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深思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9W

意思是:反覆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熟讀深思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熟讀深思

成語發音:shú dú shēn sī

成語解釋:反覆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成語出處:宋·蘇軾《送安犉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成語繁體:熟讀深思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主語、謂語、賓語;用於文章等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熟讀精思 查看更多熟讀深思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朱自清《論百讀不厭》:“‘舊書’指的是經典,所以要‘熟讀深思’。”



熟讀深思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凡是讀書必須先要熟讀,讓裏面的話都好像出自於我的口;出自朱熹的《訓學齋規》,原文節選如下: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衆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捨於其間。

譯文:

凡是讀書必須先要熟讀,讓裏面的話都好像出自於我的口。進一步就仔細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於我的心裏所想的,然後可以有所心得。至於那些對於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論紛亂錯雜的,就也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當中取捨。

擴展資料:

古人說:“書讀的遍數多了,它的意思自然會顯現出來。”就是說書讀得熟了,那麼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意思了。

古人曾經說過: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緊。心已經到了,眼口也就到了。

熟讀深思子自知的意思

“熟讀深思子自知”的意思是:讀過的書籍要多去誦讀,等讀熟了你自然就會深思明瞭其中的含義。“熟讀深思子自知”原句是: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意思是:經典的書讀百遍也不會厭倦,平常要多去誦讀,等讀熟了你自然就會深思明瞭其中的含義。句子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原文欣賞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従兒嬉。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諮。

資料擴展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

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諡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熟讀深思子自知是什麼意思?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的意思:讀過的經典要一遍遍的再去誦讀,讀熟了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深思明瞭其中的含義。

這句話出自《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原文:《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宋 蘇軾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如今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従兒嬉。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諮。

翻譯:

讀過的經典要一遍遍的再去誦讀,讀熟了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深思明瞭其中的含義。

你以後肯定會成爲一個有名望的大官,今天的飄泊失意你也不要去介意。

我曾經在家裏斷掉一切的交際應酬,著書到了連院子裏的花草都沒空去看一下。

離開家後東遊求官,拋開舊學,同從兒輩們胡鬧。

算計百出卻事事成空,到現在只有頭上的白髮如期而來。

想起在故鄉手種的松柏,到我還鄉的時候怕是要兩手合抱了。

如果每件事早知道是命中註定的,那我十年來的浪跡求官行爲不是極度無知。

現在我和你說千萬別去計較一時的得失,在這臨別時和你說這些又讓我感慨長嘆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神宗熙寧三年(1070),二十八歲的安惇,以秀才的身份參加了鄉試,其結果是“失解西歸”。這首雖是宋朝蘇東坡贈給安敦的詩,但內容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原詩旨在勸慰、鼓勵安敦莫以中舉爲念,而要去追求知識本身的價值先賢的典籍中蘊藏着的無窮學問,“熟讀深思”自能領悟。失解:參加貢舉考試未中。蘇軾這兩句詩語氣委婉,勸慰安惇秀才回家再去安心讀書,不可急於求成,只要“熟讀深思”,自然會理解經典的奧妙,他日定能科場得意。

後來由此演化出成語“百讀不厭”。蘇軾的詩本是強調讀書的方法,而成語卻着重於所讀的書或作品本身的價值了。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