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的書法被稱爲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94W

六分半書。

鄭板橋書法被叫做“六分半書”,以隸書筆法形體摻入行楷,又時以蘭竹畫筆,此書體介於楷隸之間,而隸多於楷,隸書又稱“八分”,因此鄭燮謔稱自己所創非隸非楷的書體爲“六分半書”。書中真隸行書相參、佈局上字形大小不一,書體有架勢,有筆力,金石味濃,撲茂勁拔、奇秀雅逸、方方圓圓、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排列穿插得十分靈巧和別緻。

這種創格和變體,一改當時書法界“滑熟”、“媚俗”的風氣,對當時書法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如《蘭石圖》,鄭板橋別具匠心地將詩句用書法的形式,真草隸篆融爲一體,大大小小,東倒西歪,猶如亂石鋪街地題於石壁上,代替了畫石所需的皴法,產生了節奏美、韻律美,又恰到好外地表現了石頭的立體感、肌理美,比單純用皴法表現立體感更具有意趣。

他的詩婦孺皆知,許多都朗朗上口,書法也是挺棒的“難得糊塗”被到處張掛,竹、蘭等都畫得不錯,被稱爲“詩書畫三絕”。

鄭燮的書法被稱爲什麼

鄭板橋即鄭燮(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畫家。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應科舉爲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知縣,有政聲“以歲飢爲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作官前後,均居揚州, 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

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

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爲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飢爲民請賑,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歎絕。

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爲“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鬆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卒年七十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