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的主人公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2.52W

運籌帷幄的主人公是誰的答案是:張良

運籌帷幄的主人公是張良。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問羣臣自己能取得勝利的原因,大臣們都認爲是因爲劉邦懂得論功行賞、與人同利,而項羽卻嫉妒英才、立功不授獎。劉邦聽後說:“論在營帳中出謀劃策,就能取得戰場的勝利,我比不過張良;論鎮國安民,我比不過蕭何;論行軍打仗,我比不過韓信。正是因爲重用了他們三人,我才能取得天下。”

張良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爭中,聚衆歸劉邦,爲其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爲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着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漢朝建立時封留侯,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張良在惠帝六年病卒,諡號文成侯。

張良向劉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與霸王一戰”的計策,成功幫助劉邦擊敗了楚漢戰爭中最強勁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足智多謀的張良爲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運籌帷幄的主人公是誰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英雄四起,最後形成劉邦與項羽兩人楚漢相爭的局面。垓下一戰,項羽兵敗,後於烏江自刎而死,劉邦成爲天下之主,因而開啓漢朝的時代。

局勢穩定了以後,漢高祖劉邦在雒陽南宮款宴羣臣,向諸臣說:「今天我爲什麼可以得到天下?而項羽卻會失敗呢?」大臣高起和王陵便回答說:「陛下您在部下建功後,能論功行賞,與人同利,不會藏私,項羽卻不是如此。他嫉妒有能力的人,對待有功者不但不賞賜,反而傷害他們,不願與人共享戰果,所以不得人心而失敗。」

劉邦聽了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講到坐在營帳中策劃謀略,就能在千里外得到勝利,這點我不如張良;論鎮國安民,保障物資的流通,這點我不如蕭何;如果說到帶兵打仗,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點我又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重用他們,纔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啊!而項羽有一賢臣范增,卻不好好重用,所以才成爲我的手下敗將。」

因此《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自序中,說張良身在軍營中便能掌握局勢,策劃謀略,使遠方的軍隊贏得勝利,助高祖開邦定國,能夠「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後來「運籌帷幄」演變爲成語,就被用來比喻謀劃策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