相:相貌,樣子。小戶人家的氣派。

【小康人家】指可以維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小康之家】指可以維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憂國忘家】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冤家對頭】指仇人,仇敵。

【一家眷屬】眷屬:家屬,親屬。比喻出於同一流派。

【冤家路窄】仇敵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願意見面的人偏偏相遇。

【宜家宜室】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一家之言】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論着。

【怨家債主】怨家:仇人。佛教指與我有冤仇的人。

【一家之長】家庭的當家人。

【一家之主】家庭的當家人。

【一家之作】自成一家的着作。

【宜室宜家】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自報家門】戲曲演員一出場先把角色的姓名、家世、來歷介紹給觀衆。指作自我介紹。

【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諸子百家】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個派別,後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

【祖宗家法】封建時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規。

【安國寧家】指治理國家。

【愛國一家】凡是熱愛祖國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保家衛國】保衛家鄉和祖國。

【不識東家】指不識近鄰是聖賢。

【赤手起家】空手發家。

【打家劫盜】劫:搶奪。指到人家裏搶劫財物。

【大家小戶】大家:高門望族;小戶:平民百姓。指各種社會地位的人家。

【富家大室】指廣有財產的大戶人家。

【泛家浮宅】泛:漂浮水上。形容以船爲家,浪跡江湖。

【富家巨室】指廣有財產的大戶人家。

【分家析產】指分家。分割財產,各自過活。同“分煙析產”。

【富室大家】泛稱廣有資財的大戶人家。

【富室豪家】指富貴顯赫家族。

【會家不忙】行家對自己熟悉的事,應付裕如,不會慌亂。同“會者不忙”。

【黑家白日】指白天夜間均是如此。形容某種活動持續不斷而且不分晝夜。

【毀家紓國】毀:破壞,毀壞;紓:緩和,解除。捐獻所有家產,幫助國家減輕困難。

【胡越一家】比喻居地遠隔者聚集一堂。猶言四海一家。

【家傳戶頌】家家戶戶傳習頌讀。同“家傳戶誦”。

【家傳戶誦】家家戶戶傳習誦讀。

【家藏戶有】指家家都有。

【家長禮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同“家長裏短”。

【家常裏短】猶家長裏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家傳人誦】家家戶戶傳習誦讀。

【家財萬貫】萬貫:古代用繩索穿錢,1貫=1000文,錢很多。形容十分富有

【家成業就】建立了家庭,事業也有了成就。

【家道壁立】家道:家庭經濟情況;壁立:四立的牆壁。形容家貧如洗,一無所有,貧困到極點。

【家道消乏】家道:家境,家庭經濟情況。消乏:貧困,空乏。家境貧寒,經濟空乏。

【家煩宅亂】家中上下不得安寧。形容在家裏喧譁吵鬧。

【家反宅亂】形容在家裏喧譁吵鬧。同“家煩宅亂”。

【家驥人璧】喻指優秀人才。

【舊家行徑】指平素一貫的行爲。

【家累千金】指家中極富財產。

【九流十家】先秦到漢初各種學說派別的總稱。

【家貧親老】家裏貧窮,父母年老。舊時指家境困難,又不能離開年老父母出外謀生。

【家破人離】猶家破人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家破身亡】家庭毀滅,自身死亡。

【家人父子】即一家人。

【家生孩兒】舊指奴婢的子女,仍在主人家爲奴。

【家生子兒】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家勢中落】家業衰敗,境況沒有從前富裕。

【家無常禮】指家人之間平居不必拘禮。

【家無斗儲】家裏的糧食儲備不足一斗。形容生活窘迫。

【家亡國破】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家業雕零】家業:家產;雕零:零落。家道衰落。

【家喻戶習】家家通曉,戶戶熟悉。

【家殷人足】家家富裕,人人豐足。

【刻薄成家】刻薄:冷酷無情。用殘忍刻薄的手段發家致富。

【開國承家】指建立邦國,繼承封邑。

【男室女家】指兒女成家

【累世通家】累:接連;通家:世交。世世代代互相交好。

【祿無常家】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破國亡家】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破家敗產】猶言傾家蕩產。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

【破家蕩產】指耗盡家產。

【破家蕩業】指耗盡家產。同“破家蕩產”。

【破家竭產】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同“破家敗產”。

【破家喪產】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同“破家敗產”。

【破家散業】家庭破壞,財產散失。

【破家危國】不但損毀自己的家庭,而且危害國家。

【破家爲國】爲了國家,不惜損毀自己的家庭。

【破家鬻子】鬻:賣。家族毀壞,賣兒賣女。比喻困苦之極。

【棄家蕩產】猶傾家蕩產。全部家產都被弄光了。

【棄俗出家】棄:放棄;俗:塵俗。放棄世俗出家爲僧尼。

【人足家給】同“人給家足”。人人飽暖,家家富裕。

【詩家三昧】指作詩的訣竅。

【詩禮傳家】指世代皆讀書習禮。

【詩禮人家】世代讀書以傳統封建禮教爲行爲準則的人家。

【夙世冤家】夙世:前世。指有前世仇怨。形容積怨很深。也用爲暱稱,表示親愛。

【無家可奔】沒有家可回。指流離失所。同“無家可歸”。

【無家無室】指孤身一人,無妻小。

【徇國忘家】指爲國盡忠而不顧家庭的得失。

【謝家寶樹】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謝家活計】喻指賦詩。

【修身齊家】指修養自身,理好家政。

【憂公如家】擔憂公事,就像擔憂家事一樣上心。

【憂國如家】憂慮國事,就像家事一樣懸掛在心裏。

【有家難奔】由於種種原因,有家卻不能回去。

【冤家路狹】指仇人或不願意相見的人,偏偏容易碰見,來不及迴避。

【一家無二】指一家之人沒有兩樣。

【於家爲國】爲國家爲人民。

【一家一火】指所有家當什物。

【一家之辭】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論着。同“一家之言”。

【一家之論】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論着。

【一家之說】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論着。

【一家之學】自成一家的學派。

【自出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左家嬌女】指美麗可愛的少女。

俗語: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指作爲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塗。

【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指作爲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塗。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爭論。

【敗家子】指任意揮霍家產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費國家財物的人。

【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仇人;聚頭:聚會。不是前世結下的冤孽,今世就不會聚在一起。

【不是冤家不碰頭】指仇人或不願意相見的人偏偏相逢,無可迴避。

【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裏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東家丘】丘:孔丘。孔子的西鄰不知孔子的學問,稱孔子爲“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識,缺乏瞭解。

【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爲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爲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爲公爲國。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爲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爲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爲公爲國。

【國耳忘家,公爾忘私】爲了國家忘了自己的家,爲了公事忘了私事。形容一心爲國爲公。

【公耳忘私,國耳忘家】爲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爲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爲公爲國。

【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爲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爲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爲公爲國。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妖孽:妖魔鬼怪。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某種徵兆。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禎祥:吉兆。國家興盛必定有某種徵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匹夫:平民男子。指國家興亡大事,每個平民都有責任。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

【閤家歡】全家老小合拍的照片。

【家醜不可外談】家裏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同“家醜不可外揚”。

【家醜不可外揚】家裏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

【家醜不外揚】醜:羞恥;揚:宣揚,傳播。家庭內部不體面的事情不向外人宣揚。

【家狗向裏吠】自家裏的狗卻向裏面亂叫。比喻忘恩負義。

【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興旺。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難處與苦衷。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不自蹈險地。

【家書抵萬金】比喻家信的珍貴。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積累;善:善事;餘慶:指先代的遺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於子孫。

【家天下】指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爲己有,世代相襲。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弊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爲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於自謙。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爲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於自謙。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無論一家有多少人口,都有一人全面主持家事。指辦任何事情都要有爲首領頭的人。

【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指如果沒有自己人從中搗鬼就不會引來外人搗亂。

【良家子】舊指良家的子女。漢代把技藝、商賈、工匠等都劃在良家之外。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祿:福。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

【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梁園:漢樑孝王修建的一座名園。指一切繁華快樂的場所,都不如自己的家鄉那樣值得留戀。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牝:雌性的;索:盡。母雞在清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破敗。比喻女性掌權,顛倒陰陽,會導致家破國亡。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牝雞:母雞;索:盡。母雞在早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敗落。比喻婦女篡權亂政。

【清官難斷家事】清官:公正清廉的官吏。指家庭內部糾紛情況複雜,外人沒法斷定誰是誰非

【清官能斷家務事】俗語。表示家族糾紛情況複雜,只有更公正的官吏纔有可能斷定誰是誰非。

【清官難斷家務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難論斷家庭糾紛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內部的事,外人很難搞清楚。

【一子出家,七祖昇天】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昇天”。

【一子出家,七祖昇天】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昇天”。

【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啞子:啞巴;黃柏:黃檗,味苦。啞子嚐到黃柏的苦味,知苦說不出。比喻有苦難言

【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裏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獨一無二或獨自壟斷。

【張家長,李家短】指無聊地議論別人家的瑣事。

【張家長李家短】說張家的長,李家的短。比喻與己無關的閒話。

【全家福】全家人的合影或指葷的雜燴。形容全部聚集。

【勝敗乃兵家常事】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勝負兵家常勢】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同“勝敗乃兵家常事”。

【勝負兵家之常】兵家:軍事家。勝利或失敗是軍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三過家門而不入】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三家村】指偏僻的小鄉村。

【十家鍋竈九不同】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難求得一致。

【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爲家】指人在逃生時慌不擇路,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天塌壓大家】比喻普遍性的災禍或壓力,人人都得承受一分。

【五百年前是一家】上祖本是同一宗族。指同姓相稱,拉攀關係。

【吾家千里駒】千里駒:日行千里的馬。我家的千里馬。誇讚自家優秀的子侄。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藝:技能;貨:本指貨物或錢幣,引申爲賣。舊指學成文武全才,以求被皇帝所重用。

【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藝:技藝;貨:財物。學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賞識重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後使全國安寧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着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着飢寒交迫的苦日子

【厭家雞,愛野雉】厭:憎惡;雉:野雞。憎惡家雞,喜歡野雞。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爲家雞,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爲野雞。比喻賤近貴遠。

【冤家可解不可結】佛教主張結下冤仇的雙方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結仇不放

【冤家宜解不宜結】有仇恨的雙方應該解除舊仇,不要弓弦不放,繼續結仇。常用作規勸之辭。

【一客不煩兩家】一位客人不用勞煩兩家接待。比喻一件事情由一個人全部承擔,不用找別人幫忙。

【一子出家,九祖昇天】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家——

是國外遊子夢中的黃河

是海外僑胞心上的泰山

是天安門前的曙光

長城內外的暮色

是一個由方塊漢字聚集起來的民族

黃皮膚黑頭髮簇擁着一面旗幟

一面嵌着五顆紅星的旗幟

和旗幟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家——

是杜甫筆底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茅屋

是慈母手中永遠縫不完的遊子衣

是女人不離不棄的竈臺陽臺梳妝檯

是男人難捨難分的煙盒酒盅熱炕頭

是人們躲避世間風霜塵土的溫馨港灣

是自己放縱形駭釋解情懷的自由王國

是伴隨你一生行走的永恆驛站

是蓄養你一生情愛的伊甸園

家——

是丈夫夢中橄欖樹上的一個鵲巢,

是妻子用心血去編織的一匹綵緞

是孩子擱放書包的一個調皮角落

是朋友經常光顧的那個溫暖空間

是親人用血肉締結的無私關懷

是人們以真誠連接的熾熱情感

家——

是錢江之源這片綠色的土地

是馬金溪畔這座美麗的城垣

是南湖,是江濱,是華埠,是江東

是一個叫嶴灘新區的地方

它能接納你一生的幸福和希望

它能孕育你一生的和諧與美滿

她的名字就叫——

天下 家園……

文章來源:開化縣信息中心作者:一鳴

翻譯 歐陽修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歐陽修論曰:“ 禮、義、廉、恥,是國家賴以生存的四條綱維;這條綱維不能張立,國家就滅亡。”禮、義,是統治人民的根本大法;廉、恥,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節操。況且身爲大臣而毫無廉恥,天下豈有不亂,國家豈有不亡的啊!我讀馮道《長樂老敘》,看他的自述不講禮義廉恥反以爲榮耀,真可謂是毫無廉恥的人了,那天下國家的命運也就可以從而知曉了。我從五代歷史中找到保全節操的志士有三位,爲事業而死的仁人有十五位,都是武夫戰士,難道在儒者中間果真沒有那樣的人嗎?莫非是高尚節操的士人,憎惡時勢的濁亂,鄙薄那世道不肯出來?還是統治天下的君主來不及關顧,而沒能讓他們出來呢?我曾經聽說五代時有個叫王凝的人,家在青州、齊州之間,擔任州司戶參軍,因爲疾病在任上去世。王凝家中素來貧寒,一個兒子還年幼,他的妻子李氏,帶着孩子,揹着王凝的屍骨回老家,向東經過開封,在旅店住下,店主不願接納。李氏眼看天色已晚,不肯離去,店主拉她的胳膊讓她出去。李氏仰天痛哭說:“我是個女人,不能守住貞操,而讓這隻手臂被別的男人抓過了!”立即拿起斧子自己砍斷那條胳膊,看見的人爲她嘆息流淚。開封尹聽說後,將此事向朝廷稟報,優厚地賙濟李氏而鞭打了那位店主。嗚呼!士人不自己珍愛他的身子而忍受恥辱苟且偷生的,聽說李氏的高風亮節,應當稍微知道羞愧了!

臣司馬光曰:天地設置方位,聖人作爲準則,用來制定禮儀、建立法律,家中有夫婦,家外有君臣。婦人隨從丈夫,終身不能改變;臣子事奉君主,至死不二;這是爲人之道的最大倫常。如果有人廢棄它,禍亂莫過於此!範質稱讚馮道德行深厚精研古道,才器雄偉度量宏大,雖然朝代變遷,人們也沒有閒言,像大山屹立,不可轉動!臣下我認爲正派的女人不會跟從兩個丈夫,忠誠的臣子不會事奉兩位君主。做女人不正派,即使再有如花美貌,紡織巧手,也稱不上賢惠;做臣子不忠誠,即使才智再多,政績卓著,也不值得看重。什麼緣故呢?因爲大節已虧。馮道任宰相,歷事五個朝代、八位君主,如同旅店看待過客,清晨是仇敵,傍晚成君臣,更換面孔、變化腔調,竟無一點羞愧,大節如此,即使有小善,哪裏值得稱道!有人認爲自從大唐皇室滅亡,羣雄武力相爭,一位帝王的興盛衰亡,長的十幾年,短的三四年,雖然有忠臣智士,又能怎麼樣呢!在這種時候,喪失爲臣節操的不止馮道一個人,豈能單獨怪罪馮道呢!臣下我認爲忠臣擔憂國運如同家運,見到危險敢於獻出生命,君主有過失就堅決勸諫、據理力爭,國家衰敗滅亡就至死恪守節操。智士見國家清明有道就出來,國家昏庸無道就隱居,或者遁入山林不留蹤跡,或者身居小吏悠閒自在。如今馮道論尊貴恩寵則勝過太師、太傅、太保三師,論權力責任則居各宰相之首,國家存在便拱着手閉着嘴不置可否,竊據權位無功受祿;國家滅亡便圖謀保全苟且免死,迎接拜謁新主或上表勸進帝位。國君興盛滅亡一個接着一個,馮道榮華富貴依然故我,這是奸臣之最,哪能與其他一般人相提並論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