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門聽政在清朝初期移到了哪個門

來源:趣味百科館 1.65W

御門聽政儀是歷代較有作爲的帝王處理政務的一種形式,因是在清晨故又稱早朝。明朝規定,文武官員每天拂曉到奉天門(太和門)早朝,皇帝親自接受朝拜、處理政事。

清初“御門聽政”移至乾清門。

御門聽政在清朝初期移到了哪個門

如在宮外,則依皇帝的行蹤而定。乾清門爲紫禁城內廷的正宮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門後的區域是帝后寢宮以及嬪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區域,內廷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的正門,在清代是皇帝“御門聽政”的地方。乾清門面闊5間,進深3間,高約16m,單檐歇山屋頂,坐落在高1.5m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周圍環以雕石欄杆。

門前三出三階,中爲御路石,兩側列銅鎏金獅子一對,中開三門,門扉安設在後檐部位,門廳敞亮。兩梢間爲青磚檻牆,方格窗。檐下施單昂三踩斗栱,繪金龍和璽彩畫。

門兩側爲八字形琉璃影壁,高8m,長9.7m,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裝飾,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絢美豔麗,在陽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將乾清門映襯得華貴富麗。門內有高臺甬路連接乾清宮月臺。清初, 皇帝每天處理政務, 必御乾清門,春夏以卯正,秋冬以辰初時刻,康熙時分別改於辰初、辰正。

九卿、科道各官齊集奏事。雍正帝嗣位,改於養心殿內召對大臣、處理日常政務,並定乾清門聽政的儀制。凡部院所進呈皇帝的題本,及未經奉旨如何處理的折本,即於御門聽政之日,由大臣們當面奏呈,與內閣大臣等商決裁奪。

凡御門聽政,於乾清門正中設御榻及本案等。黎明時分,各部院奏事大臣及陪奏官屬集於庭內。皇帝升座後,侍衛左右立,起居注官列於西階,部院官列於東階,各就本位跪,由尚書一人將本匣跪陳於案,退入班內,口奏某事。奏事畢,即率屬退出。

各部院衙門依次進本奏事。按定例,各部院的奏事次序是:宗人府有事最先啓奏;其次,戶、禮、兵、工四部輪流啓奏;刑部(三法司) 常列第三; 翰林院、詹事府、科、道及九卿會奏者列部院之後;吏部排於尾。每至吏部奏事,兼帶領各部引見屬官,然後一併退出。由內閣侍讀學士二人至御案前,奉本匣。

翰、詹、科、道及侍衛俱退。退畢,大學士等至御案前承旨,由滿學士一人宣讀折本,皇帝降旨宣答。大學士等承旨後,與記注官並退。

乾隆以後,御門聽政之典常於圓明園勤政殿舉行。咸豐以後,此制漸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