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帶動後富是誰提出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6W

鄧小平。提出的背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實行改革開放,逐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先富帶動後富理論的提出,是思想上的一種突破,更是實踐上的突破,需不斷豐富和發展先富帶動後富理論。

先富帶動後富是誰提出的

先富帶動後富論的意義: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由溫飽向全面小康發展。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鄧先聖,學名鄧希賢,四川廣安人。早年赴歐洲勤工儉學,歸國後,他全身心地投入黨領導的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鬥爭。從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先後擔任黨和軍隊的許多重要領導職務,爲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的實施,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赫赫功勳,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

鄧小平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他所倡導的“改革開放”及“一國兩制”政策理念,改變了20世紀後期的中國,也影響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兩次當選《時代週刊》“年度風雲人物”。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領導了西南全區的政權建設、社會改造和經濟恢復,不久就參加中央領導工作,先後擔任中共中央祕書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在黨的八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爲以毛澤東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展開,爲黨的建設的加強和改進,作出了重大貢獻。“文化大革命”中,鄧小平同志受到錯誤批判和鬥爭,被剝奪一切職務。他於1973年復出,1975年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主持黨、國家和軍隊的日常工作。

不久,由於同“四人幫”進行鍼鋒相對的鬥爭,他再次被錯誤地撤職、批判。

先富帶動後富是誰說的?

小平同志。1985年10月23日,小平同志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說“我們的政策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帶動和幫助落後的地區,先進地區幫助落後地區是一個義務”。

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思想和主張,是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的,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基礎和途徑。

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具有客觀必然性:(1)真正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會出現收入的差別。(2)實行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多種分配方式,會導致富裕程度的差別。(3)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會產生富裕程度的差別。(4)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客觀存在的社會差別。

先富帶動後富的政策是否有悖於社會主義本質提出的共同富裕的原則

摘 要 鄧小平提出的“先富帶動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對於目前社會上存在的貧富差距懸殊問題,我們要正確認識共同富裕思想的內涵,分析貧富差距問題的現狀及原因,積極提出有效對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關鍵詞 先富帶後富 共同富裕 貧富差距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社會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過大已經成爲當前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有些人對鄧小平提出的“讓少數人、少數地方先富起來,先富幫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發展道路及思想提出質疑,讓少數人、少數地方先富起來,會不會造成貧富兩極分化?最終能否實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目標?要回答這些疑問,就要求我們深刻理解鄧小平關於“先富帶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科學認識先富和共同富裕的關係,正確看待貧富差距問題。1關於鄧小平倡導的“先富帶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我們黨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之後,建立了新中國,進一步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確立了新中國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黨也經歷了曲折探索歷程,經歷了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與失誤。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上,片面地拋開生產力發展的實際狀況,認爲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纔是社會主義,並且將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定性爲階級矛盾,即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換言之,就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化程度不夠高。

因此黨的工作重點不是發展生產力,而是抓階級鬥爭。認爲發展生產力會倒退到資本主義,只有搞“以階級鬥爭爲綱”纔是社會主義,認爲“窮是社會主義,富是資本主義”等。這種看似極“左”、實際爲假的社會主義,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國民經濟已經處於崩潰邊緣,人民生活也十分窮困。

共同富裕就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裕爲什麼?

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同時同步富裕。同步富裕違背了事物發展規律。

事物發展只能是由局部到整體,由量變到質變這樣一個過程。

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是一個歷史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共同富裕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完完全全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以同等速度一起達到同等程度的富裕,不是齊步走,齊步到終點式的富裕,而是允許有差別的富裕;不是每個社會成員都擁有同等財富,而是以承認合理的差別爲基礎。所以說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與平均主義是對立的,平均主義是一種小資產階級思潮,是空想社會主義思潮,與社會主義本質、目標背道而馳,共同富裕必然經歷先富後富才能達到共富,以非平均主義爲前提的。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有承認差別,才能激勵人們不斷努力,創造更高的生產力,人民生活才能富裕,否則只能貧窮,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所以平均主義不能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而且歷史的經驗教訓證明平均主義只能導致共同貧窮,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鄧小平的先富後富理論使共同富裕由抽象的理想層面進入到具體的可操作層面,使共同富裕在共同貧窮的居面中找到了突破口,爲共同富裕的實現找到了一條捷徑。

擴展資料:共同富裕的實現途徑: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曾說過:“可以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這個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的戰略構想,是鄧小平同志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創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一項大政策。怎樣把握時機用好這項大政策,鄧小平同志又進一步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成爲我國在達到小康時實施先富帶後富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但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只有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先富的幫助後富的,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其中工業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徑。

簡述鄧小平關於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主要思想。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義,打破“大鍋飯”,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作爲一個能夠影響和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大政策提了出來。鄧小平的允許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思想包含三層含義:第一,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第二,先富起來的手段是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第三,大原則是共同富裕,提倡先富的要幫助和帶動後富,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懸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深刻領會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應着重把握以下要點: 一是認清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鬥目標。什麼是共同富裕?鄧小平同志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結合上賦予共同富裕以科學的內涵。

在共同富裕這個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會對財富的擁有,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共同”則反映了社會成員對財富的佔有方式,是社會生產關係性質的集中體現。

共同富裕包含着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兩方面的特質,從質的規定性上確定了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地位,使之成爲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奮鬥目標。 二是明確共同富裕的實現前提。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們既不能離開共同富裕講發展生產力,離開了就會導致兩極分化;也不能離開發展生產力講共同富裕,離開了就會導致共同貧困。可見,共同富裕的實現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爲實現共同富裕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堅持社會主義,防止兩極分化,爲實現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三是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途徑。鄧小平同志提出,允許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多數地區和多數人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個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的戰略構想,是鄧小平同志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創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一項大政策。

怎樣把握時機用好這項大政策?鄧小平同志又進一步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成爲我國在達到小康時實施先富帶後富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 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歸結起來,主要包含四個層次:一個總目標———實現共同富裕;一項大政策———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允許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裕、先發展;一條主渠道———先富起來的地區和人幫助後富的地區和人,先富帶後富,最終共同富;一個大原則———把握適當的力度和時機,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和調節貧富懸殊問題。 關於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幾個步驟 記得曾經有人提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在實現所謂的共同富裕,現在,一部分先富起來的目的達到,接下來,該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卻久久不見下文。

如果說拉開貧富差距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第一價段,那麼現在就應該是進入調節貧富之間差距的第二價段了。 該如何調節,應從大的方面着手,即是全民性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醫療問題,首先實現看病不用錢,現在外國,有些國家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按中國現在的情況,如果多加重視,可在20年內達到,如不重視,50年內也不可能達到。

可以逐步的進行不用錢,先從大的着手,如全社會性的,像之前的非典,今次的禽流感,這些都是社會的共同問題,不是個人的問題,怎可叫個人負起社會的責任呢?然後就是各種疫苗的接種應也不用錢,還有就是各種傳染病,如愛滋病,乙肝,肺結核等,然後在到要大花錢的病,如白血病啊,癌症之類,一個人又如何付得起這天價的醫療費呢?之後纔是小病之類。雖然中國有向這方面發展的跡象,但目標不明顯,沒有政略指導,只是在瞎走亂走,沒有比較明確的時間表。 2、教育問題,實現全民教育不用錢,你有能力讀,就給你讀,全部有國家支付,現在才九年義務教育,而且說是免學費,應連書本費等什麼費都要免了,做到真真的免費,現在的書本費太貴了,絕對的高於造價,說明還有人利用書本費來賺錢,這是不可容忍的,一個國家的教育,竟還有人來賺這種缺德的錢,而且要從九年到十二年,再到大學,如果中國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長率,也是在20年內可達到。

養老問題,每個達到法定離職年齡的人,都應享受養老費,無論是誰,有沒有交養老保險的人,都應該有。有交的按國家規定發給,沒交的,按當地最低生活標準發。這個問題也應在20年內可實現。 以上是調節價段的幾個主要問題,等以上都達到,才能實施下一個價段。

下一個價段,簡稱砍尾巴,也就是逐漸的消除貧困人口,主要有: 1。失業問題,一切沒有工作的人,都可以在政府中領取當地最低消費的救助金,等找到工作後,再償還,這樣就可以解決那些連基本生活都過不下去的人了,預計30年內可實現。逐步的將各行各業的工資拉平,國家進行統一標準,如非技術工的一個小時規定是多少,或一天是多少,白領的一個小時是多少,這樣就可以逐步的縮小各行各業的差距,不過將是個漫長的歲月,不可操之過急,到完全拉平工資可能要60到80年後。

真正的實現共同富裕,但那是永遠也不可能,我們只能不斷的把最低層人的的收入一路一路的提上去,只能在漸斷的縮小差距,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直到中國,不應該是世界不再需要錢爲止,達到所謂的按需分配,這不是一個國家達到共同富裕就行,只有世界大同,才能真正的實現共同富裕,如果不出第三世界大戰,如果世界按現這種和平發展下去,也話在200年後,可以看到共同富裕,不過那太遙遠,還是實事求是的好,先解決我們有身之年可辦到的事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