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四個等級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4W

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

科舉考試四個等級是什麼?

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爲貢士,第一名叫會元。皇帝主試的考試。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爲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爲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童生(第一級縣試)——剛開始學習的小孩。相當於高中畢業,因爲他們可以算是有學問的人。秀才(第二級府試)——最低級的考試合格者稱爲生員,也叫秀才。

相當於高中畢業。舉人(第三級院試)——生員(秀才)應三年一度的鄉武,合格者稱爲舉人。 相當於大學生或研究生, 因爲他們畢竟是從衆多的秀才中脫穎而出的。

貢士(第四級鄉試)——參加全國範圍科舉考試(會試)及格後獲得的資格,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進士(第五級會試)——舉人蔘加在北京的會試殿試,合格者稱爲進士。確切地說,它是一種類似職稱月舉行,所以也叫春闈。參加考試的人必須是舉人,考試合格後就是準進士,待殿試合格後,則爲進士。探花(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三名稱探花。

榜眼(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二名稱榜眼。狀元(第六級殿試)——南宋以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絕對不能說相當於博士,因爲博士太多了,而狀元幾年纔出一個,至少應該相當於院士,如果狀元可以說是一種榮譽的話,那就應該相當於現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科舉”爲分科舉人之意。

我國真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文帝楊堅,繼行於隋煬帝楊廣。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愛好文學,置進士科,以“試策”取士,這是後代科舉考試文字的開始,又設明經科,這標誌着科舉制正式誕生了。從史書上看,楊廣推廣科舉選仕制度,並非是政治作秀。

當年確實是出於選拔優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舉場上走出了“狀元”。進士第一就是狀元,用今天的話來說是考場上的冠軍。

這一至今仍充滿魅力和活力併爲衆人羨慕的名詞,則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發明和創造。此後,“狀元”就成了優秀學子的代名詞。具體說,古代“大學聯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古代科舉考試的規矩很多,而且相當複雜。完整程序有鄉試、會試、廷試,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級考試。

大家熟知的,是考試地點設在各省的鄉試。鄉試也稱鄉闈,通過鄉試即爲“中舉”,成爲舉人。從形式來說,鄉試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國的“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 。

如同現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樣,古代的狀元更難考取。所以,古代的狀元多是貨真價實的滿腹經綸之士,連皇帝也喜歡把女兒嫁給狀元郎。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恢復“大學聯考”後,很長時間內是全國萬萬千千的考生同考一張卷子。古代的科舉一開始也是這樣,實行全國統考,多數年代都是一榜取仕。

但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讀書郎在科舉場上,整體上顯然是考不過江浙秀才的。後來出於公正、平衡和照顧起見,最後一輪的“總決賽”殿試,有的朝代,如明朝就分出了南、北不同的考題和考試時間,出現南卷、北卷之分,甚至有南、北、中三卷之分。現在的大學聯考分爲文、理科,古代的科舉也分科,有文、武科之異。

因此,有文狀元、武狀元之別。據考證,中國古代第一個武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