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名伶13絕的作者是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7W

同光名伶13絕的作者是誰的答案是:沈容圃

"同光名伶十三絕",畫師是參照清代中葉畫師賀世魁所繪"京腔十三絕"戲曲人物畫之形式,挑選了清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舞臺上享有盛名的13位演員,用工筆重彩把他們所扮演的劇中人物繪畫出來,個個栩栩如生,顯示出畫師的深厚功力。

這幅畫的面世,正值京劇盛世的歷史時期,這對了解當時演員的扮相、服飾及前輩藝術家的風采,是極爲珍貴的文獻資料。

這幅畫裏,描繪了13位在同治和光緒年間,徽調崑腔的戲班進京後,然後演變爲京劇奠基人的13位名伶。這13人分別是老生程長庚、盧勝奎、張勝奎、楊月樓;武生譚鑫培;小生徐小香;旦角時小福、餘紫雲、梅巧玲、朱蓮芬;老旦郝蘭田;丑角劉趕三、楊鳴玉。

同光名伶13絕的作者是誰

(前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羣英會》之魯肅。

程長庚(1811~1880),譜名程聞檄,字玉珊,號榮椿,乳名長庚。祖籍安徽省潛山縣河鎮鄉程家井,爲程氏51代裔孫。清嘉慶十六年農曆辛未十月初七日生人,道光年間入京,曾先後居住宣南石頭衚衕和百順衚衕,享名後寓所名"四箴堂"。

(前排右起第二位)扮演《戰北原》之諸葛亮。

盧勝奎(1822~1889),祖籍江西(一說安徽),出身仕宦之家,自幼酷愛戲曲,常與劇界人士交往,因考試不中遂入梨園,初演即爲程長庚賞識,約其入三慶班。入劇界後隱去真名,時張二奎正值紅極之時,便取"勝奎"爲藝名。

(前排左起第一位)扮演《一捧雪》之莫成。

張勝奎(生卒年月不詳),又名張奎官,北京人,曾於四喜班演出多年。其唱吸取余三勝之法,嗓音雖不衝,但唱腔流利曲折。精於說白、做工。其念頗帶情感,做派神態逼真,擅演忠臣義士一類"衰派老生"角色。如《跑城》之徐策、《四進士》之宋士傑、《清風亭》之張元秀。亦能演丑角戲,所演《渭水河》之武吉,爲人所稱道。

(後排右起第一位)扮演《四郎探母》之楊延輝。

楊月樓(1844~1890),譜名久先,從藝後改名久昌,字月樓。其父楊二喜,爲清道光年間徽班武旦演員。相傳咸豐年間,二喜攜子由家鄉懷寧進京,於天橋賣藝,爲"忠恕堂"張二奎賞識,遂聘二喜爲教師,收久昌爲弟子,排名玉樓,與俞玉笙(即俞菊笙,爲俞振庭之父)爲師兄弟。月樓體魄魁梧,嗓音洪亮,文武皆能。起扮相儀表堂堂,有"天官"之譽。

(前排右起第一位)扮演《惡虎村》之黃天霸。

譚鑫培(1847~1917),譜名金福,字鑫培,號望重,寓所名"英秀堂"。

(中間的一位)扮演《羣英會》之周瑜。

徐小香(1832~1912),原名馨,別名炘,字心一,號蝶仙,寓所名"聞德堂",位於宣南小安瀾營,後改"岫雲堂",遂有"岫雲主人"之稱,小香爲其藝名,有時亦寫爲"小湘"。

(前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桑園會》之羅敷。

時小福(1846~1900),原名慶,別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紉之,號贊卿,乳名阿慶。寓所名"綺春堂",位於宣南豬毛衚衕(今朱茅衚衕),亦曾居住百順衚衕,祖籍江蘇吳縣,清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初九出生。12歲隨父母來京,後入四喜班名旦鄭秀蘭之"春馥堂" 從徐阿福習昆旦兼皮黃青衣。嗓音委婉嘹亮,唱腔極富情韻,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譽。

(後排左起第二位)扮演《雁門關》之蕭太后。

梅巧玲(1842~1882),原名芳,字慧仙,號雪芬,別號蕉國居士,自號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稱景和堂主人,綽號胖巧玲。祖籍江蘇泰州鳳凰墩鮑家壩。清道光二十二年農曆八月二十一日出生,因家境貧困,8歲時過繼江姓,後被輾轉販賣,11歲入福盛班從班主楊三喜學昆旦兼皮黃青衣,又從夏白眼習藝,後與四喜班名旦羅巧福習花旦,藝成後即嶄露頭角,且極有人緣,遂爲四喜班主要旦角。

(後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綵樓配》之王寶釧。

餘紫雲(1855~1899),原名金樑,字豔芬,號硯芳,乳名昭兒,寓所名"勝春堂",曾先後居住宣南石頭衚衕和李鐵柺斜街。祖籍湖北羅田,其父余三勝與程長庚、張二奎被譽爲老生三鼎甲。

(後排右起第二位)扮演《玉簪記·琴挑》之陳妙常。

朱蓮芬(1836~1884),原名延禧,字水芝,號福壽,寓所名"紫陽堂",位於宣南櫻桃斜街。祖籍江蘇元和,清道光十六年農曆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爲"景春堂"朱福喜胞弟。

(後排左起第一位)扮《行路訓子》之康氏。

郝蘭田(1832~1872)祖籍安徽,爲"通天教主"王瑤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戲演員,初習青衣,後工老生,以《借東風》而聞名。清道光、咸豐年間來京,因與程長庚同鄉,遂入三慶班。初演《天水關》之孔明,頗受讚譽。

(前排左起第二位)扮演《探親家》之鄉下媽媽。

劉趕三(1817~1894),原名寶山,別名遷升,字韻卿,號芝軒,寓所名"寶身堂",位於宣南韓家潭。因其藝高,常被多處邀請,連趕三處乃爲常事,爲此被諷爲"趕三",他非但不介意,反而以"劉趕三"爲藝名。人們常呼其爲"趕三兒",晚年則稱其爲"老趕"或"趕公"。

(後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思志誠》之閔天亮。

楊鳴玉(1815~1894),原名阿金,字儷笙,號鳴玉,乳名娃子,排行爲三,人稱"楊三"。祖籍江蘇揚州甘泉縣,清嘉慶二十年農曆乙亥九月十八日出生。初習昆生,後改醜行。入京後曾搭和春、雙奎、老嵩祝成及四喜各班,專演昆醜,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戲均有絕妙。所演《盜甲》、《問探》、《訪鼠》、《蘆林》、《驚醜》、《掃秦》、《相樑刺樑》、《拾金》、《借靴》、《打花鼓》、《蕩湖船》、《思志誠》等,均堪稱傑作。

熱門標籤