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然後知不足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2.99W

意思是:困:貧乏。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

學然後知不足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學然後知不足

成語發音: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成語解釋:困:貧乏。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

成語出處:西漢·戴聖《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學然後知不足  學而後知不足 查看更多學然後知不足的近義詞>>



"學然後知不足"的意思

經過學習才知道自己知識的不足。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用法是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人。學然後知不足是中性詞。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學問勤中得。學然後知不足。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什麼意思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的意思是: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導別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出處】《禮記·學記》——西漢·戴聖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儘管有美味可口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儘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學習瞭然後就知道不足,教導人然後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後能自我檢查,對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後能鞭策自己努力進修。

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兌命》上說:“教是學的一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擴展資料

1、《禮記·學記》創作背景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其成書年代大約爲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說明的道理是隻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只有教了別人之後才能知道自己對知識還理解不清。認識到了自己知識的不足,然後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

2、《禮記·學記》作者介紹

戴聖,字次君,祖籍樑國甾縣,出生於樑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西漢時期官員、學者、禮學家、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者。後世稱其爲“小戴”。著作有《禮記》。《漢書》記載成書於漢建初七年(80年)。鹹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聖爲“考城伯”。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故曰教學相長也 是什麼意思

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學業的不足,才能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後才能不倦的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擴展資料:

此句出自《學記》。

《學記》,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相傳爲西漢戴聖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爲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瞭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先秦中國的教育經驗。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翻譯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翻譯簡述

1、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句話的意思爲:因此深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德行不足,教書育人之後才知道自己學識不通達。知道自己德行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學識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奮勉。

2、出處:西漢·戴聖《禮記》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