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有哪些國家

來源:趣味百科館 3.14W

齊;晉;秦;楚;陳;吳;越;韓;趙;魏;宋;魯;衛;鄭;鉅;邾;杞;楊;蔡;剡;任;藤;費;倪;曾;繒;邳;巢;隨;鍾吾;劉。六;召;周;道;房;沈;申;蘇;溫;廖;舒;舒鳩;舒庸;舒廖;燕;南燕;許;徐;虞;虢;黎;無終;中山;安陵;鄧;賈;邢;甘。

榮;巴;蜀;單;州;胡;唐;賴;權;萊;逼陽;紀;遂;譚;代;黃;項;耿;霍;魏;息;樑;芮;滑;薛;邿;章;頓;陸渾;肥;鼓。

春秋時期有哪些國家

赤狄潞國;江;根牟;應;羅;樊;毛;程;宿;詹;焦;祝;呂;聶一百零四國。另有義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計一百零八國。

春秋時代,通常用來指中國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據說是由於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爲《春秋》。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一說止於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一說止於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雕鏤紋飾趨向細緻工整,聚居於城中的”肆”裏,邊生產邊銷售。被稱爲匠師之祖的公輸般“魯班”,就生活於春秋末年。

鑄造金屬貨幣始於春秋時期。春秋時,產生了新的賦稅制度。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實行初稅畝,國家根據土地面積向田主徵收一定的實物稅。

這是古代田稅的開始。魯成公元年(前590年)秦國於簡公七年(前408年)實行”初租禾”的實物地稅制度。戰國時,各國稅制不一。秦國首先實行戶口登記制,並據以徵收田地租稅和接人頭徵收“頭會”(人口稅)。

齊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謀臣姜子牙之族,他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爲齊侯,同時周統治者賜予齊國一種特權——可以討伐有罪的諸侯,憑藉這項特權,齊國在西周時期已發展成爲東方的大國。春秋年間,齊國出現了一位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齊桓公。他依靠謀士管仲整頓國政,設各種官吏,各司其職,並分全國爲二十一鄉,其中工商六鄉、士十五鄉,此十五鄉即爲農鄉,鄉中之人在和平時專心務農,戰時當兵。如此幾年之間,齊國國富民強,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齊國已稱霸北方。

後來,齊國又於周靈王五年(前567年)消滅了東夷大國——萊,使之土地擴大了一倍以上,成爲真正數一數二的大國。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爲國君,同年爲周安王冊命爲齊侯。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爲國號,史稱“田齊”。

晉國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東周初期,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絳(山西翼城縣),開始了晉國的霸業。晉國先後消滅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諸侯國,統一了汾河流域。

前六三六年,獻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獻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遊列國,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故而他回國後便立即着手整頓政事,他與大臣們君臣一心,先後兩次率晉、秦、宋、齊四國聯軍南擊楚國,佔領了南方的大片領土。晉軍南征促使華夏文明進一步流傳到長江以南地區,加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步伐。

到了春秋後期,晉國的統治出現危機,並最終分裂成韓、趙、魏等幾個獨立的諸侯國家,史稱“三家分晉”政治方面: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間,也是各諸侯國之間使者往來、會盟等活動的主要時間,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動都是發生在春秋季節。經濟方面:在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國家,最重要的經濟活動當然發生在春秋季節的農耕,春種秋收。於是用最能代表當時政治經濟活動的季節來代表全年,就很合乎情理。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爲“春秋”。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階段之一。關於這一時期的起訖,一般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爲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另一種說法認爲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曾經編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曆史的史書《春秋》,而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一個歷史階段的春秋時代大體相當,所以後人就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爲“春秋時期”,基本上是東周的前半期。

春秋時期有多少個國家?

春秋時期有108個國家.齊、晉、秦、楚、陳、吳、越、韓、趙、魏、宋、魯、衛、鄭、鉅、邾、杞、楊、蔡、剡、任、藤、費、倪、曾、繒 、邳、巢、隨、鍾吾、劉。六、召、周、道、房、沈、申、蘇、溫、廖、舒、舒鳩、舒庸、舒廖、燕、南燕、許、徐、虞、虢、黎、無終、中山、安陵、鄧、賈、邢、甘。

榮、巴、蜀、單、州、胡、唐、賴、權、萊、逼陽、紀、遂、譚、代、黃、項、耿、霍、魏、息、樑、芮、滑、薛、邿、章、頓、陸渾、肥、鼓。

赤狄潞國、江、根牟、應、羅、樊、毛、程、宿、詹、焦、祝、呂、聶一百零四國。另有義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計一百零八國。擴展資料: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宋國、陳國、鄭國、衛國、魯國、曹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燕國等。

1、齊國齊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謀臣姜子牙之族,他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爲齊侯,同時周統治者賜予齊國一種特權——可以討伐有罪的諸侯,憑藉這項特權,齊國在西周時期已發展成爲東方的大國。春秋年間,齊國出現了一位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齊桓公。他依靠謀士管仲整頓國政,設各種官吏,各司其職,並分全國爲二十一鄉,其中工商六鄉、士十五鄉,此十五鄉即爲農鄉,鄉中之人在和平時專心務農,戰時當兵。

如此幾年之間,齊國國富民強,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齊國已稱霸北方。後來,齊國又於周靈王五年(前567年)消滅了東夷大國——萊,使之土地擴大了一倍以上,成爲真正數一數二的大國。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爲國君,同年爲周安王冊命爲齊侯。

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爲國號,史稱“田齊”。2、宋國宋國是周朝三恪之一,國君子姓,國都亳(今河南商丘)。

周武王伐紂,商朝覆滅,周武王分封諸侯時,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啓於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宋國後來逐漸發展強大,宋襄公曾經成爲春秋時期五霸之一,歷史記載宋襄公在軍事作戰時實行不切實際的“仁義”,結果被楚軍擊敗,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

以後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爭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80年間,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戰爭。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國令尹向戎因爲和晉楚兩國令尹有私交,又正當兩國交兵疲憊之際,發起和平大會,在宋國召開十國參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國保證了十餘年的和平時期。公元前487年,宋景公出兵滅亡曹國。

戰國時期,宋國君主宋康王推行王政,使宋國再次強盛起來。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楚、魏三國趁機舉兵滅宋。3、晉國晉國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東周初期,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絳(山西翼城縣),開始了晉國的霸業。

晉國先後消滅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諸侯國,統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獻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獻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遊列國,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故而他回國後便立即着手整頓政事,他與大臣們君臣一心,先後兩次率晉、秦、宋、齊四國聯軍南擊楚國,佔領了南方的大片領土。

晉軍南征促使華夏文明進一步流傳到長江以南地區,加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步伐。

春秋時期有哪些國家

;     春秋時期通常指中國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周朝衰落後,全國共分爲140多個諸侯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宋國、陳國、鄭國、衛國、魯國、曹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燕國等。

春秋時期有哪些國家      春秋時代,周王勢力減弱,諸侯羣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據史書記載,春秋224年間,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之,52個諸侯國被滅。

春秋時期有哪些國?爲什麼會有那麼多個國

一、春秋有這些國家: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燕國、楚國、宋國、鄭國、衛國、魯國、吳國、越國、秦國等鄫國、呂國、虞國、州國(姜姓)、州國(偃姓)、州來國、萊國、蕭國、舒國、譚國、鄖國、芮國、沈國、庸國、權國、謝國;巴國、蜀國、息國、郤國、祝國、鄣國、聶國、鞏國、葉國、項國、江國、葛國、戴國、宿國;炎國、鄅國、畢國、申國、鄧國、唐國、劉國、黃國、厲國(後改爲隨國)、淳于國、鍾離國、鍾吾國;鄀國、肥國、鼓國、鄟國、蓐國、耿國、蘇國、冀國、諸國、共國、井國、縉國、楊國、毛國;邘國、皖國、邿國、郜國、弦國、郕國、樑國、向國、凡國、谷國、賴國、牟國、柏國、焦國;羅國、蓼國、絞國、茅國、巢國、雍國、頓國、黎國、費國、郇國、胙國、夔國、鄶國、應國;鄾國、任國、邳國、胡國、代國、彭國、苴國、魚國、軫國、扈國、荀國、桐國、極國、賈國;祭國、道國、微國、豐國、六國、瑕國、觀國、岐國、箕國、莘國、鄚國、逼陽國、小邾國、祝其國;倪國、濫國、遂國、盧國、須句國、顓臾國、大庭國、根牟國、甲父國、翨陽國、有窮國。二、國家來源春秋的封國制度源於西周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周天子分封天下,將土地和連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貴族(包括新貴族和過去朝代的舊王侯貴族),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拱衛王室。

例如:秦國的秦非子就是給周王養馬,後來爲周王室戍邊成就了秦國。

春秋戰國有那幾個國家

主要國家有以下幾個:1. 齊國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爲侯爵,分爲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爲今山東。

始封君爲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

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爲春秋四大國之一。2. 楚國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爲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爲子爵,建立楚國。3. 燕國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爲燕召公。前7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薊國後,建都薊(今北京市)。燕國國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諸侯列國中始終處於中下游地位。

4. 韓國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爲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爲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

5. 趙國趙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國君嬴姓趙氏,爲商朝名臣飛廉(蜚廉)次子季勝之後,原爲趙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趙夙,趙夙孫趙衰事晉獻公之子重耳。

趙衰隨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國爲晉文公,趙衰任國政。6. 魏國魏國(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爲“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7. 秦國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爲商朝貴族並遂爲諸侯。

春秋戰國時期有幾個國

春秋戰國時期主要國家有六個:齊、楚、燕、韓、趙、魏、秦,還有晉、蘇、溫、廖、舒、舒鳩、舒庸、許、徐、虞義渠、大荔、孤竹等103個國家,共計一百零九國。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裏面。

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國家

春秋時代主要的國家有:周王室、秦國、齊國、晉國、楚國、宋國、鄭國、吳國、越國;其中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分別爲:《史記》的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王霸》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春秋之初,有許多小國,分別爲:鄫國、呂國、虞國、州國(姜姓)、州國(偃姓)、州來國、萊國、蕭國、舒國、譚國、鄖國、芮國、沈國、庸國、權國、謝國; 巴國、蜀國、息國、郤國、祝國、鄣國、聶國、鞏國、葉國、項國、江國、葛國、戴國、宿國; 炎國、鄅國、畢國、申國、鄧國、唐國、劉國、黃國、厲國(後改爲隨國)、淳于國、鍾離國、鍾吾國; 鄀國、肥國、鼓國、鄟國、蓐國、耿國、蘇國、冀國、諸國、共國、井國、縉國、楊國、毛國; 邘國、皖國、邿國、郜國、弦國、郕國、樑國、向國、凡國、谷國、賴國、牟國、柏國、焦國; 羅國、蓼國、絞國、茅國、巢國、雍國、頓國、黎國、費國、郇國、胙國、夔國、鄶國、應國; 鄾國、任國、邳國、胡國、代國、彭國、苴國、魚國、軫國、扈國、荀國、桐國、極國、賈國; 祭國、道國、微國、豐國、六國、瑕國、觀國、岐國、箕國、莘國、鄚國、逼陽國、小邾國、祝其國; 倪國、濫國、遂國、盧國、須句國、顓臾國、大庭國、根牟國、甲父國、翨陽國、有窮國。

一般以“三晉分家”作爲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即晉國分爲:魏國、趙國和韓國。

戰國時代主要的國家有:周王宗、戰國七雄,即:秦國、趙國、燕國、魏國、韓國、楚國、齊國,另外還有宋國和中山國,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國家,如義渠國、大荔、孤竹、山戎等。其它小國基本上都已經被滅絕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